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身脱贫攻坚,沪上高校年轻一代“读懂中国”

来源:文汇网

作者:储舒婷

时间:2021-02-01 10:30:07

13181048hd8j.png

  2021年第一天,70名来自中西部基础教育的一线教师带着他们的“教育梦想”,与华东师范大学67个基层党组织结对圆梦。“这项‘教育筑梦’计划就像乡村振兴路上的‘加油站’,将为教育扶贫持续不断地注入新力量。”华东师范大学开放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赵健说。

  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汇聚大量人才与科技资源的智力高地,高校已探索形成了教育扶贫、智力扶贫、科技扶贫、产业扶贫、健康扶贫、消费扶贫、文化扶贫等具有“高校品牌”的扶贫路径。正如沪上多所大学的青年学子为所到之处带来科技、思想和希望,他们也通过亲身参与这场伟大实践“读懂中国”。

  变“输血”为“造血”,激发脱贫内生动力

  沪上各高校发挥学科优势和核心科技力量,因地制宜带动当地产业发展。在各地扶贫一线的身影中,有来自各高校的两院院士、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教授和成千上万的普通大学生。他们带着专业知识,在扶贫一线开展联合科研攻关及科技成果转化,助推种养业、手工业、农产品加工业等传统产业发展升级。变“输血”为“造血”,激发脱贫内生动力。

  生长于海拔1700米生态种植区的苹果被酿造成了香槟色的果酒,在高挑的玻璃瓶中泛着诱人的金色光泽。这款颇受年轻人欢迎的果酒,来自复旦大学特聘教授,生命科学学院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工业菌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专家吕红团队与云南省永平县阿庆嫂食品有限公司的合作。“一说扶贫产品,人们总是想到土特产。我们希望依靠科学技术,建现代化的生产线,生产国际时尚的产品,带动当地水果种植业发展。”吕红谈及科技扶贫时,反复强调“产业链的良性循环”,“我们提供技术,推荐人才,尽最大的努力去回应企业发展的诉求,再通过企业带动当地整体经济的发展。”

       上海交大将院士工作站、专家工作站落户到洱源县生产企业,并选派专家、大学生实践团进村 “送教上门” “送科技服务上门”,有效解决了农业科技发展的 “最后一公里”。自2003年起,先后有师生1000余人次驻守大理等地。同时,上海交大云南(大理)研究院等多个科技协同创新平台实施科技扶贫项目11项,推动生物技术、环境保护、车厘子种植、小公牛综合利用、黑蒜加工等新兴产业,为洱海恢复山青水绿以及洱源县农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在和上海相距2000多公里的云南省盐津县牛寨乡,东华大学科技扶贫送去的“两污”治理妙方,已覆盖21个村社区,解决了当地3000余人的生活垃圾及污水排放问题。学校专门设立3个“盐津专项”科研项目,用以解决盐津县特色的乌骨鸡产业发展与冷链物流、中草药产业发展及包装设计和环保新技术研发。同时,调动资源帮助当地发展电子商务。2017年,盐津县被评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从被帮扶地区走出的大学生,接棒成为下一代教师

  上海多所高校持续多年向乡村输送优质教育资源,从被帮扶地区走出的大学生,正接棒成为下一代教师。

  华东师大2020级公费师范生陈敏和沈姝妤,均来自华东师大对口帮扶的云南省寻甸县民族中学,她们是全县高考的理科状元和榜眼,但为了实现“教师梦”,仍然选择复读一年,并最终如愿。

  “教育是一代人影响一代人的事业,只有接续传承,才能最终解决教育扶贫的问题。”华东师大孟宪承书院名誉院长王建磐教授说。2007年至今,华东师大培养的近万名公费师范生中,毕业后在中西部任教的就有6132人。

  同样,东华大学也成立“东华大学盐津继续教育基地”,为当地输送远程教育资源,并通过附属学校和上海各区教育局等培训盐津中小学教师。“用‘东华所能’补‘盐津所需’。”相关负责人说,必须帮助当地依靠人才助力脱贫。

  对乡村学生而言,基础教育固然重要,但 “山区孩子对外面的世界了解太少”。同济大学梦想教室实践团成员陆帅男第一次去云龙支教时,曾问起孩子们 “你的梦想是什么?” 让她意外的是,大部分的孩子对梦想毫无概念。

13180222jwuw.png

同济大学梦想教室实践团成员陆帅男同学进行分享

  于是,2019年春天起,一间间“梦想教室”在云龙县中小学落成并投入使用,一门门特色“梦想课程”,跨越千里传输到这些教室。这不但让孩子们有了可追逐的梦想,更为云龙县注入了脱贫攻坚的内生力量。

  “走千村、访万户、读中国”,青年学子在基层找到未来志向

  上海财经大学已连续12年开展“千村调查”,组织大学生“走千村、访万户、读中国”,深入全国各地开展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主题调查。在乡村实践中,不少青年学子也因此找到了未来志向。

  该校2018届人文学院社会学专业本科毕业生阿卜杜拉·阿布力米提曾参加2015年度千村调查,并萌生了发展农村金融服务的志向,毕业后毅然返回新疆投身扶贫工作。“当年调研喀什地区泽普县农户基础金融服务的经历,让我增强了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她于2018年参加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项目,前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莎车县服务。从去年4月开始,她在莎车县佰什坎特镇6村驻村,负责扶贫站扶贫工作。

  据统计,上海财大已累计派出20441人次学生,走进10932个村庄151048户农户开展社会调查,足迹遍布31个省(市、自治区),每年行程约60余万公里。

  “读懂世界、读懂中国和读懂未来是我们每个人需要深度思考的主题。”复旦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许宁生曾在2020级新生开学典礼上寄语青年学子。

  2020年,复旦大学在校大学生跟随驻村第一书记的步伐,走进基层,深入脱贫攻坚一线感受脱贫攻坚伟业,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蓝图。在四川省叙永县江门镇高家村,化学系2018级本科生许灿跟随村干部入户走访,“这段经历丰富了我对脱贫政策和国家发展的理解与认知,也亲身感受到了我国基层治理不断迈上新台阶。”中国语言文学系硕士研究生魏佳宁来到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平襄镇孟河村,填写村里117个贫困户的“政策落实明白卡”就是她第一份正式参与的工作。

  走村入户了解民情、在金银花种植基地和农民一起采摘……每年,复旦大学有近2万人次投入到志愿服务、国情考察等社会实践中。近三年来,近600名选调生前往28个省市的基层一线,投身脱贫攻坚工作。



责任编辑:陆芸

优秀班主任的成长秘籍,请点击关注

优秀班主任的成长秘籍,请点击关注

新闻网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