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附中启动“青年学者计划”,大学教授带着中学生做课题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彭德倩

时间:2021-04-30 09:55:40

       “希望能带领学生,把科学研究和创新作为一场珍贵的旅行,当然这可能会遭遇挫败,或者可能掉点头发……”29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学国际部“青年学者计划”启动,大学教授带着中学青年教师、中学生一起做文理社科课题。启动仪式上,上海纽约大学神经与认知科学助理教授田兴的发言引来满场笑声和掌声。

来自大学和研究所的导师们现场接受聘书

  复旦、上纽大、巴斯德所专家来当导师

  作为附中“大中小一体化”建设中的举措之一,“青年学者计划”也是培养“全球胜任力”培养的创新之举。参与的大学老师分别来自复旦大学、上海纽约大学、上海大学、悉尼科技大学和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等。

  据了解,该计划从终身学习者的视角出发,联手大学资深教师组建学生课题指导团队,通过发现现实社会生活中的真实问题,引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方法,帮助学生积累处理全球问题的经验,为可持续性发展和人类的集体福祉提供建设性的行动。参与“青年学者计划”的学生为国际部9到11年级的中学生,指导团队除了大学专家之外还包括国际部校内学科教师、高三应届毕业生。

课题组研讨中

       校党委书记郭娟说,国际学校肩负着培养更多具有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国际学生的使命,通过构建包含学校、社会、家庭与学生朋辈教育的“育人共同体”,在知识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上承担更大责任。附中国际部需要一直关注培养学生解决未来不可知的问题的能力,包括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的准备,尤其对于高中生,更需要培养他们科学的思维方式、正确的价值观。基于这些思考,附中国际部依托复旦大学等高校丰富师资资源,通过“青年学者计划”让高中生在专家的引领和启发下进行研究探索,真实情境中培养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大学专家以“直接带教”这样最质朴的方式引领学生探索未知和收获成长。这种求真与求实,彰显教育的本质。

  “学生能进一步认知自己,更好地锚定未来人生目标”

  据介绍,“青年学者计划”为期一年,每一期“青年学者”通过一年的课题研究获得发现、解决问题的基本思维方式、技能、路径。

  十年级学生王田和徐子杰,已经与他们的导师、复旦大学物理学系教授乐永康多次前期研讨,确定课题。“我们初步准备探究电磁波的叠加问题,不过出于多方面考量,我们还有个备选课题‘上抛水瓶一周回落所需要具备的物理条件’,这是男生们日常生活中想到的题目,”他笑着说,两个都很有趣。

课题组研讨中

  加入市场经济课题组的学生伍嘉译透露,她的课题组一共三个小伙伴,对这个领域都很好奇,其中一人早有计划未来开设自己的设计工作室,加入进来正好学以致用。她们的导师,上海大学、悉尼科技大学助理教授侯克强现场指点,希望学生跟着自己,学到更多批判性思维,同时也学习在学问中“自得其乐”。

课题组研讨中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进一步认知自己,回答‘我到底是谁’的问题,更好地锚定未来人生目标,”附中副校长李峻看来,学生对于未来大学专业的选择有一定盲目性,“青年学者计划”一定程度帮助学生深度了解大学专业的研究方向,通过“做中学”的课题研究方式,更好地认识自己兴趣所在,做好个人的生涯规划。“青年学者计划”为学生配备大学教授、中学教师、应届毕业生为整体的“四合一”课题组,从不同层面、不同时空给学生学术支撑。这打破了常规的 “教师-学生”的二元课题探究模式,朋辈指导共成长的模式让“青年学者计划”有着更坚实、持续的生命力。

  “不半途而废,不浅尝辄止,”这是附中常务副校长王铁桦对学生的期待,他认为,“青年学者”不是孤立的研究者,而是一群人在一起研究,在学校与大学共同支撑之下,帮助学生从个人兴趣走向专业的学术研究。这某种程度上说是开创了国际学校高中学术研究的一种范式。

  图片来源:均复旦附中供图


责任编辑:陆芸

优秀班主任的成长秘籍,请点击关注

优秀班主任的成长秘籍,请点击关注

新闻网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