博物馆不仅有藏品还有朋友和慰藉!分龄导览,让不同的人都有专属“代入感”

来源:文汇网

作者:姜澎 吴金娇

时间:2021-09-22 09:44:00

中秋已至、国庆即来,不少展览信息在家长群中热转。有统计显示,截至去年底,上海各大博物馆迎来的每5名观众中就有1名是青少年。

引人关注的是,在本市诸多展馆中,西岸美术馆、明珠美术馆等一批专门为青少年观众设置分龄、分层导览的展馆在家长群中“风评”较高,成为带孩子观展的首选——从路线设计到藏品解说词撰写,更多孩子也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最爱。

博物馆素有“文物仓库”之称,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艺术和科学研究资源,本身也是一个天然的“教室”。如何更好凸显博物馆的育人价值?学者们注意到,分龄导览有望成为一个切入口。只有为更多不同年龄层次的观众提供不同的“友好界面”,在展陈方式等细节处投入更多热情回应观众的期待,博物馆才能更加“活”、更加“火”,吸引更多00后、10后们“路转粉”,从博物馆的珍贵馆藏和其承载的深厚底蕴中获得精神滋养。

家长带孩子看展比较费劲

问题在哪里?

截至2020年底,上海市已备案博物馆149家,相当于每16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2020年全市博物馆接待观众总量为982万人次,其中青少年观众达196万人次。

郑先生是一名文旅行业从业人员,从女儿会走路时,他就带着孩子逛展览,“讲真的,目前的不少场馆对低龄段儿童还不是太‘友好’。”对于博物馆在展陈方面的进步和一些依旧存在的不足,家长们心里都有一杆秤。

先说让家长们欣喜的地方:在本市,越来越多的场馆都已开始针对青少年观众设计导览手册和参观路线,显然,分龄导览已经起步。

但也有家长发现,走进博物馆细看,无论是展柜的高度、展品介绍的趣味性,还是布展的视觉效果等,基本都是成人视角。郑先生专门提及一个细节:即便是一些以儿童和青少年为主要目标观众的展览,家长带着孩子去,很多时候也得“肩扛手举”——要把孩子托举起来,才能获得更好的观展视角。

“孩子看展比较费劲,其实是配套设施和相关服务还不到位。”因为工作的原因,复旦大学文博系教授陆建松已和博物馆打交道几十年了,他说,博物馆的教育功能更多是希望学生在参与、体验中学,要学得快乐——这是一个交叉领域,要达到理想的育人效果,实际上对策展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相关人员不仅需要懂策展,也要懂教育学,甚至还需要一些人体工程学的知识。”

其实,展陈要体现“儿童视角”,不仅需要在硬件方面进一步优化,对展品的解说也很有讲究。对此,央视节目《国家宝藏》六朝时期文物的守护人之一、中央美术学院青年学者耿朔感受很深:很多博物馆展陈时单纯强调宏大叙事视角,不要说儿童,即便是已有一些历史知识积累的大学生也“望而生畏”。

“历史虽然厚重,但展示的方式却不能沉重。”耿朔以南京六朝博物馆的展陈思路举例。六朝的砖画、瓦当等文物都很有特色,但如果是非专业参观者,一进馆就看到这些严肃的历史背景介绍,显然就会产生距离感和压迫感,提不起观展兴趣。而六朝博物馆的展陈,就是从日常的吃穿住行入手。比如六朝时贵族出行多坐牛车,这一方面是因为当时城市规模小,“牛速”足够,还因为魏晋时期崇尚的悠闲不羁的生活方式;馆内展示的文创产品也是专业人员带孩子用纸板、木材制作半人高的六朝时期建筑,“从日常生活,再到石、瓦、砖、玉等文物,让任何年龄的观众都更有代入感”。

别让博物馆教育的KPI

败坏学生的观展兴趣

随着博物馆的教育功能越来越受到重视,本市不少博物馆近年来也已陆续开发出系列课程,进一步向青少年“打开”。比如,上海博物馆推出了系列暑期课程,钱学森图书馆、自然博物馆等也都开发出从幼儿到高中的博物馆课程。

另一方面,不少学校也已将博物馆学习纳入到学校的教学体系之中,部分中小学已明确要求每学期设置2到6个课时的博物馆教学作为拓展课程。

比起到博物馆上课,如何授课,其实更值得关注。不少学者专门提醒:老师们对博物馆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有正确的认识,不要刻意追求“上一门课,教学生习得一些具体的知识点”,如果在博物馆教育过程中把KPI强加给孩子,很可能适得其反,让他们对历史、文物兴趣消耗殆尽。

那么,博物馆教育究竟应该教什么?耿朔认为,博物馆承担的教育功能,更大程度上是让青少年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从哪里来,知道自己作为“小我”,性格和爱好的养成背后都有国家、民族的文化烙印,从而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

“很多孩子日后都会走上国际舞台、以世界为家,唯有让他们知道自己的根在哪、家在哪,如此才能更好地向世界诠释自己的文化,也能让更多青少年懂得从内心去学习、尊重他国的文化和习俗,真正达到‘君子和而不同’的境界。”耿朔说。

关注更多“潜在观众”

彰显城市的温度

事实上,一些国际上知名的博物馆,每一个展览从策展、评估到课程设计、活动等,背后都有从事博物馆教育的专业人员的设计“巧心思”,展览路线除了照顾儿童,还有针对年轻人、成年人、老年人、生病的人以及有其他特殊需要的人,分类定制。

复旦大学文博系教授郑奕表示,目前国内博物馆对“潜在观众”的关注相对比较少,展陈服务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比如,老年人和特殊人群(包括特殊儿童以及阿尔兹海默症患者等),通常也属于“潜在观众”。作为公共服务设施的博物馆,需要加大对这部分公众的重视,践行全民教育、终身教育的职责。

耿朔认为,博物馆的公共属性进一步开发,离不开专业人才队伍的加入。试想,如果每一个展馆都有条件配备从事博物馆教育的专门人才,他们每天、每一个周末都能因地制宜地设计出适合不同人群的教育活动,那么,那些不去培训班的孩子、有天赋的孩子、特殊儿童,或是一些来自特殊家庭的成年人,亦或孤独的老人、有阿兹海默症患者的家庭等,都能够在博物馆里找到朋友和慰藉。如此有温度的城市,亦是城市软实力的体现,也能让生活在城中的更多人有获得感和幸福感。


责任编辑:陆芸

优秀班主任的成长秘籍,请点击关注

优秀班主任的成长秘籍,请点击关注

新闻网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