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互动 ┃ 一加一减,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

来源: 上海托幼

作者:包玲丽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机关幼儿园

时间:2021-04-28 15:53:48

当教师发现投放的材料不合适时,该如何及时进行调整?

       个别化学习材料“找蘑菇”,由24个蘑菇(蘑菇的颜色以及蘑菇上的形状、数量、表情等均不同)、3颗骰子(分别指示形状、颜色、数字和表情)、2根长柄吸棒组成。

这是一份适合小班幼儿的学习材料,其中的蘑菇具有颜色、形状、数量等多种属性,是帮助幼儿巩固集合和分类经验的好材料,在操作中“吸”蘑菇的动作更是充满乐趣。

 当然,这份材料的价值并不仅限于此,它还涉及到数概念、图形和空间方位等其他数学核心经验。当小班孩子遇上这份材料会产生怎样的思维碰撞?能否激发孩子的主动学习行为呢?

初次投放后的观察与调整

正式投放前,考虑到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我先投放了颜色和形状两颗骰子,孩子们一拿到材料就开始掷骰子找蘑菇。

游戏进行了一会儿,可乐(白衣服男孩)又问我要了第三颗骰子,他们玩了约二十分钟,乐此不疲地掷骰子、吸蘑菇。

指向多种核心经验、有着多元玩法的材料,为什么孩子却一直重复同一种玩法?经过分析,我发现骰子对孩子的影响很大,如果骰子不见了会怎么样?是不是一次性投放的蘑菇太多了?

基于以上观察与思考,我通过“一加一减”对材料进行了调整:

一加,即为孩子添加一块白色底板,给他们设置一个游戏情境,让颜色丰富的蘑菇在白板上显得更清晰;

一减,即将三颗骰子和两根吸棒全部收掉,并且只投放一半蘑菇(12颗),让孩子更清楚地感知蘑菇的属性特征。

再次投放后的变化与惊喜

调整材料后,孩子们饶有兴趣地玩了起来。这次,他们一共想出了8种玩法。

玩法一:蘑菇合体

先将三种颜色的蘑菇进行分类,再将不同颜色的蘑菇变成“机甲战士”的三条腿。

玩法二:蘑菇比多少

根据指令,两人快速取蘑菇放进自己的碟子里,再点数,比较蘑菇的多少。

玩法三:蘑菇找朋友

将蘑菇在底板上正面朝上摊开,根据蘑菇的颜色或蘑菇上的形状找朋友。

玩法四:蘑菇消消乐

将蘑菇全部反面朝上放在底板上,然后同时翻开两个蘑菇,若颜色一致即两个蘑菇配对成功,如不一致则放回去继续游戏。

玩法五:蘑菇是坏蛋

用盘子一下子抓住两个“蘑菇坏蛋”,并说出两个蘑菇的共同属性,如“我抓到两个正方形的蘑菇坏蛋”。

玩法六:蘑菇走桥

将托盘变成桥,搭在两张桌子的中间,蘑菇有时在低处走,有时在高处走。一边走,一边说“小蘑菇,走走走,走得越来越高。小蘑菇,走走走,走得越来越低”。

玩法七:蘑菇陷阱

将小盘子当成一个陷阱,孩子嘴里说着游戏情节,如“红色蘑菇走走走,不小心掉进了陷阱里,这是食人花的肚子;正方形蘑菇走走走,不小心掉进了大河马的肚子”。

玩法八:蘑菇教师

蘑菇变身成了蘑菇教师和蘑菇小朋友,孩子用语言表述“小蘑菇,我们要去早锻炼了”等,将在园一日生活环节都再现了一遍,最后放学了,相同颜色的蘑菇家长来接小蘑菇回家。

解读材料蕴含的教育价值

经过“一加一减”的调整策略,孩子不仅探索出了多种玩法,材料指向的多样核心经验和能力也得到了体现,比如——

数学核心经验

1.匹配与分类

孩子一开始玩游戏就能掷骰子找到匹配的蘑菇;还会根据蘑菇的属性特征(颜色、形状、数量)进行分类,玩法一“蘑菇合体”中两名孩子就是根据颜色进行分类,分了三个集合。

2.数概念与运算

在游戏过程中,孩子会经常点数蘑菇的数量,大部分孩子都是手口一致地点数,对于三个以内的数量都能目测。此外,在玩法二“蘑菇比多少”中,孩子能点数自己抢到的蘑菇,并比较数量的多少。过程中,孩子还能通过蘑菇叠放的高矮进行谁多谁少的比较。这些都说明孩子能通过多种方法比较蘑菇数量的多少。

3.图形与空间

小班孩子对常见图形的认知非常清晰,不仅能识别,而且能命名。在游戏中,孩子能清晰地表述骰子上的图形,并找到有相应图形的蘑菇。

数学过程性能力

1.推理能力

在教师不提示玩法的前提下,孩子根据蘑菇的颜色、形状、数量、表情等想出多种玩法,说明小班孩子具备一定的推理能力。

2.问题解决能力

当找不到与骰子的指示匹配的蘑菇时,孩子会先找一个属性特征最接近的蘑菇,再通过翻转骰子进行匹配。当问题出现时,孩子不是张口求助教师,而是试着自己去解决问题,说明他们具备初步的问题解决能力。

3.语言表征能力

对于小年龄孩子而言,用丰富的语言来识别和描述特定的属性非常重要。在上述游戏中,孩子都能通过交流对蘑菇的属性、骰子的指示等进行表述。

4.联系生活经验能力

玩法四“蘑菇消消乐”的玩法类似于手机游戏“翻翻乐”,翻出来的两个图形一致就成功,不一致就重新玩。这说明孩子能将平时看到或玩过的手机游戏运用到蘑菇游戏中,已经具备初步的联系生活经验的能力。

孩子数学经验的习得并非通过成人的传授,他们需要在与材料的互动中自主构建。在个别化学习中,教师应该放手让孩子进行自主探索,当他们在操作过程中出现问题时,教师不要急于介入,而应静下心来仔细观察、分析,鼓励并支持孩子主动学习,让孩子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本文选自《上海托幼》2019年10月刊,原文有删减,版权所有,转载请联系。



责任编辑:陆芸

优秀班主任的成长秘籍,请点击关注

优秀班主任的成长秘籍,请点击关注

新闻网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