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新课标正在修订,怎么教、怎么考?来看莘庄镇学区的这场研讨会

来源: 第一教育

作者:曹轶姗

时间:2021-07-01 10:33:27

2017年秋季学期开学,教育部统编教材正式进入课堂;至2022年9月,统编教材将覆盖义务教育学段所有年级。

义务教育新课标正在修订,新一轮课改已经开始。

“新教材、新课标”即将在义务教育学段实行,初中学校该怎么教?新教学新在哪里?学科评价改革将指向何方?

6月29日下午,“聚焦新课程 探究新评价”——莘庄镇学区初中项目联盟启动仪式暨主题研讨会在莘松中学举行。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尹后庆,上海市教育学会副会长徐淀芳,上海市教育学会副会长刘京海,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崔允漷,以及闵行区莘庄镇副镇长顾丽芳、闵行区教育学院院长朱靖等参加了研讨会,研讨会由莘庄镇教委主任张欣童主持。


莘庄镇教委主任张欣童主持研讨会

新课标的两大突破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崔允漷在会上做了《新教学“新”在哪里》的主旨报告,在他看来,新课标最大的突破之一在于关注核心素养。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崔允漷

我们讲素质教育讲了很多年,素质跟素养到底有什么差异呢?素质是教育话语,既包括先天因素,又包括后天因素;素养则是课程话语,素养是后天习得,经过学习来养成。

比如地理学科中,很重要的一种素质是方向感,但再优秀的地理老师,也教不会学生方向感。优秀的地理老师教不了方向,不等于没饭吃,地理老师可以教另外4种素养: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所以地理老师照样有饭吃。

有了素养之后,我们就能够开展课程教学评价。

崔允漷说,学科素养关注的不是学科专家的素养,是每个学生的素养;素养不是不要知识,是有了知识之后能做什么;素养不是不能评价,核心素养一定要可教可学可评。

新课标的另一大突破则是学业质量。

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本学科学习之后的学业成就综合表现,是以本学科核心素养及其表现水平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业成就表现的总体刻画,是所有过程评价、结果评价与考试命题的依据。

学业质量不是知识点的成就表现,而是知识的综合运用;不只是纸笔考试成绩,且更需要表现评价;不只是考试命题依据,也是作业、测验的依据。

新教学“新”在哪里

崔允漷说,由新课标带来的新教学,将坚持素养导向、强化科学实践、推进综合学习、落实因材施教。

学习逻辑=生活逻辑+学科逻辑

生活逻辑注重综合取向,是一种经验论,易导致“一公里宽一厘米深”,只见现象,不见本质。

学科逻辑注重分解取向,是一种原子论,易导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深在此山中"。

学习逻辑是进阶取向,依靠整合论,期待通过习得过程,实现从“双基”到“素养”的升华。

素养导向的“大单元”教学

素养导向下,必然将开展大单元教学,通过大观念、大问题、大项目、大任务来组织一个单元,把单元结构化。

在这样的单元教学中,教师要开展素养本位的单元设计、真实情境的深度学习、问题解决式的进阶测试,同时需要线上线下的智能系统支持。

课程视角、学习立场、单元设计的学历案

教师在班级教学的背景下,围绕某一学习单元,从期望学生学会什么出发,专业地设计学生“何以学会”的过程,以促进儿童自主或社会建构经验的方案。

学历案是教师依据教材编制的、给学生学习用的教学方案;就某一学习内容,呈现学生从不知(会)到知(会)、从少知(会)到多知(会)的学习历程;学生借以独立或协作地开展按部就班、自我调节的学习活动,体现统一性与差异性、自主性与协作性的一致。

学历案定位——课程计划:帮助学生学好教材的教育方案、专业计划,认知地图:拥有明确的目标和达成目标的学习路径,学习档案:完整地记录学生学习过程,可反复查阅,互动载体:是师与师、师与生、生与生互动的文本,监测依据:利用规则抽样,了解学科学业质量情况。

评价改革指向教学改进和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要可教可学可评,如何评?上海市教育学会副会长、原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主任徐淀芳做了主旨报告《学科评价改革的方向》。

上海市教育学会副会长、原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主任徐淀芳

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提出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并提出了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的实践路径。

徐淀芳由此提出了基于核心素养的学校对学生评价改革构想——

结果评价

以提高考试评价的稳定性和解释性为基础→命题技术突破

过程评价

寻找评价内容(作业+活动),积累评价档案→评价框架

增值评价

着眼评价的改进和激励功能,发现进步和特长→评价观念

综合评价

探索学习经历评价和各类评价的综合表达运用→政策支持

学科评价改革则指向教学改进和核心素养,趋向教学评一致。

指向教学改进的测验考试将增强导向性、解释性、稳定性,如,通过命题、考试、阅卷、分析、反馈、改进等建立规范,通过优化情境、关注能力的素养导向提高品质,通过目标体系、确定属性的多维属性表为目标体系提供支架。

指向核心素养的活动评价则注重遴选内容、设计工具、积累档案,要着眼过程表现和表现变化、着眼过程诊断和过程改进,并将评价融入过程。

徐淀芳说,评价改革需要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的支持,而评价改革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学校有很大的改革空间,评价改革也会带动课程与教学改革。

徐淀芳还以绿色指标学科测试为例,指导教师如何通过教学设计和组织方式变革入手实现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有效生成。

莘庄镇学区的学校实践

为全面落实新教材、新课标的“双新”任务,莘庄镇学区初中项目联盟从学校内涵发展出发,不断加强教师研究课程标准和课程评价方式的培训,努力创建以学生的学习经历为中心的教学规范,为区域内的孩子提供更多优质教育和精准教学。

近年来,莘松中学为适应新中考改革,通过优化学校课程实施,改进教师的教学观念及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及学习自主权,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学校的教研氛围得到改善,“合作分享 联合教研”的校本研究模式蔚然成风;

学校的多名青年教师在市级、区级的教学技能比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一支富有研究精神、业务能力精湛的学科研究骨干核心队伍已经形成;

学生的学习方式也不断丰富,活动空间得到拓展,思维变得更活跃。

莘松中学校长张忆说,在未来的发展中,学校要真正实现从“应试”到“育人”的观念转变,学生评价要从单一评价走向多元评价,教师认识的提高以及专业素养和能力的提升,是实现教改的关键。

莘松中学校长张忆(左)、副校长张建国(右上)、副校长陈效(右下)汇报学校情况

莘庄镇学区初中项目联盟专门成立了专家委员会,作为教师研修基地的“学历案设计工作坊”“命题研究工作坊”也同时揭牌。

崔允漷、尹后庆、刘京海、朱靖(从左至右)为莘庄镇学区初中项目联盟“学历案设计工作坊”“命题研究工作坊”揭牌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尹后庆说,在莘松中学这样一个有3000多名学生的大体量学校开展工作非常不易,学校需要设计一整套的教学、评价方式,使学科整个打通,从课时走向单元、从单元走向学期、从学期走向学年,从而实现这门学科的育人功能,“我们追求的是高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育目标,但这个目标不是一天、一节课就能实现的。莘松中学目前进行的工作能够减轻学生的负担,让学生有兴趣地学习,找到生命发展的意义,在有限的时空里,让他喜欢上学习、喜欢上环境、喜欢上老师,健康、阳光地完成学业。”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上海教育学会会长尹后庆

上海市教育学会副会长刘京海对成立莘庄镇学区初中项目联盟表示赞扬,体现了政府对公办学校均衡化方面的支持,“在现实中改革,我们会遇到诸多不理想状态,但仍要往理想中推进。学校现在已经找到了正确的方向,下一步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双新根据学校条件,重新进行梳理,思考在哪个方面的改革中下力气。”

上海教育学会副会长刘京海

莘庄镇副镇长顾丽芳在会上说,初中项目联盟的各所学校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从学校内涵发展出发,不断探索“双新”实施的路径和方法,努力创建以学生的学习经历为中心的教学规范,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和能力,为镇域内初中学校教育质量提升积累了有效经验,为孩子们供给了更多优质精准的教育,也为进一步提升镇域社会文化事业软实力提供了全新平台和机会,从中体现了各所学校和校长教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也反映了莘庄镇教育事业发展的良好风貌。

莘庄镇副镇长顾丽芳

闵行区教育学院院长朱靖也表示,近年来,莘松中学致力于学校课程领导力的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度落实,在学科设计、命题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希望通过本次研讨会,能针对“双新”背景下的教学设计、评价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再次进行深入的研究,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并以此为契机,促进莘庄镇乃至闵行区初中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闵行区教育学院院长朱靖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责任编辑:陆芸

优秀班主任的成长秘籍,请点击关注

优秀班主任的成长秘籍,请点击关注

新闻网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