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漪:要将我的教育思想创造性地转化、创新型地发展(附讲话全文)

来源: 第一教育

作者:曹轶姗

时间:2020-12-30 16:03:36

“我的教育思想面对新时代,已经有很多不适应了,我们要创造性地转化、创新型地发展,从当中吸收有益的元素、有益的思想,作为深层的思想依据。

如果这个三年行动计划根据杨浦区的区情、教情、学情能够有所突破、取得成绩,我这个鲐背之年的老教师会欣喜万分,我活着还有那么一丁点的作用。”

29日上午,“人民教育家于漪教育思想区域转化与应用的实践研究”开题论证会在杨浦区教育学院举行,于漪教育思想区域转化与应用的三年行动计划同步开启。于漪老师录制了15分钟的讲话视频,寄语此项教育部重点课题开题。

人民教育家于漪

据杨浦区教育局局长卜健介绍,在高中“双新”国家级示范区、“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建设的大背景下,学生素养培育、育人方式转型等瓶颈问题亟待突破,杨浦需要培养一支于漪式的好教师队伍,一批敢于直面问题、破解问题的好教师。

杨浦区教育局局长卜健

“经过梳理后发现,我们面临两大现实问题:一方面,虽然于漪教育思想内涵深厚,但学术界对其系统研究仍有待加强。另一方面,于漪教育思想现已被广泛认可,但区域转化应用仍有待深化。由此催生了对人民教育家于漪教育思想进行区域转化与应用的实践研究。”卜健说。

今年8月,《人民教育家于漪教育思想区域转化与应用的实践研究》被列为教育部重点课题,杨浦区同时制定《于漪教育思想区域转化与应用的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等政策文本,探索于漪教育思想区域转化与应用的学习平台建设,助力转化应用的科学化、制度化和长效化。

为圆满完成课题,杨浦区还组建了包括区教育局、区教育学院、16个教育集团的工作小组和实践团队,以及由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高校学者、市教科院等市级专家构成的专家团队。

此课题将历时3年,共分为 5个阶段——

1

2021年1月至2021年3月

进行文献研究,开展现状调研

2

2021年4月至2021年6月

开展理论研习,建构思想框架

3

2021年7月至2022年12月

探索实践路径,区校全面实践

4

2023年1月至2023年6月

提炼方法策略,开展成效校验

5

2023年7月至2023年12月

进行经验提炼,完成课题总结


上海市师资培训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周增为,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上海市教育学会副会长范国睿,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副院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郑金洲等参加了开题论证会并发言。



于漪老师在课题开题论证会上的讲话

各位老师:

下午好!

今天,杨浦区要搞一个关于我的教育思想区域转化和应用的实践研究,我是心存感激的,因为我半个多世纪在杨浦工作,杨浦教育界的同事见证了我取得的进步和坎坷经历。

在几十年的过程当中,我逐步形成了一些对教育教学的认识、看法乃至思想。今天,我们杨浦教育界的同志以我这样一个教育思想为抓手,来促进区域的教师队伍建设,以适应当代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我这个鲐背之年的老教师真的是心存感激。

我觉得这个课题有两个词非常关键,一个是转化,一个是应用。我是一个草根教师,一直在教育第一线,我觉得区域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升,并不是去搬运、抄袭某个观点、某个做法,力气要用在转化上,这个转化应该是创造性的转化,这个应用应该是创新型的发展。

我想从我自己本身来讲,我自己对教育教学的一些认识,并不是脑子里固有的或者是空穴来风,更不是从哪些经典的教育著作中搬运、抄袭的,而是我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在研究我的教育对象——学生的时候、在研究课程教材对象的时候,我发现了许多问题,碰到了很多挑战,也面临着很多困惑。

因此我就按照我们新中国教育的特色,从今天来讲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求、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以及上海杨浦的一些做法,不断地反复对照、认真思考,并把国外的很多有关的经验拿来对照,就有了许多的认识和看法,逐步形成了对教育的一些认识。

我在想,我们今天杨浦区的区域实践转化,恐怕并不是用我的一些现成的认识观点,而是要面对当前的教育现实、当前的教育挑战,我们应该怎么思考,应该怎么寻求破解难题的方法途径。

我们现在的孩子、家长、老师经常焦虑。在今年六七月份时,《解放日报》记者采访了我三次,谈到了美育的问题。其实美育是不功利的,美育是和谐、美育是欣赏。我们有的时候不会欣赏孩子,他成长过程当中有他的内心需求,我们往往以成人的要求,乃至用自己过去的习惯思维来要求孩子。

我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是非常重视美育的,因为我们的教育事业就是真善美的事业,美育是促进德育成长、促进审美教育的一种鉴赏创造,它是有利于孩子的身心的。

其实我有这个想法,是在60年代。我在教高中的时候,因为我没有机会去教最优秀的学生,但我有个心愿,要把不是最优秀的学生或者是中等的学生、中上的学生教得优秀。

他们在学数学、物理的时候很困难,往往面对抽象的概念。我跟学生接触比较多、做了朋友,我就想,我是教语文的,理科是逻辑思维、抽象思维,我能不能在形象思维上下点功夫?我教的是语言文字,是天地人,语言美、韵律美,这里头的人更美,我想用很多的意象熏陶、感染孩子。

学生上一节是数学课,我来教的下一节是语文课,原来脑子的劳动非常吃力,是抽象思维。到我这里,就是欣赏,是遨游在语言美的环境中。我就要帮他们换频道,原来是逻辑的频道,到我这里就是形象思维的频道,这样孩子就很快乐了。因此我就想,如果我这堂课上下来是师生共同写的这么美的一篇散文,那孩子就很开心。

所以我对美育的很多认识是有几十年的。如果两节课语文上完,学生讲:“唉呦,真开心啊,是艺术享受啊!”这就是对我作为教师的最高的奖赏。

所以我在想,我这种思想的形成,就是解决学生的内心世界诉求,破除他成长过程中的障碍。

再比如说,在上世纪90年代书店里卖的书,最多的就是《一课一练》。因此在一次市委召开的座谈会中,我就讲,我们的教育方针是育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我们现在这样一个机械操练是育分不育人、求学不读书。我在《人民日报》写的文章是《标准化试题,把语文教学引入了死胡同》,当时争议很大,我也受到很大的压力,但我觉得教育的本质是育人,而绝对不是分,育分不育人、求学不读书是不行的。

因此我就提出我们的教育要立民族精神之根、树爱国主义之魂,所以我的一些想法不是我自己的主观的臆断,空穴来风,它是现实攻坚克难的需要。

我很清楚,在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如果文盲半文盲充斥是没有办法建设社会主义的,我就有这样一个信念,教育要彰显孩子的优良品性。教育要做什么?要为新中国培养我们的后代,因此我们才要德智融合。

我们上课是不能失魂落魄的,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一定要懂得做人的准则,立德树人立什么?立大德,立公德,育我们新中国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要将我的思想创造性地的转化,一定要有中国立场、世界视野、时代命题。思想是不能凝固的、认识是不能固化的,如果凝固了固化了,用这样的思想,怎么能够从事鲜活的育人事业呢?

所以我一直是以学习为重,一定要学习,不仅是要了解国情、了解教情、了解区情,而且要不断反省。学习不是空对空,是照镜子。我的哪些认知是对的、哪些是不对的,哪些事我认识得还不到位、很浅薄的,就需要我提升。还有就是要突围,什么叫突围?是超越自己,突破习惯性的思维、习惯性的做法,因为现实的社会、现实的教学任务比纸上写的、教材上的不知要复杂多少、丰富多少。因此,我们要脚踏实地、认认真真地学习。

我想,我的教育思想面对新时代,已经有很多不适应了,我们要创造性地转化、创新型地发展,从当中吸收有益的元素、有益的思想,作为深层的思想依据,在新时代杨浦区的教情下,再加以发展创造。

如果这个三年行动计划根据杨浦区的区情、教情、学情能够有所突破、取得成绩,我这个鲐背之年的老教师会欣喜万分,我活着还有那么一丁点的作用。

讲的不对,请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责任编辑:陆芸

优秀班主任的成长秘籍,请点击关注

优秀班主任的成长秘籍,请点击关注

新闻网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