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动感七“一” • 建筑 | 娄塘游击队纪念碑

来源:上海教育新闻网

作者:上海市嘉定区娄塘学校 孙宏兰 顾天惠 严雨欣

时间:2021-08-24 09:57:22

“疁城北疆,古镇娄塘,桃溪湖畔,百年新校。”在上海嘉定的最北部,有一所美丽的学校——嘉定区娄塘学校。走进娄校校园,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葱翠香樟树掩映下的乳白色纪念碑,碑上苍劲有力的红色大字“娄塘游击队纪念碑”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

这座纪念碑于2008年10月23日竣工落成。碑身为花岗岩制成,宽约4米,高约1米,碑名由原娄塘游击队副大队长谭继诚题写,背面刻有介绍娄塘游击队事迹的碑文。碑身挺拔厚重,它静默无言,似在默默地向娄校学子们讲述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

“廿一年三月,日寇陷嘉邑,娄塘首当其冲,东里廛舍,悉遭焚毁,乡民流亡。”1932年早春,有着600余年历史、曾经商贸繁荣的嘉定重镇娄塘,在日本人的炮火中,十屋九毁,成了一片残垣断壁。五年后的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的烽火中,娄塘再次遭受外族炮火的蹂躏。战争和杀戮,给人们留下了太多苦难的记忆,也在一批仁人志士心中播下了抗战的火种。

1932年,也就是“一•二八”淞沪抗战的那一年,一个名叫王波的青年走出娄塘,考入上海东亚体育专科学校,毕业后,他到福建、安徽等地的中学担任体育教师。1937“卢沟桥事变”后,王波就在当地开展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4月,和州沦陷,面对山河破碎,王波决定回到家乡,继续从事抗日救亡运动。也是在这一年的夏天,一个叫谭继诚的青年,中断了上海中法学院的学习,受党组织的委派,回到家乡娄塘。

两颗火热的爱国之心走到一起,娄塘抗日救亡运动就此拉开了序幕。作为土生土长的娄塘人,王波比谭继诚年长13岁。面对国土沦丧,他们不甘心做亡国奴。于是两个读书人,放下书本,拿起了枪杆。1939年春,在新四军“江南抗日义勇军”的领导下,王波与谭继诚一起组建了一支以保卫娄塘安全为名的游击武装,后改名为“江抗游击队”。王波担任大队长,谭继诚为副大队长。

今天,我们已无从知晓这支游击队的具体成员名单,只知道他们多为一些失业失学青年、店员职工和城市贫民,他们都是饱受战乱之苦的人。现在娄塘的西牛郎庙、彭家村一带,都是当年游击队秘密活动的地方。他们白天开展军政训练,晚上就到城区散发张贴抗日标语,并对嘉定城郊进行破路、设伏、袭扰等游击活动。残酷的战争环境下,没有固定的活动地点,于是,王波的家就成了娄塘游击队的秘密联系点。

1939年7月底,“江抗”主力一路东行,抵达嘉定娄塘地区,娄塘游击队由秘密转入公开活动,队伍也得到了发展扩大,最多时,游击队员有80人之多。这一年的七八月间,娄塘游击队配合“江抗”和外冈游击队,在八字桥以西一带与日伪军进行战斗,共击伤击毙日伪军21人。此后,娄塘游击队又配合“江抗”主力突袭虹桥机场,击毁日机四架,一时震惊中外。

中国军民坚持敌后的浴血斗争,遭到日军的疯狂报复。8月底,日军调动大批部队,对娄塘等地进行扫荡,国民党的“忠义救国军”随之与日寇同流合污。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江抗”主力被迫西撤,而娄塘游击队坚持就地斗争。但环境越来越艰险,游击队的补给中断了,危急关头,王波和谭继诚西行,寻找“江抗”主力。

在昆山的西侧面,王波他们找到了“江抗”的队伍,碰到了“江抗”副指挥何克希同志。根据当时的情况,何克希同志建议娄塘游击队进行隐蔽的分散活动。王波同志当天夜里就赶回娄塘,归途中不慎脚踝骨扭伤,不得不回家过宿。但消息不知怎么就走漏了,孙庆荣部数十名匪徒前来搜捕王波。队员赵福元发现后,要背王波一同转移。王波恐连累同志,断然拒绝,随即将娄塘游击队队员名单交给赵福元,命他赶快转移。王波未及躲避,匪徒便冲进家门,他们恶狠狠地说:“王波,你是新四军的大队长,你今天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

匪徒将王波劫持至娄塘镇大井塘,将其捆绑在电线杆上,威逼其交出游击队队员名单。王波同志大义凛然,大骂国民党,大骂汉奸走狗,并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打到汉奸卖国贼!”匪徒气急败坏,竟乱枪射杀王波。王波身中十几枪,鲜血浸透了他的衣裳,最后不幸壮烈牺牲,时年31岁。

王波牺牲后,娄塘游击队队员,有的就地分散隐蔽,有的继续投身抗战事业。副大队长谭继诚后来参加了新四军,直至抗战胜利。2008年,87岁的谭继诚在上海去世。

“娄塘游击队”虽然只短短持续了不到半年,但它坚决地执行党的方针、政策,积极配合“江抗”主力的活动,并针锋相对地与敌、伪、土匪武装展开斗争,是一支英雄的队伍。在八年抗战的伟大历史岁月中,“娄塘游击队”的英雄事迹,是无法抹去的一笔,因为正是有千千万万个像王波一样的中国人,有无数个奋起抵御外侮的“娄塘游击队”,中华民族才取得了那场持久战争的胜利。

今天,当我们站在纪念碑前庄严宣誓入队、入团的时候,总是一次次回首那段历史,追忆那段烽火岁月。英雄已逝,但精神长存。血色记忆将永存我们心间,英雄自强不息的抗战精神定会代代相传。

编辑|颜惠芳

图片由作者提供


责任编辑:陆芸

优秀班主任的成长秘籍,请点击关注

优秀班主任的成长秘籍,请点击关注

新闻网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