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现经济学家陈彪如的教育情怀,华东师大学生党员以微展览向大师致敬

来源:上海教育新闻网

作者:刘时玉

时间:2020-12-09 13:09:36


如何让更多的师大学子走进大师,了解学科发展史?正值中国国际金融学科创始人陈彪如先生诞辰110周年之际,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经管书院)党委的多个学生党支部联合策划筹备了“笃学为国:经济学家陈彪如的教育情怀”微展览。

image.png

image.png

学史明志,他们这样致敬大师

陈彪如先生的学术秘书周洁卿教授说:“华师大经济系刚成立的时候面临教师和教材缺乏的困境,但时任系主任的陈老先生一直强调:我们培养学生绝不能因为没有人才、没有教材就随便给学生上课,耽误学生发展。陈彪如先生不仅利用自身影响力广纳教学人才,从人民银行请来周祥生先生为学生教授金融方面的实务知识,还制定学科培养方案、设定课程和编写教材,全力以赴培养人才。

展览按少年时代、革命青年、负笈西学、学成归国的脉络梳理了陈彪如先生的生平事迹。虽是微展览,但展品图文并茂,呈现了陈彪如先生在开创中国现代西方经济学研究先河、创立中国国际金融学科体系和服务国家改革实践等方面的部分成就。

展览中展出了陈彪如先生的工作生活照,荣誉奖状、社会职务聘书、重要书信题词等。其中,有一张证书为1992年“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获奖成果为《人民币汇率研究》一书。这是陈彪如先生带领世界经济研究室就汇率问题开展专题研究,结合国际汇率制度的演变和各国汇率制度改革的经验,提出改革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具体建议,相关工作为发展对外经济贸易,避免汇率风险提供了决策依据。

除了陈列部分较为珍贵的版本图书,陈彪如先生编著、译著、主编的书籍、刊物、教材等二十余本都为开架展览,供师生翻阅。其中,《国际金融概论》一书为陈彪如先生受国家教委委托编写的教材,该书荣获全国高校金融类优秀教材一等奖、国家级优秀教材奖,两年内四次重印,直至今日仍作为国际金融学科的经典教材使用。

1984年12月,74岁的陈彪如教授终于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员。他总是谦虚地说:“我是一个平凡的人,过了平凡的一生。”而本次展览讲解志愿者均为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除了背诵讲解稿外,他们反复试讲力求达到最好效果。在试讲过程中志愿者们还常有新发现,在一张会议照片中,他们惊喜地发现了连平、潘英丽、黄泽民等老师们的身影。

该校本科生党员王雪怡表示,此次微展览中的每一张照片、每一段文字、每一件展品都经过了精心挑选与编排,希望能够给同学们带来难忘的观展体验,了解金融学科发展史,更热爱所学专业和学校。

image.png

知史奋进,观展师生备受感染

不少前来观展的师生在留言本中留下感想:“传承大师精神,担负时代使命”“致敬彪如先生,尽己所能为学科建设添砖加瓦”。

本科生党员杨侯博观展后表示,作为新时代青年学子,要沿着陈彪如先生开创的道路前行,脚踏实地,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相结合,助力“中国梦”的实现。策展指导老师王旭表示,通过本次与学生团队携手完成展览准备工作,真正较为全面地了解了陈老先生的生平经历和学术成就。

经济与管理学部(经管书院)党委书记岳华分享了与陈彪如先生共事的经历。“1993年我留校工作,当时陈老先生年事已高,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认真清点党费的场景。”陈彪如先生在1984年以74岁高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一生对党忠诚,担当自律,始终坚持“为祖国富强而奋斗终生”。岳华说:“其实,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陈彪如先生就提出了规划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设想。今天,我们很荣幸都能够参与到这项伟大的建设中。”

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朱民在观展后指出,陈彪如先生有着深厚的家国情怀,爱国主义信念贯穿其一生,他从年轻时就开始思索如何能够解决中国经济问题,立志于通过学术研究服务国家发展建设。本次微展览也为师大学子提供了一堂形式新颖、内容丰富、讲解生动的思政课程,让学生感受先辈大师心怀国家、忠于事业、严谨治学的可贵精神,进而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爱校情怀。希望每一位师大学子能够弘扬大师精神,做有家国情怀、有社会责任、有创新思维、有实践能力的时代新人。

据悉,华东师范大学将于明年迎来建校70周年。经济与管理学部(经管书院)党委将于70周年校庆之际建成“陈彪如学术成就陈列室”、出版彪如全集、录制专题纪录片,系统回顾陈彪如先生的学术成就,梳理金融学科发展史,推动学科建设。

记者 刘时玉

责任编辑:刘时玉

优秀班主任的成长秘籍,请点击关注

优秀班主任的成长秘籍,请点击关注

新闻网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