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戏剧艺术走进中小学校园,中小学戏剧艺术教育高峰论坛在沪举行

来源:第一教育

作者: 曹轶姗

时间:2020-10-26 15:51:14

      如何让戏剧课程走进中小学校园?

      如何让每位学生都能在艺术中找到自我?

      如何让学生在美育中收获自信?

近日,一场以“‘五育并举’视域下的中小学戏剧艺术教育”为主题的“少年美,中国美”——中小学戏剧艺术教育高峰论坛,在上海戏剧学院附属高级中学举行。

此次论坛的举办,也是为积极响应近日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要求,努力达成新时代背景下“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的美育目标,多位业内人士在论坛上提出,戏剧教育可以更好地理解、认识包括自己在内的大千世界,让每个孩子学会创造美。

让戏剧艺术走进中小学校园

论坛上,与会嘉宾分别从不同角度围绕“戏剧教育”做了主旨报告。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上海教育学会会长尹后庆在题为《戏剧教育与学生核心素养》的主旨报告中,探讨戏剧教育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特殊价值,在他看来:“艺术的创造是创造者心灵的写照,艺术可以提升品格、培养气质、优化审美。未来的社会将是通过创意、创新、创造来进行驱动发展的,未来所需要的人才要能打破传统的藩篱,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而艺术则是最能催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

让戏剧艺术走进校园,静安区成立校园戏剧教育联盟,静安区教育局局长陈宇卿做了《打造校园戏剧教育品牌,探索区域美育新途径》的主旨报告,他说,校园戏剧教育联盟集戏剧创造、戏剧教育、戏剧传播、戏剧普及四位一体,推进校园戏剧教育研究与普及,促进静安校园戏剧之发展,提升校园戏剧整体水平。

上海戏剧学院附属高级中学校长肖英在“‘全息剧场’场域下戏剧特色高中育人模式的探索的主旨报告中说,戏剧特色课程打破了固有的“课堂”概念,在“全息剧场”的育人场域中呈现出多样化形式,既有教师指导、参与的专业课程、拓展课程,也有学生自主开展的社团活动、校园实践项目等。

让学生在艺术中找到自我

“我的灵魂是属于舞台的,或许我一直都把它藏起来,我的血液里还是窜动着那样的因子,让我觉得已经依赖上了舞台上的那种感觉。”这是北京十一学校一位学生在校《雷雨》话剧展演中饰演繁漪后的感悟,该校艺术学科主任王晓霞老师在“搭建平台,让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在艺术中找到自我”的主旨演讲中说,通过开设综合艺术课程,帮助学生不仅可以获得特定的艺术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得到较为全面的审美能力培养,并加深对艺术的理解力。

北京十一学校经过多年实践后,在综合艺术课程中打破年级排课界限,一个教学班由初高中不同学段、不同年龄的学生共同组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从课程模块中选择学习。王晓霞老师特意举了一个例子——一位个子小小、性格内向的女生,在戏剧课程中与同学搭档,成功饰演了大胆泼辣的角色,成为一个在镜头前放肆欢笑的女孩子。戏剧课让越来越多的学生唤醒了自我,成为更好的自己。

同样打破界限的还有上海中学,学校艺术教研组组长、特级教师陈向蕊说,上海中学的戏剧社团将本部与国际部共融,通过各类实用课程发展学生在艺术方面的技能,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文化意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艺术和文化修养。“开设戏剧课程最初是国际部学生家长提出的需求,而我们发现国际部的学生在学科成绩不占优势的情况下,仍旧能够被美国前排名20的学校录取,这其中与学生认识自我、展示自我的能力不无关系。”上海中学戏剧社如今是校五星社团,受到学生的喜爱。

苏州市第六中学是一所以艺术为特色的高级中学,校长朱文学说,戏剧对学生的成长有奠基性作用,通过扮演他人,放下个人中心观念,更好地与他人共情,理解并尊敬他人;通过和同伴及观众共事,培养团结协作精神;通过剧目排练,培养讨论和倾听的意识,“可以让学生以更开放的方式拥抱世界”

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的语文老师杨黎兰坚持10年做剧场课程,作为创新课程“教育剧场”实践者,她说:“新进高中时,学生的自我介绍往往流于程式,能不能打破边界,用文学、戏剧的方式让自述更有创意?我们的剧场课第一单元活动就是脑、手、身体并用的微型诗剧《我的自白诗》,让学生自己写一首小诗,用一个意象来呈现内心真实的自己,小组成员彼此配合,大家共同演绎小小的自白诗。”10年间,教育剧场逐步从初高中年级的特色课程到普及课程,再到社团课,目前已经是高一年级的必修课。

让学生在美育中收获自信

上海戏剧学院附属高级中学的学生还将德国著名儿童文学绘本《奥菲利娅的影子剧院》搬上舞台。除导演外,40分钟剧目中,台前幕后45名演职人员全部都由学生担任,演员、导演助理、舞台监督、灯光设计、道具制作、音效剪辑、文案宣传、摄影摄像等工作岗位向全校学生开放,不少非专业班学生也加入进来。

上戏附中的学生当天还首演了原创音乐剧《守候》,以疫情中一对医生家庭母女的情感与心路历程变化,展现医务人员在疫情之下的选择与大爱。这部剧本是普通班学生疫情期间的音乐课的小组作业,创编成剧后学校也打破了专业壁垒,由普通班和专业班的学生共同完成,普通班的学生朱钦楠还担任了导演助理。

而从《奥菲利亚的影子剧院》里的多个角色,到《守候》中的主角依依,学生段舒扬在暑假的排练中,随着角色的转换磨练自己。“依依的性格与段舒扬的性格差距较大,再加上之前参加《奥菲利亚的影子剧院》的排练,她很难进入状态,而由高二年级的学生出演有年龄跨度的角色本身就有一定难度,但她今天的表现非常好,将依依对支援武汉的母亲的关怀、不舍、担忧以及疫情后再见母亲的喜悦都演绎出来了。”段舒扬说,这次演出也坚定了她的专业道路,对自己充满信心。

《蒙娃遇上古学堂》是上海戏剧学院闵行附属学校每个五年级毕业生都要参演的“穿越”大戏,学生演员们身穿定制的古装戏服,演绎起孔子、韩信等历史人物,丝毫看不出怯场,伴随着专业的舞美音效,那一举手、一投足,满满都是戏。校长杨慧琳说,上戏附校的孩子通过日常的戏剧教育课,初步了解了舞台和表演的概念,树立起了自信和表现自我的勇气。

在论坛中,北虹高级中学的韵剧《故乡》、延安初级中学的话剧《屈原》、静安区闸北第二中心小学的英语话剧《绿野仙踪》也进行了展演。与会专家认为,通过排练、演出,学生的语言表达、团队合作、思考想象、创新思维以及社交等能力都得到了提升。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教委原副主任张民生说,《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的印发,让艺术教育受到了更多关注。戏剧作为教学类型、教育方式,既是综合性跨学科学习,也是项目化学习,与现在倡导的诸多改革与戏剧相关,认清戏剧的学科育人价值,戏剧课程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图片由上海戏剧学院附属高级中学提供


责任编辑:陆芸
新闻网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