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健康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首届本科生毕业:立德树人奋进担当,培养人民满意的健康“守门人”

来源:文汇网

时间:2021-06-16 12:07:49

120616_p14.jpg

上海健康医学院诞生于“健康中国”新时代,坚持“应用型、特色性、国际化”办学道路,紧贴“健康中国”“健康上海”战略,培养人民满意的健康“守门人”。

2007年,上海健康医学院以订单定向模式为上海培养乡村医生;2012年,学校再度推出“3+2”助理全科医生人才培养模式。在前期成功经验的积累下,2016年,受上海市政府委托,上海健康医学院创新“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开展上海郊区定向免费培养全科医师工作。

五年倏忽而过,今年,上海健康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首届99名本科生即将毕业走向社会,学生们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他们中有84名同学将进入三级医院规培,有7名同学已被国内外高校录取为研究生。在实习过程中,首届毕业生受到一致好评。

按照定向培养计划,未来,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将充实到上海五个新城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持续为五个新城建设输送医疗卫生人才,这也是上海健康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开设之初的目标与期望。

需求导向,转型发展,促分级诊疗

上海健康医学院紧贴“健康中国”战略,积极对接上海市健康卫生事业发展的需求。受上海市政府委托,2007年开始以订单定向的模式培养临床医学专业3年制(专科),为上海市培养乡村医生。

2012年开始,创新“3+2”助理全科医生人才培养模式(3年专科—“新乡医阶段”)与毕业后教育(2年规范化培训—“助理全科医生阶段”)相衔接的教育体系,形成了成功的经验,向上海乃至全国推广,获得上海市级教学成果特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目前,学校已培养临床医学(乡村医生)毕业生1592名,临床医学(院前急救)毕业生326名,极大改善了上海市现有乡村医生和院前急救人员的需求。

2015年国家推出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进行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同时,上海市开始探索家庭医生制度,基层医疗机构对全科医师的需求量很大。2016年7月出台《关于开展远郊地区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了由上海健康医学院开展免费医学生培养工作,为上海郊区培养全科医师。

目前,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在校生规模达759人,订单定向学生517名,占68%以上,其中上海订单定向学生419名。

在订单定向生源分布上,来自五个新城的学生共有315名,其中嘉定区45名,青浦区83名,松江区41名,奉贤区90名,浦东新区56名,为五个新城建设储备了大量全科医师人才。

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突出全科特色

如何培养人民满意的全科医师?围绕这一问题,学校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突出医学人文精神和职业素养教育,将全科医学服务的基本能力融入到人才培养全过程。

明确专业定位。对接基层需求,培养热爱医学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职业素养和人文情怀,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具备初步临床诊治和预防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的高素质全科医学人才,让学生毕业后成为有温度、有责任、有担当,“下得去、干得好、留得住”人民满意的健康“守门人”。

优化课程体系。基于“整合性学习”的理念进行课程设计形成三大整合,包括基于器官系统的医学基础与临床的整合、医学理论与全科医学实践的整合、课程思政与医学人文精神和职业素养的整合。

开展“早社区、早临床、反复临床”,系统化构建三阶段“叙事医学”实践教学体系和全科医学教学体系,将全科医学服务理念和能力训练融入整合课程体系及临床实践过程。

学科建设支撑。2018年,由上海市教委和市卫健委联合发文成立“上海市全科医学教育与研究中心”,整合上海市医学教育和医疗卫生资源,以全科医学人才培养为目标,构建在全国具有引领作用的上海市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开展全科医学教育和基层常见慢性病防治的研究。

学校成立上海健康医学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联盟,多家全国百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入,构建了“学校-医院-社区联盟”全科医学临床教育体系。

形成特色,成果凸现。“突出全科医学特色临床医学早临床教学体系建设”项目获得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学生自主撰写的《叙事医学-医患故事70例》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临床医学院获批成为上海市首批“上海高校课程思政重点改革领航学院”。

学生在“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论坛暨试验设计大赛”“iCAN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上海市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上海市级及以上的各类学科型竞赛中获得各类奖项,取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多名学生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首届毕业生有5名被评为上海市优秀毕业生。

正如学生在入校时给自己五年后的一封信中写道:“医学是一条终身学习的路,五年的学习只是一块敲门砖,这条路上会碰到各种各样的考验和困难,不知今后的自己是否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但希望自己能够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在这条路上前行。刻苦的付出、勤奋的钻研是最基本的,‘优秀’意味着太多,成为‘合格’的医生已经是现阶段奋斗的目标。光荣与梦想千篇一律,自律与忍耐万里挑一。”

强化医学人文精神教育,突出职业素养

学校以“厚徳至善,健行康民”为校训,提出了“人文与实践”DNA双螺旋培养理念,始终重视医学人文精神的培育,在着重培养医学生医学服务“硬知识”的同时,健全医学生人文情怀的“软实力”。

将医学人文教育融入课程内外。开展医学新生白袍仪式、医学生宣誓、大体解剖老师的致敬、到基层开展社会实践等第二课堂。

以“始于基层,聚焦健康,关注人群”为理念,构建“叙事医学”实践教学体系,将倾听、沟通、分享、反思、写作的能力植入医学生的职业精神,培养学生勇于担当、关爱病人的精神,敬畏生命和理解疾苦的态度,善于沟通和医患共情的能力。

将叙事医学引入人体解剖课程,培育医学生对生命的珍视、对医学的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医学价值观,激发探究医学知识的热情。

发挥第二课堂协同育人的作用。“兔博士”是首届临床医学生的自创形象,代表着每一位医学生对医学的崇敬和对生命的感恩。

通过第二课堂,“兔博士”们的专业实践能力得到提升,连续5年暑期前往上海郊区展开以“掌握急救知识,守护生命健康”和“关注健康普及,急救知识护航”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并获得上海市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大赛三等奖。

120616_p11.jpg

▲学生进入社区开展脑卒中风险评估工作

学生100%积极参与到各项志愿者活动中。“兔博士”们将所学所得反馈于社会,把“健康中国”的理念播散到祖国各地。疫情发生以来,学生们利用专业知识,主动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9名同学参加上海市疾控中心流调工作。2018级学生米尔卡米力·艾孜木在喀什第一人民医院开展了为期84天的抗疫志愿服务,被评为“2019上海大学生年度人物”。

整合教育资源,优化教学条件

丰富先进的教学资源。目前,上海健康医学院拥有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周浦医院、嘉定区中心医院、浦东新区人民医院等11所附属医院(含筹)及中山医院、华山医院等多所教学医院,十余个国家级和上海市级公共实训基地,并与数百家高水平医疗服务机构、医疗器械企业和检测单位保持全方位紧密合作关系。

同时,还具有先进的实验和实践教学训练条件,如基础医学互动学习与实训中心、健康互动实践中心、动物外科实训室和临床技能实训中心,场地总面积达4300平方米,并配备高端模拟人等先进实训设备,能够充分满足医学理论学习、临床技能训练和国家执业考试要求。

本专业还拥有一批高水平师资团队,包括全科领军人才、海内外医学名师和附属医院兼职教授等,为教学质量提供了坚实保障。

120616_p18.jpg

▲专业教师进行临床实践教学

开展国际合作,拓展国际视野。学校通过中英全科医学硕士项目、中比临床医学硕士项目等项目,打造多维国际化育人项目链,实现学分、学位和学历互认,从而培养应用型国际化优秀人才。

临床医学专业与比利时列日大学合作开展“中-比医学科学硕士项目”,学生经过六年学习,完成全部课程并达到毕业要求者将获得我校临床医学学士学位和列日大学医学硕士学位。

2021年将有8名同学共同赴比利时攻读硕士二年级课程。同时,与法国格勒诺布尔大学、比利时鲁汶大学等院校开展海外游学项目,首届本科生海外游学比例高达54.5%。邀请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全科医学系教授、比利时列日大学专家每年到校指导,提高教师教学及科研能力,提升学生医学认知水平。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紧贴健康战略

2018年3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改革改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意见》,明确指出:到2030年,城乡每万名居民拥有5名合格的全科医生。截至2019年,上海已达到每万人口3.59名全科医生,相较于欧洲发达国家每万人拥有全科医生16名,仍有差距。

2020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再次强调要加大全科医学人才培养力度,加快培养“小病善治、大病善识、重病善转、慢病善管”的防治结合全科医学人才,这对全科医学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

2020年,临床医学院入围上海市“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示范学院创建单位,学校将以此为契机,坚定“为谁培养人”的办学方向和“培养什么样的人”的育人导向,围绕“怎样培养人”探索建立具有学院特色的“三全育人”长效机制,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进入新时代,党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我们将继续从党史学习教育中汲取奋进力量,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传承好王桂珍等老一辈“赤脚医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接好老一辈基层卫生工作者的接力棒。

上海健康医学院将不断提升人才培养层次,培养“下得去、干得好、留得住”的人民满意的健康“守门人”,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对于健康的需求,为“健康中国”“健康上海”卫生事业发展做出新贡献。

“叙事医学”赋能,培养有温度的全科医生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当我步入神圣医学学府的时刻,谨庄严宣誓:我志愿献身医学,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医德,尊师守纪,刻苦钻研,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全面发展。我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这是上海健康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新生进校后必经的一次医学精神教育:白袍仪式。

120616_p15.jpg

▲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举行白袍仪式

导师们为同学们穿上象征纯洁和神圣的白袍,并为他们扣好“医学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这是一种无声的嘱托,更是一次责任的传递。当同学们举起右手,郑重许下医学生誓言时,就意味着接过守护生命的接力棒,翻开了医学职业生涯崭新一页。从此,“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献身医学的人生正式起航。

人们常说:医学是科学,更是人学。“医乃仁术”,医生应是最富人情味的职业,医学应是最具人文精神的学科,没有人文精神,医学就失去了灵魂。

上海健康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致力于培养“下的去、干得好、留得住”人民满意的基层健康“守门人”。如何使培养的医学生在未来岗位上也能有情怀、有温度、有责任地参与到临床诊疗、健康促进中,一直是学校人才培养探索的问题。

自2016年招收首届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以来,校方就将“叙事医学”引入医学生的医学人文教育,将倾听、沟通、分享、反思、写作的能力植入医学生的职业精神,通过疾病叙事的方式把医生的“医学声音”和患者的“生命世界的声音”连为一体,努力消除医患之间由于知识结构不同而产生的鸿沟,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理念,培养有温度的全科医生。

“叙事医学”融入课程,发挥育人主渠道作用

以“始于基层,聚焦疾病,关注人群”为理念,构建“叙事医学”教学与研究团队,对“叙事医学”理论和教学实践方法进行系统化研究。以“叙事医学”实践教学为载体,系统化设计早期社区全科医学临床实践、早期附属医院临床实践、早期预防医学实践三阶段叙事实践,在医学生职业精神教育培养中融入整合式叙事医学教育。

三阶段“叙事医学”教学分别安排在第一、二、三学年的小学期进行。

早期社区实践:一年级学生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两周的见习,每位医学生完成3例慢性疾病患者的访谈,撰写叙事故事2份;早期临床实践:二年级临床见习阶段,以常见病、多发病、肿瘤等为切入点,每位学生撰写2份叙事故事;疾病预防实践:三年级预防医学见习阶段,从慢性病、传染病、公共卫生事件等问题中选择主题,每位学生撰写1份叙事故事。

120616_p12.jpg

▲学生进行早期临床实践

目前已经完成了“早期社区实践、临床疾病实践、疾病预防实践”完整的三阶段叙事医学教学实践过程,形成了课程实践体系。

“叙事医学”实现全覆盖,强化育人实效

在叙事故事采集过程中,将“关注、再现、归属”三个叙事医学核心概念融入到病患采访中,学生经过与患者和家属的沟通、倾听、反馈、整理、反思及写作等过程完成叙事故事,撰写有完整故事情节和学生自我反思的叙事案例。

因此,叙事故事写作过程就是一次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生自主学习、感悟、反思的过程。

目前,上海健康医学院已经有374名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生接受了叙事医学教学实践,其中2016级学生全部完成了早期社区全科实践、早期附属医院临床实践、早期预防医学实践三阶段整合式“叙事医学”教学过程,撰写叙事故事515份;2017级学生完成了早期社区全科实践、早期附属医院临床实践,撰写叙事故事572份;2018级学生完成了早期社区全科实践,撰写叙事故事296份。

在学生撰写的叙事医学故事1383篇中,择优进行编辑整理,形成了《叙事医学-医患故事70例》,已于2019年12月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生命不可承受之轻》《在临床看不到的地方》《我的战疫生活》等学生撰写的叙事医学故事也在相关期刊发表。

“叙事医学”贯穿全程,提升育人能级

在叙事医学的实践过程中,除了继续将“叙事医学”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作为领航课程,发挥第一课堂主渠道外,及时拓展到第二课堂。

从2017年开始,学校开展叙事解剖人体构造绘画大赛,现已连续举办5届,受到医学生热烈欢迎。

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引入叙事医学,培育医学生对生命的珍视、对医学的科学态度、正确的医学价值观,引发同学们探求医学知识的热情,让学生学习解剖知识的同时获得艺术叙事能力,将叙事医学理念注入到每一个学生心中,形成良好的叙事医学认知。

同时,搭建社会实践平台,将叙事能力应用到社会实践,大学生通过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将“健康中国”理念播散在祖国各地。在2020年抗击新冠疫情期间,引导医学生以医务工作者逆行抗疫为题材,开展叙事征文、叙事视频、叙事绘画征集活动,共收集作品140余件。

临床医学院院长、叙事医学项目牵头人蔡巧玲指出:“通过五年的探索与实践,‘叙事医学’对于提升医学生职业精神、医患共情能力、医患沟通能力有显著的帮助。我们培养的全科医师,未来一定会将叙事医学精髓运用到病人服务当中去,成为一名有温度的全科医师。”

首届毕业生金王婷说:“医生除了应该治愈疾病也不能忽视人文关怀。叙事医学能够通过医学和文字的结合,有效地拉近医患之间的距离,弥补技术与人性的鸿沟。即将毕业回到家乡规培,我会将叙事医学融入今后的工作当中,努力提升自己的共情能力,设身处地理解和体会患者及其家属的感受,‘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让医患关系变得温暖,做一名有温度的健康守门人。”

图片来源:校方供图

责任编辑:陆芸

优秀班主任的成长秘籍,请点击关注

优秀班主任的成长秘籍,请点击关注

新闻网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