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没人搞科研,高中前没科创经历,他怎样激发好奇心获得青创赛一等奖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许沁

时间:2021-05-31 10:13:12

  “家里没有人从事研究工作,高中以前没有科创经历,但在今年上海市第36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取得了‘科技创新成果’一等奖和两个专项奖。其实,每个人都具备科创的潜能!”5月28日,徐汇区第34届青少年科技节暨徐汇区青少年创新峰会上,南洋模范中学学生董哲钧这样说。

  收获的远不只是奖项

  “从小我就喜欢问各种古怪的问题。好奇心,在我看来,是人所具备的各项能力中最反其道而行之的。”董哲钧说,一个人的数学能力、语言能力,都随着年龄增长与日递增,但好奇心似乎随着一个人长大慢慢消失。人越来越容易随大流,而不是自己提问题、发现新事物、提出自己的观点。

  “自身保持一颗好奇的心,课题最难形成的其实是第一步,你的初始想法可能因为不成熟受到专家的否定,这时候千万不要全盘否认自己,创意来之不易,说不定修改一些不合理之处,就成了一个可行的课题。”从董哲钧这一届起,南模中学与复旦大学合作卓越助力计划,复旦大学的教授为学生辅导科创课题。“从自信心和技术支持上,都有了动力,最终完成课题《一种帮助换牙期儿童牙床发育的咀嚼训练材料》。”董哲钧感到,每次和教授交流,激发了对科创的兴趣。整个做课题的过程,收获的远不只是所谓的奖项,更多的是在心中埋下了一颗科学的种子。

  高一以来,虽然他在科创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但平时兴趣十分广泛,尤其热爱运动,篮球氛围浓厚的南模校园,很好地满足了他对篮球的喜爱。除此之外,平时他还会吹萨克斯、研究编程类问题。“科学研究是严谨的,通过课题初步掌握了一些科学研究方法,这一生受益,希望每个人都能保有一颗好奇心。”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父母给我取名‘司想’,希望我‘爱思考、有想法’,他们一直鼓励我要独立思考,学会发现问题,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华东理工大学附属小学四年级学生司想说。

  一年级练习语文和英语需要录音,她发现录音机里放出来的声音和自己听到的说话声音有很大不同。父母让她自己上网查资料,她查出来声音通过空气传播和通过自身传播会造成音质的差异,导致听起来不同,后来这个问题入选了学校科普读物《花栗百问》第一期。

  她二年级时,学校《花栗百问》第二期开始征集问题,她想起外婆和妈妈切洋葱时会流眼泪,就很好奇:怎样切洋葱不会辣到眼睛?她查阅资料发现,因为洋葱细胞破碎时会产生一种酶,这种酶和眼泪发生反应产生硫磺酸,刺激眼睛流出更多眼泪。怎样才能不流泪?在她看来,网上推荐的在水里切、戴上游泳眼镜切,都不太靠谱。她做了个小实验:用冰箱冷冻后再切,动手实验并感受后发现,在冷冻格急冷或长时间放在冷藏格里,再切时就不会流泪了。

  去年,她听父母说外婆血糖指标控制得不好,医生建议换药。司想考虑:能不能给外婆设计一个食谱,兼顾食物的升糖指数和外婆的口味喜好?通过观察、询问并了解外婆对日常食物的喜好程度,她查找资料得到这些食物的升糖指数,然后用了数学中进行分类的“九宫格”模型,结合食物的“高、中、低GI值”和外婆对食物“喜欢、一般喜欢和不喜欢”三种喜好程度,把常见食物放在九个格子里。为了让外婆更容易分辨,她给九个格子加上颜色:绿色表示推荐多吃,蓝色表示可以吃,黄色表示少量吃,橙色表示更少吃,红色为建议不吃。把红色和橙色的三个格子去掉,就变成了“金字塔”食谱,通过20天跟踪检测外婆的空腹血糖值,证明这个食谱是有效的。她的这项课题《外婆的个性化“低血糖生成指数”食谱》参加了第36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得评委肯定。

  打造全链条青少年科创培养体系

  如何养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南洋模范中学校长李啸瑜看来,需要激发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培养坚韧的意志品质,还需要培育扎实的学科基础。同时,科创的过程常常是体验失败的过程,做科创需要与时间做“朋友”。每个孩子身上都有好奇心或创新意识,教育的关键在于能否找到并正确打开这个“开关”,不断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她也鼓励教育工作者找到孩子成长的那个“开关”,同时也要注意学业与科创之间的平衡点。

  一直以来,徐汇教育系统提出“光启行动”计划,以科技创新活动作为素质教育的载体,与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现代信息技术等相整合,为全区中小学、幼儿园学生搭建了科技实践活动的平台,从创新项目中培养、挖掘科技人才。在徐汇区教育局副局长梁斌看来,这样一条“全链条”的青少年科创培养体系,不仅有徐汇区青少年科技导师团的支持,还有全区4个科创孵化基地的保障,特别是徐汇区青少年科技导师团中,两院院士就有6名。而面向小学、初中生的青少年科学研究院以及设在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的面向高中生的光启创新基地,对儿童青少年的创意火花进行孵化,聚焦创新后备人才培养。

  “好奇心是青少年创新的最初动力,作为区域内青少年创新实践的基地和创新人才培养的孵化地,徐汇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积极组织开展各项深受青少年喜爱的科普活动,激发学生好奇心,引导学生将好奇心化为兴趣,进而发展为志趣,助力创新教育落地和发展。”徐汇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主任钱文华说。

  当天,徐汇区教育局与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创新中心、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上海大学社会学院签署合作协议,以高校资源对标提升徐汇区光启青少年创新基地建设,依托青少年活动中心建立创新训练营、学习营、孵化营三种灵活的学制,加强“高校专业教授——学校专长教师——项目专管教师”等师资力量配备,让基础教育科创教育与高校衔接得更紧密。

  图片来源:徐汇区青少年活动中心



责任编辑:陆芸

优秀班主任的成长秘籍,请点击关注

优秀班主任的成长秘籍,请点击关注

新闻网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