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德育案例:值日生岗位也有优劣吗?

来源:《 上海托幼》

作者:吴晓君 闵行区莘庄幼儿园

时间:2021-03-26 13:31:43

当教师发现,孩子们眼中的值日生岗位有优劣之分时,该如何进行引导?

下面推荐的这篇案例,教师借助“大扫除”活动,创设全体参与的劳动氛围,提高孩子参与劳动的热情,并渐渐地爱上劳动。

幼儿园会对孩子们进行劳动教育,比如“自我服务劳动”中的自己穿脱衣物、自己整理书包等。

据观察,孩子们很乐意参与这些工作。直到有一天,我发现——

“没劲”的值日生岗位

每周一是孩子们自主选择值日生岗位的时间。这天,我听到了这番对话——

悦悦:“当当,今天你想做什么值日生?”

当当:“我要做洗手管理员,你呢?”

“哦……不知道,要么我做清洁小帮手吧。”

“那个多没劲啊,就是一直扫地、扫地、扫地。有人掉东西了,你还得马上扫掉。”

悦悦有点犹豫:“对的……可是,值日生不就是这样的吗?”

当当斩钉截铁地说:“不是啊,洗手值日生是检查别人洗得干不干净,不干净的话,让他自己重新洗过就行。清洁小帮手,还有图书整理员,要是发现有不干净、不整齐的地方,还要自己去做,一点都不像小老师。”

“但是,扫地也很重要,不然地上有垃圾,会很脏的。”

“可要是在自由活动的时候去干,大家在玩玩具,你却在扫地,就没空玩了。”

听了当当的话,悦悦顿时语塞。

当当说:“我们一起做洗手管理员吧。”

悦悦想了一下,随即点点头:“好吧!”

听到这样的对话,我不禁诧异。因为允许幼儿自主选择,所以每次值日生岗位的“热门”程度各有不同,但是,我没想到决定“热门”的因素还与岗位本身有如此重要的关系。

之后一段时间,我留心观察,发现热门岗位多是洗手、午睡管理员等,冷门的岗位多是清洁小帮手、图书管理员这样的角色。

再细品两人的对话,他们将值日生岗位大致分为两类:一是需要亲力亲为的劳动岗位,二是管人、检查的岗位。显然,他们对前者有所顾忌。

挖掘幼儿“不爱”某些岗位的原因有:工作内容单调重复、工作占用了游戏时间、责任与成效需要个人独自承担。

再想,那些不被幼儿喜欢的工作,虽然也是他们力所能及的劳动内容,但是这些工作对幼儿而言到底有没有价值?答案是肯定的。

该如何引导幼儿爱上劳动呢?如何将“不爱”变为“爱”?我突然想起了自己儿时参加大扫除时热火朝天的情景,灵感有了——

发起一个人人动手、全体参与的劳动氛围,也许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些问题,而同伴间的相互交流与扶持也能让幼儿在劳动中更有耐心和坚持性。之后,“大扫除”活动的设想慢慢成形。

大扫除开始啦

为保证每个孩子在大扫除时都能动起来,活动开始前,我将大扫除需要完成的任务逐一进行了介绍,其中包括清洁桌椅、玩具柜、小床、鞋柜、地板等,孩子们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自主选择清洁任务。

不一会儿,孩子们就忙碌开了。

擦椅子的几个孩子在教室中间一起忙着。

  一个孩子边擦边说:“你们看,我这样斜放着椅子,再一点点地擦,像不像在拉大提琴?”
  第二个孩子说:“那我这样擦椅面,就像是在敲鼓喽!”
  第三个孩子说:“哦……那我擦椅背,像是在弹竖琴!”“真好玩,我们简直是支乐队啦!”“我们演奏歌曲吧?”
  三个孩子唱着歌,有节奏地进行“用音乐擦椅子”的工作。
  那边,擦小床的两个孩子无意间发现床板像是他们共同玩过的一款电子游戏,抹布就是闯关小人,一根根木条就是关卡,木条上的木节就像是闯关路上大大小小的陷阱,“真人版”的闯关游戏在床板上如火如荼地开始了。
  “地板二人组”将拖把并行,齐喊口令一起拖地;“玩具柜小组”除了擦柜子之外,还像是参加了一场寻宝活动,时不时地从柜子角落中找到大家失散已久的各种小玩意……

大扫除活动的成效让我充满了喜悦。

原先被幼儿抱怨单调又重复的清洁工作,在大扫除中变得有趣而多彩,幼儿加深了对劳动的体验。在劳动中,幼儿从自己的视角赋予日常物品新的认识,并与自身的已有经验产生“妙趣横生”的联结,将单调的劳动与音乐艺术、与虚拟世界、与自主游戏进行迁移与创造。

本来被认为是“责任需要个人独自承担”的劳动内容在大扫除中成为了所有幼儿的共同行动,没有了“不公平”之说。大家一起行动,使劳动衍生出很多乐趣;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劳动,也引发了幼儿在劳动中产生更多交往与互动。

鉴于这样的活动情况,隔周我都会安排一次大扫除活动。

自己寻来的大扫除工作

又一次大扫除开始了。

墨墨在教室门外擦鞋柜,擦着擦着,发现鞋柜边上有一排栏杆。他跑来问我:“吴老师,走廊上的栏杆有点脏,要不要也擦一擦?”

  “可以啊,不过那有点多,你要不要叫些小朋友帮你?”墨墨的朋友在听说了他的新主意后都跃跃欲试。
  “除了走廊栏杆,还可以打扫幼儿园其他地方吗?”楼梯、门厅、多功能厅、操场……孩子们的脑洞越来越大,心情也越来越急切,好奇和热情被完全点燃!
  于是,我带着孩子们实地考察了幼儿园的角角落落。这次,我不再规定劳动任务,而是让他们自行商议需要打扫的地方、适宜的人手分配以及必需的工具,并制订小组计划,和大家分享。

  再次大扫除活动在两周后准时开始。这次,孩子们分散到幼儿园的各个地方,各自行动。

  15分钟后,各小组按时回到教室,一起分享劳动中的见闻:
  1.今天你们去了哪里做清洁工作,小组内是如何分工的?
  2.你们完成原定计划了吗?
  3.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你学会了什么?
  4.你们遇到什么问题?

  听了我的提问,孩子们像是打开了话匣子说个不停。墨墨的提问,打开了幼儿的思路,也启发了我更多关于劳动教育的思考:

劳动,不单是自我服务,还有对集体服务的功能。只是“自我”和“集体”的概念应该被放置在怎样的范围内让幼儿理解,是个人自己,还是所在的小组、班级,或是整个幼儿园,甚至是身处的社区、社会?出发点相同,但因为理解不同,行为表现也会不同。这样由己及人,就是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关键。

再选值日生岗位

慢慢地,孩子们对“清洁小帮手”不再冷淡,我也将值日生选择情况进行了记录,我问他们:“为什么大家越来越喜欢‘清洁小帮手’这个岗位?”孩子们纷纷表达了他们的想法:

“因为清洁小帮手其实很好玩,之前我们不知道。”

“因为大扫除的时候,有些地方我来不及擦,所以想继续完成。”

“因为我在大扫除的时候干得很好,我觉得当值日生时,我也会干得很好”

……

原先觉得“没劲”的当当说:“教室因为被我打扫后变得干净、整洁,我心里好高兴!我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任务。”

不断升温的大扫除活动,让幼儿的劳动体验、劳动热情和能力也随之提高。






责任编辑:陆芸

优秀班主任的成长秘籍,请点击关注

优秀班主任的成长秘籍,请点击关注

新闻网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