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支招 | 如何利用假期增加亲子关系?比“爱孩子”更重要的是“懂孩子”

来源: 第一教育

作者:金佳静

时间:2021-02-18 10:13:33

       寒假伴随着疫情而来,对亲子关系来说,既可能是爆发冲突的“危”,也可能是增进感情的“机”。

  作为家长,我们不妨利用这段宝贵的时光,增进与孩子的有效沟通,与孩子形成良好的互动,改善亲子关系,彼此加深了解, 让家长不仅爱,更懂得如何去爱。

  在寒假中,我们如何进行亲子沟通?让我们先来看两个场景。

  同样是做作业时分了心,两位妈妈的沟通方式不同,带来了孩子不同的反馈。

  你喜欢哪种家庭沟通方式呢?毫无疑问是第二种,良好的亲子沟通会使父母及时了解孩子的想法和需求,亲密的亲子关系能给孩子安全感、归属感和幸福感,对家庭产生深深的情感依恋和寄托。

  为什么有时孩子对父母的关心感到反感?为什么亲子沟通很多时候都是不欢而散?为什么父母一直尝试融入孩子的生活,他却总说我们不理解他?相信许多疑问都曾经出现在父母的脑海中。

  让我们先来看亲子沟通存在哪些问题: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许多家长较为主观,缺乏双向沟通,常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参与到亲子沟通,其实只是在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孩子的身上,不容有异议;许多家长缺乏沟通技巧,容易情绪失控,常常指责,给孩子带去无穷的压力;沟通时间不够,时间少且频率低,与孩子难以进入深度交流。这些因素都极大地影响着亲子沟通,也是造成亲子矛盾的重要因素。

  那么我们怎样能在假期,顺利地进行亲子沟通,并让亲子关系更进一步呢?不妨先让自己的孩子做一个“亲子沟通的小测试”。

  我们对照孩子完成的测试表,可以发现亲子沟通的现状和不足,接下来就是我们增进亲子沟通的小秘籍了。 

  一、亲子沟通——心中有爱意

  《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不仅仅是孩子的抚养者、指导者,更应该是他们的倾听者、陪伴者甚至是同盟军。

  沟通的前提就是心中有爱,更要把爱通过沟通表达出来。

  稳定平和的情绪让孩子安心

  心理学研究表明,平和的情绪是亲子沟通成功的重要影响因素。尤其是看到孩子的行为与自己的预期大相径庭时,给自己一次深入了解孩子的机会,你可能会发现自己错怪了他。

  父母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是孩子安全感的来源和亲子沟通的保证,只有在心平气和时,才能真正听懂对方的话,为对方着想。

  亲密的肢体表达给孩子温暖

  许多父母不太习惯用肢体来表达对孩子的爱,其实在沟通中,父母的一个微笑,一次拍肩,一个拥抱都会迅速地拉近与孩子的心理距离。

  亲密的肢体表达在潜移默化地传递“爸爸妈妈很爱你”的想法,在他成长过程中,爱的种子就会慢慢发芽,即使孩子日后遇到困难也会坚定自己在父母心中的重要性。

  正面具体的激励给孩子自信

  美国教育家雷尔曾说过:“称赞对鼓励人类灵魂而言,就像阳光一样,没有它,我们就无法成长开花”。父母应多指出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应该采用精确的语言来描述孩子的优点。

  比如孩子的美术作品在学校进行展出,父母可以说“最近你回到家就投入地画画,这次作品被选中在学校展出,真的很厉害,我为你感到骄傲” 而不是“你真棒”,这能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每一次努力都被看到、被认可、被珍视,对你增加好感的同时,也让亲子沟通之路越来越畅通无阻。

  在亲子沟通前,可以填写《心中有爱》任务单,让爱在我们沟通中流淌。

  二、亲子沟通——言中有温情

  在亲子沟通中,父母和孩子都需要了解一些有效的沟通技能。有时明明出发点是好的,但“好话不能好好说”,父母单方面输出观点和想法给孩子,强迫或威胁孩子接受所谓的“经验”和“道理”,效果往往适得其反。

  真正的沟通方式一定是双向的,在互相尊重原则下,让言语充满温情。具体在操作中,我们可以分为三个部分进行。

  认真倾听

  有效的亲子沟通中,倾听的作用占到70%。倾听是让孩子有效表达的关键,要想了解孩子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就要在沟通中建立自由的言论环境,所以在亲子沟通中家长不能打断或限制孩子,保证孩子表达主观意见的空间,不要限制孩子为自己的行为申诉和解释的权利。

  产生共情

  在倾听的基础上,家长要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思考,平等地做出回应,彼此才能产生共情。这一阶段家长可以不时地用“哦……”“嗯……”“你这样想啊……”说出孩子的感受来回应孩子。

  我们来看这样一段场景:

  孩子哭着说:“爸爸,今天我掉了一本书,这可是我最喜欢的书了。”

  爸爸A:“你怎么总是这样,丢三落四的!”

  爸爸B:“别哭了,不就一本书嘛,我再给你买一本。”

  爸爸C:“你遗失了自己最喜欢的一本书,现在你的心里一定不好受。” 

  哪位爸爸与孩子产生了共情?

  是的,爸爸C走进了孩子的内心,能让孩子感受自己被理解被关心被尊重。反观爸爸A,他的指责让孩子在丢失书本后又进一步对自己进行了否定,爸爸B虽然提出再买一本书,却忽视了此刻孩子懊恼的心情。

  由此可见,在有效倾听的基础上作出真诚的情感回应,换位思考,产生共情,是亲子沟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改变语言架构

  当需要孩子做出改变时,我们可以用三至四句话来表达。

  ①客观陈述

  表达看到的内容,不作主观推论。  

  ②表达感受

  可以用“我觉得……”的句式说出自己的感受。  

  ③ 提出期望

  可以用“我希望……”的句式明确、具体地提出需求。

  ④ 温暖关心

  亲子沟通要在尊重彼此感受和观点的基础上共同探讨,关心孩子的感受。  

  举个例子,上学快迟到了,孩子仍在磨磨蹭蹭,这样的情境很可能造成亲子矛盾一触即发,我们可以改变语言架构去避免冲突。

  ①客观陈述

  我看到你起床后用了半个多小时洗漱。  

  ②表达感受

  我真为你着急。

  ③ 提出期望

  我希望你能加快速度,给路上留出充足的时间。

  ④温暖关心

  如果你感到困难,可以说说,我们试着一起想办法。 

  这样的需求得以明确表达,孩子也不会产生逆反情绪。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将问题与人分开,不能给孩子贴标签。

  如玩手机的小强,但玩手机≠小强;做作业要分心的小雅,做作业要分心≠小雅。问题是问题本身,不能与孩子画上等号。分开之后我们的语言架构就应该相应的改变,如可以尝试去问孩子“是什么影响你了,怎么最近看你不太专注”,而不是“你做作业又开小差了?”前者体现的是关心,后者则是指责。  

  亲子沟通中,家长要在言语中体现温情,和孩子形成亲子同盟,孩子的内心会非常乐意,然后会满足甚至超额满足你的要求。

  三、亲子沟通——行中有智慧

  家长应该尽可能地抽出时间,以固定时段+随机事件的频率和孩子进行沟通。

  如果工作比较繁忙,我们可以丰富沟通的地点,如让孩子到自己单位,体会父母工作的不易,激发孩子向上的动力;也可以拓宽沟通的形式,如通过电话、微信、写信等,也可以在家里放个“亲子沟通信箱”,孩子可以及时将自己的想法、困惑默默传递,不但解决了家长没时间的问题,也能传达许多难以用语言表达的心里话。

  家长也可以通过户外活动、做游戏的方式来进行亲子沟通。正值疫情,出门的机会不多,许多异地工作家庭也没有回老家过年,不妨在此时进行一次特殊的亲子沟通——和孩子一起设计、烹饪一桌家宴。

  在设计家宴前,首先需要让孩子了解父母的身体状况、饮食喜好、家乡美食,并在父母的帮助下试着给出合理的饮食建议。

  接下来,可以帮助孩子一起设计家宴的菜单,并详细记录制作菜品的特点、营养价值、制作步骤,父母给予积极的评价,孩子也体会到了父母做家务劳动的不易。

  瞧,孩子就在调查中、思考中、实践中对家人有了进一步了解,家长也在家宴的烹饪中与孩子有了交流、沟通、了解,更重要的是,在这次特别的沟通中,彼此理解。

  我们在亲子沟通中,就可以创造一些这样的契机,不一味地与孩子探讨学习成绩,行中有智慧,以不同角度的沟通来增进亲子感情。

  亲子沟通是一门艺术,需要家长不断地自我修炼。疫情让我们与孩子朝夕相处,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增进亲子关系的宝贵机会,只要我们从积极的角度进行亲子沟通,这无疑是增进亲子关系的最佳契机。

(本文投稿来自上海市普陀区联建小学班主任金佳静)



责任编辑:陆芸

优秀班主任的成长秘籍,请点击关注

优秀班主任的成长秘籍,请点击关注

新闻网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