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改革 | 华理科高:化解评价痛点,以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教育未来

来源: 第一教育

作者: 赵玉成

时间:2021-03-16 10:12:59

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

2020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出台,首次系统地提出教育评价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案。作为新中国第一个关于教育评价系统改革的文件,解决好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是全面充分激发教育现代化事业发展活力的关键一步。

这是一场切中教育本质和实质的综合改革,也是一场推动教育现代化治理的重要改革。从即日起,“第一教育”微信将推出“评价改革”专栏,持续关注以评价撬动学校育人之变。

今天,我们走进:华东理工大学附属闵行科技高级中学。

用评价撬动高中育人之变,信息技术无疑是很好的助力。

如何让学生准确地自我评价?如何通过实时有效的评价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如何进行德育评价?如何通过评价促进教育变革?尤其是这些长期以来的教育评价痛点,更期待通过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实现改变。

在华东理工大学附属闵行科技高级中学,依托学校建设完成的AI赋能的PST数智校园体系,从评价入手,面向教育需求,以“学生学为中心”,从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与规划自我的“四维”评价,到将评价实时参与教学过程,贯穿课程设计、实行与课后互动的“柠檬课堂”,并进一步探索将全链条的活动性评价应用在包括德育在内的五育融合活动中。

如何准确自我评价:

认识自己,科学规划未来的“四维”评价

在古希腊的奥林匹斯山上有一块石碑 , 上面写着“认识你自己”。这已成为了千百年来最为知名的一个教育之问。

华理科高党支部书记、校长乔长虹认为,高中生最难的不是学习,而是认识自我。当学生开始自己的高中生涯,当面对走向社会,进行专业与职业的人生选择,他们最大的困惑是无法认识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想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我的人生价值为何而实现?”

在华理科高,为了实现学生的科学生涯规划,重构学生发展评价,研制了由“学业表现、核心能力、信息素养、职业倾向”四个维度组成的“四维”评价体系,在这个体系中详细记录了学生的成长轨迹,对学生的数据进行记录和评价,由此,通过数据的深度挖掘,教师、家长、学生都能根据个性特长量体裁衣,定制一条科学可信的未来成长路径。

在教师王丽娜的眼中,2019届的小陈同学有着自己显著的优缺点:他是一位在班级里很有人缘的学生,酷爱科技发明,然而他平时作业潦草,成绩排名倒数。而在“四维”评价平台,小陈惊讶地发现他的职业倾向却是艺术型指向高。“老师,这数据是不是弄错啦?为什么不像我呢?”

      “四维”评价最终的服务对象是学生,学校生涯指导中心主任马琴介绍,为了提高学生的生涯规划参与度,华理科高在每学期第4周左右,以班级为单位举办生涯规划发布会,将每学期期末录入“四维”评价数据所形成的雷达图发放到每个学生手中,引导学生调整自我规划。
  王丽娜坚信,经过高一至高二三学期的数据分析和支撑,对小陈的数据准确性是有据可依的。“也许这个特长目前还是隐形的,但是大数据的分析提示我们有这个潜能,我们可以尝试一下呀。”在老师的鼓励下,班徽、校徽设计、地铁探秘等活动都看到了小陈的身影和获奖作品,“四维”评价的数据得到了印证。
  “四维”评价让小陈从一个对学习没有目标没有动力的孩子,成长为明确自己发展方向、拼力实现梦想的少年。利用校园在线一体机的“生涯智库”功能,为小陈制订了一份独一无二的高考志愿表,“高三时间账,在合适的时间做对的事情”又给了小陈很多启示和可行的操作,最终小陈考入了上师大天华学院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当王丽娜再一次整理毕业生“四维” 评价资料时,惊讶地发现小陈的每一年数据都有质的变化,学业成绩的提升,职业倾向的明朗,无一不昭示着结果的必然性。

通过“四维”评价精细化描述学生能力与潜质,教师得以为学生提供精准化教学。因为教师只有充分、全面地了解自己的每一位学生,才能在教育教学中因材施教,更好地去引导和帮助学生。在目前走班教学的模式下,教师原有的“用经验说话”转向了“用数据说话”。

“四维”评价将原本零散在各教师手上的数据,集中导入平台。这些原本孤立和零散的学生成长数据被整合到一起,在每个教师眼中不仅可以看到一个个完整的、鲜活的学生,更可以看到该学生在群体中的位置。教育视角从宏观群体更加走入微观个体,从微观个体的单一走向全面进而再走向个性化。

2017年,小钱同学以581分的成绩考取上海交通大学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高一时小钱性格内向,偏科严重,但玩手机游戏“王者荣耀”的段位是“永恒钻石”。所以,在高一期末,展现在班主任潘正栋面前的小钱的雷达图,核心能力一维基本无得分。

“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试显示他有较强的恃强性、永恒性和自律性。“霍兰德职业倾向测试”显示研究型和现实型分数较高,在人际交往能力上有一定的欠缺。

在掌握了数据以后,潘正栋开始慢慢走进小钱。从排排坐打“王者荣耀”开始,切入正题“你有畅想过 20年后的生活吗?”有悟性的小钱被渐渐点醒。逐步开始思考未来的小钱走进了学校生涯发展指导中心,生涯辅导教师和他一起用SWOT分析法,助力决策。

在生涯辅导教师沈爱明的晤谈督导下,调整策略,利用校园在线平台“生涯智库”资源不断修正规划,向着心目中的名校迈进。

高三的一天,语文老师倪红艳在潘正栋的办公室抱怨小钱不听讲,不交作业。此时潘正栋心中的小钱已是个充满学习动力的孩子。于是,他拉着语文老师一起看“四维”雷达图。

发现小钱的语文成绩正在上升,核心能力显示有一定的阅读量,职业倾向中研究型高分值,此时倪红艳突然想到小陈在课上乱涂乱画,不会是自己在学习吧?果然,看似的乱涂乱画却是小钱自己复习古文的方式。之后,倪红艳开始对小钱进行分阶式管理,让其有更多时间来构思与梳理。

在华理科高,这样的成功案例已经成为了常态,学校针对各个年级学生的不同特点及任务目标的不同,制订了更有针对性的生涯规划主题。如在高一,以“我的大学”为主题,分析以“3年后我将在哪里,以就学情况、自身优缺点、人格因素测试结果、梦想的大学”等基础信息为主,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身,并对未来有初步规划。

而“四维”评价大数据的形成,需要大量的前期工作,为此,华理科高从增强教师的教育意识,提高教师的辅导技能开始,对全员进行有计划的培训。

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沈爱明介绍,华理科高聘请了 3 名具备 NCDA 国际生涯辅导师资质的指导师,接受个案咨询辅导,并定期对导师团队开展督导。

开展了“塑造阳光心态,成就生命精彩”和“生涯辅导”两门校本培训,在培训过程中,学校要求全员参与,并成立党员、教师、班主任3个导师团队,教师们的生涯发展教育水平得到明显提高,技能得到稳步提升。

用“四维”评价制作自己独一无二的生涯志愿表

如何实时有效评价提升教学质量: 

柠檬课堂与AI赋能

信息主任王天雄说:“题目学生不会做,手机一拍就能搜索匹配出与原题同类的5道题并进行讲解,在题库中有57000道题的内容介绍,通过后台进行错题的知识点和盲点解析。”

2020年,华理科高的所有学科老师均利用“数智空间”中的 AI-Class在线学习模块备课、授课;利用“数智空间”中的“一起学”作业模块布置作业、组织考试、实施辅导等。

通过信息技术的AI赋能,便捷而有效解决了传统教学中评价迟缓没有针对性的弊病,学校各类作业、测试均采用网上阅卷与数据录入的形式。每个学生每一题的答题情况、得分情况一目了然 , 教师可以按照需求 , 对数据进行分类分析。

既可以按知识点 , 分析整体掌握情况、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情况 , 找出共性的问题、薄弱的环节 , 又可以按班级、学生个体 , 分析班级之间的差异、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

在一节元素周期律复习课上,教师李芬培通过AI赋能的柠檬课堂(LEMON)“数智空间”中的AI-Class课堂测试功能,将元素周期律中的特殊性题目以选择题的形式即时发送到每位学生手中,学生在限时5分钟内完成,教师可以随时统计学生的做答情况,并根据学生的做答正确率有选择地将正确率低于60%的题目挑出来,让答对的学生给答错的学生分析。

教师再将元素周期表中的特殊性进行总结分析。最终,学生课堂答题正确率接近90%,合格学生课堂答题正确率接近82%。

柠檬课堂(LEMON)集中体现了课堂教学的个性化学习、在线学习、更多的互动、新的教学模式、开放的空间等五大核心理念。

李芬培说:“过去我们的教学是1.0版,主要体现在每节课的讲授,备课组统一目标,统一进度, 统一作业。实际上我们在基于数据背后的分析单一,评价单一。接触我校特色的数智化教学以来,我认为2.0版教学模式借助大数据可以实现课前分析,课中引导, 课后跟踪的差异化教学。”

在新版柠檬课堂中,借助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依托学校的OPS纳米黑板以及CD-CAT认知诊断辅导、知识管理平台、互动家园、自建的数字化教学资源、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数字化学习环境,分析学生个体认知、性格、情绪等,进而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依托学校“数智空间”平台的教学互动、评价分析、资源中心等板块,教学内容从教材延伸到网络、从教室扩展到校外,创建更开放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开放的学习内容,实现线上线下的混合式学习,进一步构建教室内外的联合空间,构成突破时空的立体多元学习场。

自学校数智空间投入使用以来,已经积累了包括学生学习、课堂教学、校园管理、校本资源、教师评价、学生评价等类别,共计1.67亿条约39T的数据量,其中2019年9月到2020年5月,新增应用数据约1.26亿条约16T的数据。海量数据量的背后是通过课堂教学行为数据,改进行为识别算法,对教师和学生课堂教学行为分析更为精准。

沈爱明举例说:“摄像头会自动录播课堂并在后台自动分析学生学习行为和教师教学行为,并将课程归类。如当判定某位教师讲授型课——也就是‘满堂灌’过多时,就会督促教师改进授课方式。我们还会对教师课堂上是否有启发性练习,有没有微笑,与学生有没有交流,甚至教师是否动态行走进行数据矫正。督促教师关爱每一个学生,现在看来对学生产生了很大的激励作用。”

通过评价转型,学校已经实现了数据化学习评估。借助“学生应用管理中心”的“数智空间”学习平台,融合了“诊断分析”平台,使在线学习、学习评价、学习辅导、综合评价、互动课堂、分析诊断等在借助大数据的条件下得以进一步实现。

在这里全程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利用数据分析对学生的学习优劣势和教学过程进行精准的分析,师生可以根据分析结果调整教与学的策略,同时综合评价模块可以对学生在校的学习状况进行统计和分析,为其进行学业和生涯规划提供帮助。

通过评价转型,学校已经实现了精准的课中反馈, 通过任务提交和作品库提升课堂教学时效性和精准反馈。课堂上 , 教师随时布置习题 , 学生在线提交答案 , 之后教师进行讲解、点评。

据学校副教导主任杨中秀说,教师通过截屏、小组讨论、拍照上传、课堂问答、提问、质疑、点评、实录、保存等,真正实现了大范围的学习互动, 有利于教师对课堂教学情况的真实掌控,也可以对课堂教与学的情况进行实时的保存与记录,留下学生过程性学习的足迹,方便学生随时查阅自己的学习情况,也方便教师随时回顾课堂教学情况。

通过在线测试及时精准掌握每位学生的学习状况。

目前,每周使用学校数字化资源的学生占比为73.53%。家长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使用信息技术比较支持和非常支持的占比为94.12%。“未来教室”中的教学,数字化程度高,学生学习的途径多,课堂内容容量大。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在学生学完一节内容之后可以进行在线测试,测试之后可以立即显示作答情况。

各教研组按照课程与教学要求 , 将习题录入平台 , 进行智能化组卷 , 实现不同难度层次的组卷 , 同时还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 , 并将不同难度的试题发送给不同组别的学生 , 充分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华理科高的教师们在学习空间中创建了大量的教学数字化资源,包含:课件5509份,试卷1163份,素材资源10966个,教学设计2377份,电子书刊31个,试题44033题。

在这种学习环境中 , 师生关系从传统的“知识单向传递”转向“知识流动分享”,从“教师专业指导”转向“学习任务驱动”,从“教师权威掌控”转向“师生角色互动”。

德育如何评价:

以过程性活动记录完善五育评价体系

德育历来是一个评价难点。乔长虹告诉记者:“任何人在学生阶段都犯过错。学校不能把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混为一谈。很多道德品质是主观的,而行为规范可以培养。

德育不能通过考试评分,但对于活动可以进行过程性评价。在教育信息化的大背景下 , 教育的生态链、课堂的教与学、人的思维方式、评价手段方法都会发生变化 , 但教育立德树人的本质不会改变。”

“上海市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管理系统”侧重于反映管理活动的一个结果,单凭记录是很难判断学生的特长表现及在群体中处于什么位置。

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成果、兴趣爱好等通过“四维评价雷达图”转化为可视的评价结果。德育主任陈秋波告诉记者:“一门课成绩好不代表素养高,学生拿的证多也不见得素养就高,而是看在学校的表现。”

在华理科高,学校根据学生校园内学习生活制订了指标体系,根据指标体系配套资源,构建了丰富的“五育”数字化课程资源,学校围绕指标来开展活动。

不仅将“生活与哲学”“生活中的数学”等渗透进学科德育,更为难得的是让学生的德育评价在社会实践、校园节日和升旗仪式等典礼仪式中体现,并通过记载学习的过程进行评价。

学校课程体系是一个系统性、开放性、长期性、螺旋上升的系统工程。目前,学校以“品字”文化为引领,从文化科学、科创信息、社会参与3个方面培养学生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实践创新、数字生存、健康生活、求品立德六大核心素养。

学校建立了提升学生素养的“叁三”课程体系,由此建立了一个规模庞大的数据库,课程包括参加一个社团、争取一次全校亮相、完成一项研究课题;三十课程:阅读10本名人传记、聆听10场报告或讲座、观赏10部经典剧目;包括名曲名画名人的三百课程。学生体验的社会实践课程体系包括暑期军训、南京爱国主义教育、大明山拥抱自然等。

记者看到,在华理科高学生核心素养量化表中,评价指标设计细致,如确定了人文丰富、科技创新等5个一级指标,其下还有二级指标,如在人文丰富下还有三十课程、人文社团、征文演讲等5个二级指标。参与情况(具体内容),获奖情况(各类获奖的级别),赋分(最高分值 )。其中具有可操作性的活动过程评价,背后以促进学生参与活动为目的。

通过评价转型华理科高实现了精准的课中反馈

校长说

乔长虹:数智“四维”评价助推学生成长精彩

长期以来,结果评价、过程评价、增值评价与综合评价是评价中的老大难问题。

华东理工大学附属闵行科技高级中学是一所“教育信息化特色”高中,借助学校信息化优势,以信息化改革评价,从以“四维”引领结果评价、在德育中变革过程评价、在数智空间中进行增值评价、在赋能的PST数智校园体系中进行综合评价,解决当前教育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

以“问题导向”推动评价改革,以“全面发展”指引评价转变。

目前,随着国家高考新政推行及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改革,教育大环境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中很多具体举措都对一线教学带来了指导性改变。如在学业表现方面依据《上海市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及颁布的高中育人方式的变革相关文件、实行高中综合素质评价有关的上海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纪实报告,都对传统育人方式提出了挑战。

其次,面对教育的困惑也同样存在于学生、家长与教师中。我们发现,有很多学生、家长在高中阶段会面临职业选择的迷茫,与之相伴的是教师同样欠缺对学生的升学指导。

此外,在日常教学中,学校还面临育人与育分的矛盾,学生往往还面临个人兴趣特长与实际情况脱节的困惑。

总之,面对这些困惑,急需借助信息技术,革新评价方式进行解决。

在国务院颁布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强调要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改变教育评价过于单一,评价过于注重结果性评价,忽视综合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增值性评价的现状。

华理科高构建了关注学生全面发展而又注重个性化成长要求的“四维”评价体系。

首先,评价体系的价值体现在呼应对学生能力培养的需求上。目前高中学校对生涯探索、生涯指导、升学指导的需求迫在眉睫。传统的评价重表象、拍脑袋,所做出的评价既没有针对性也不具科学性,基本还处于手工操作凭借经验的范畴。在华理科高,基于硬件基础,我们探索通过大数据分析、智能化平台、多样化评价指标汇集为科学分析学生提供可能。

其次,评价体系的价值体现在满足课程内涵需求。职业生涯是需要设计的,但生命的精彩却是在有意无意之间得以呈现,在我校开展生涯教育内容的设计上,重在机制建设。制订好计划,建立不同年级生涯发展规划表单,重在参与、体验、感悟。首先,了解自我;

对自己进行深入的了解,从各层面认识自己。其次,探索社会,对于社会的认识,了解这社会广泛与多元的可能性。最后,整理相关资讯,对自我的了解与对社会的认识结合,对未来做出可能性评估,尝试可能的方向,实际上是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开展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教育。

高中学生生涯与辅导内涵十分丰富,主要包含做人的习惯、做事的习惯、学习的习惯等。具体讲有以下三方面:

其一是知行统一。对做“人”所必需的基本的思想道德、文明行为持之以恒地反复实践、训练,养成良好的习惯;组织高中学生参加志愿者公益劳动、文化研学活动、社会调查、创新试验、军政训练、节日活动等各种社会实践,引导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地将正确的思想认识付诸行动。

其二是自主发展。通过建立民主平等、教学相长、亲密友爱的关系,从高中生的现实生活和成长实际出发,循循善诱,启发引导,唤起他们内在的发展需要。优化德育环境,增强情感交流,让他们在学习、生活中学会自我修养,自主教育,自主发展。

其三是人文与科技结合。实行人文教育方式与现代科技手段的结合,发挥其在培养现代意识和主体人格上的长处,积极探讨在现代信息技术引领下的人际交往、情感沟通、言传身教、榜样仿效、经典诵读、考察体悟、躬行践履、修身养性等富有人文特点的教育方式,提高育人实效。

在华理科高,支持实践、伴随记录、数据贯通、方向引领的“四维”评价体系,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未来、关注全面发展、关注个性特长。

在学业表现方面依据《上海市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记录语、数、英等十一门学科成绩,依托全新的AI-Class互动课堂系统,记录学生课堂学习行为,运用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表达的数据,提供精细化学习分析和个性化学习辅导。

在信息素养方面,确立信息运用、交流协作、技术应用、创新变革能力和数字公民意识五大评价指标,三个层次的能力水平的信息素养培养目标,学生在学校设置的特色课程学习中获得评价。

在核心能力方面,依据国家颁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六大素养,十八个基本要点,确立人文情怀、科技创新、体育健身、艺术审美、实践探究等校本化指标。学生在各类课程、社会实践、展示活动中得到评价。在职业倾向方面,从内在因素,人格、兴趣的角度出发,探索生涯发展方向,为学生提供方向性指导与建议。




责任编辑:陆芸

优秀班主任的成长秘籍,请点击关注

优秀班主任的成长秘籍,请点击关注

新闻网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