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雄:考N个100分,不如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完整”的人

来源: 东方教育时报微信公众号

作者:魏小潭 综合整理报道

时间:2021-09-13 15:28:39

今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为“双减”)。如何更好地理解“双减”的含义?这一政策对家庭教育方向、孩子发展规划有何影响?什么才是面向未来的孩子真正的关键能力?新趋势下,家长可以做些什么? 

9月10晚,通过在线直播的方式,上海市家庭教育高峰讲坛邀请到上海家庭教育研究会首席专家杨雄来解读“双减”政策,他从社会、学校、家庭等维度展开讲解,帮助家长正确认识“双减”,并科学、有效地开展家庭教育。

如何看待“双减”政策

“双减”是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改革一部分,要放在对未来人才培养、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来认识理解。“一部分学生参加校外培训,可以提高分数,绝大多数学生,都参加培训,只能提高分数线。”杨雄说,这就是剧场效应,导致的结果就是无效的教育。因此,双减的目标,首先就是解放学生,将学生从剧场效应中解放出来;其次,就是让孩子们获得自由支配的时间,依据学生自己的兴趣,发展个人确定性的能力,才能适应未来的不确定性。

"双减"政策的出台对家庭、社会和家长都带来一定的冲击力。杨雄认为,后续政府需要尽快出台各种实施细则,包括如何界定学科与非学科之区别?如何解决供给侧改革之后,家庭需求侧仍然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回应解决家长对双减之后,孩子考试升学压力与养育焦虑等各种问题。

“双减”背景下,如何更好地进行家校社合作?

“双减”不是学校一个部门的事,应该由全社会与教育部门、学校、家庭共同推动“双减”工作各项措施的落地见效,共同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杨雄认为,“双减”政策对学校、社会培训机构、家庭三者的功能进行了重构,学校要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上发挥主导作用,满足学生对教育的全部需求。“减轻学生作业负担,需要家长学校协同配合;减轻校外培训负担、规范治理校外培训,主要靠政府推动;而做好课后服务,解决学校面临的人、财、物等方面的问题,则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向协同努力。”

杨雄认为,家庭和学校比较理想的合作关系就是“家校合作、亲师共育”。“家校合作”指的是组织间的关系,“亲师共育”则指老师和父母的关系。如果家长委员会占领学校,餐饮、课程都要干预了,这就是过度了。还有一种倾向,学校认为家校合作,把学校承担责任全部扔给家长。如让家长批学生作业等,这就模糊了家校关系。

“学校是权威,家长是协助,两者之间要有分工。”

杨雄表示,现在面临一个新的挑战:老师越来越年轻,80后、90后,刚结婚或者没有结婚,但他们面对孩子的母亲是两个娃的妈而且都是高学历。老师知识、养育孩子经验不如家长,他指导家长时,就会引起矛盾和冲突。因此,亲师互动要遵守游戏边界和规律,老师有老师的责任、家长有家长的责任,不能角色混乱,亲师共育配合得好,学校和家长形成合力,对孩子成长有利,如果互相对立会导致孩子的歪曲。现在互联网信息很多,孩子早熟、早慧、早教,他们有很多想法,懂的或许比家长还要多。所以,老师和家长要学会配合,学会如何面对孩子,只有两者的目标一致才能把孩子培养好。

“双减”之后,什么才是家庭教育的关键?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因此,杨雄认为,一切教育的基础就是培养孩子学会“规矩”。尽管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交叉重叠部分,但是,家庭教育无法完全被学校教育所替代,家庭教育作为一切教育的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孩子成长、发展过程中承担着独特的、终身的教化功能。在杨雄看来,学校教育训练学生遵循“规定”,社会教育是训练公民遵守“规则”,家庭教育则是培养孩子学会“规矩”。

杨雄说,教育始于家庭。家长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养方式深深影响着孩子。首先,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进行得最早、时间最长。父母的教育是在孩子模仿性最强的幼小年龄进行的,不但占其“先入为主”的便利,而且父母的形象示范,言传身教给孩子以终身影响。如果父母语言、行为、习惯不良,那就较难保证孩子在这些方面能做到优良。因此,做家长首先自己要学习,学习家庭教育的科学理念与新知,不断提高自身素养与育儿能力。做父母的应明白,教育并不只是认字、读书、数数等,教育也包括孩子的举止行为、感知认知等各方面。家长应该多和孩子讨论一些“无用”的话题,而不是让他“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工具书”。

其次,让孩子在规则与自由中健康“成人”。“自由过度”会导致孩子任性放肆,自由过度实际上就是放任纵容,对培养孩子的社会性和责任心是不利的,使孩子“长”不出个性却“长”出任性。而“规则过度”又易于致使孩子缺乏个性。因此,应倡导让孩子学会遵守规则又拥有自由的平衡教育策略。“没有规则的自由是放任,没有自由的规则是遏制,都是家庭教育不得法的表现。”杨雄认为。

再次,培养孩子自信、悦纳,爱思考、善表达之品性。爱因斯坦曾说过,一个人提出问题的能力比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要,想象力远比知识重要。在互联网时代,这一道理已经成为生动的现实。网络时代对于青少年而言,更重要的是具备如下能力:知识迁移与学习力,独立思考与表达力,坚毅与执行力,自我悦纳与抗逆力。这些与知识和文凭无关。但在当代快速变化、变动、变革的社会特别重要。每个人都有优点和不足,关键在于自己如何看待。既要看到自己的优势,还要了解自身的弱点。

杨雄说,如果把家庭看成一个三角形,每条边就代表父亲、母亲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健康的家庭应该是“夫妻关系”“母子关系”和“父子关系”构成的稳定三角形。“夫妻关系”影射出来的是“子职关系”,它的关键就是要学会如何陪伴孩子,在陪伴中发现孩子的优势和长处,然后再因势利导,帮助孩子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杨雄表示:“家长对孩子的培养,重要的不在于孩子能考多少个100分,而在于把他培养成为一个“完整”的人,让孩子对生活和学习充满热情。”

在“双减”时代下,很多家长会发现,过去对于“成功”的定义可能要改变了。未来的教育更看重的是让更多普通的孩子发现自己的天赋所在,帮助他们找到兴趣爱好,因材施教让每个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因此,摒弃老旧的观念,不拿固有的认知去干预、束缚孩子,不拿自己的经验规划孩子的未来,是每个家庭必做的功课。在减负的大趋势下,怎么培养孩子的自驱力,打造终身学习的习惯,帮助孩子掌握学习策略,而不是应试机器,也是每位家长不得不面对的课题。


责任编辑:陆芸

优秀班主任的成长秘籍,请点击关注

优秀班主任的成长秘籍,请点击关注

新闻网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