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届工博会来了!最新科研成果彰显高校科创实力

来源:上海教育新闻网

作者:王蕴玮

时间:2020-09-15 19:21:54

9月15日,第22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正式开幕!

本届工博会以“智能、互联——赋能产业新发展”为主题,作为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首个国家级工业展会,本届工博会采用“线下为主、线上为辅”的模式进行展览。

本届工博会的高校展区占地面积8062平方米,有49所沪外高校、17所上海高校及3所国外高校参展。本次展览中,高校展区首次推出云展览活动,采用3D建模搭建展台、展示展品,并录入与线下展示同步的各类信息,展示高校的亮点项目和重点推介项目。

今年的展览中,上海高校有哪些最新的科研成果值得关注?从实验室科研到产品的开发、推广,这些科技产品的背后,高校为了推动科技创新又做了哪些工作?

image.png

 线上线下联动 全方位展示最新成果

本届展会参展高校包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知名学府。

高校展区共有31个高校独立特装展位,并设置创新创业展区、高校防疫科技展区、高校集中展示区和静安区青少年科创教育联盟展区。各高校将展出创新成果708项,展品涵盖抗疫攻关、工业自动化、重大先进装备、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系统、机器人、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医疗器械、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环保、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此外高校展区还设置了主会场区和项目路演区等,并首次推出云展览和云展示。

image.png


高校防疫科技展区组织了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南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全国29所高校的49个项目参展,突出展示来自高校的防疫科技。

高校创新创业展区共计展出80个项目,突出展示高校教师、学生创新创业的成果和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中脱颖而出的获奖作品,全方位、深层次、多角度地展示高校在切实推动双创教育实践中取得的成果。

image.png

高校展区将加强与长三角科技经济管理部门联动,组织专业观众到展区参观洽谈,并安排全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研讨会、创智汇系列路演、产学研合作签约等重大活动。

高校展区的云展览采用3D建模搭建展台、展示展品,同时,展览将通过视频、微信公众号、工博会线上平台等推出“云参观”活动,使观众可以“足不进沪”参观高校展区,深入了解高校的参展项目,并在线上进行互动、洽谈。

image.png

覆盖各个领域  用新技术回应新问题

防疫工作开始后,各高校都发挥科研优势开展攻坚并为疫情防控工作作出大量贡献,本届工博会,除了医疗、环保、新能源、自动化等方面的展品,许多上海高校都带来了疫情期间的最新成果。

疫情初期,防护服成为了抗疫急需的重点物资,这种情况下,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东华大学)启动了攻关防护服应急专项。中国科学院院士朱美芳团队青年教师相恒学副教授迅速与企业合作,通过瞬时释压纺丝成形设备,开发出高阻隔、高耐磨、高透湿安全防护材料,其耐撕裂性能为普通防护服面料的2至3倍。

image.png

防护服

在此基础上,团队研发出集高防护性、服用舒适性和持久耐用性于一身的优质有限次使用防护服,经钴60辐照杀菌后可重复使用,部分物化指标甚至超过了国外公司的同类产品。

环保相关的新技术方面,复旦大学带来了针对空气生物毒性的检测设备。

生活中,我们常以PM2.5指数作为判断空气质量的主要指标,但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陈建民表示,对于空气的生物毒性来说,这个指数的参考价值很有限,“即便两座城市的PM2.5值相同,空气对人体的毒性也可能是天壤之别”。

image.png

联用仪

为了快速、精准判断空气的生物毒性,陈建民团队研发了人工智能化多功能气溶胶浓度富集系统与大气颗粒物毒性检测联用仪。这台设备由PM2.5采集与溶出液制备模块、化学成分分析、毒性检测模块三大模块构成,可以实现30分钟内对大气颗粒物生物毒性的在线实时智能播报,对于今后的大气环境监测和健康效应评价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上海海事大学安博文教授科研团队牵头研发的无人机“嗅探”技术,通过无人机携带传感器,飞入到船舶所排放的烟雾中,对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进行检测,从而实现对船舶尾气排放的监控。

经过产品迭代,机载“嗅探”船舶尾气监测系统能够搭载在无人机上对船舶尾气进行监测,基于传统的“硫碳比”方法,在结合大数据对比结果的基础上,高效、快速、准确的估算出船舶燃油硫含量。该监测系统也能够安装在码头、大桥、巡逻艇等位置对船舶尾气进行24小时连续监测,自动识别燃油违规船舶,为船舶排放控制区的海事执法提供高效、准确的筛选服务,显著提高海事执法效率。

医疗器械方面,当前的医疗检测技术中,B超技术可以通过密度和弹性变化确定病灶整体位置和构成形状,但不能精准判断病灶的类型等。病理活检可以反映取样部位内部细胞的形态结构和部分化学成分分布等信息,但大多是有创伤地获取样品,较难实现对可疑病灶的动态监测,在肿瘤的检测中很难对病情变化展开实时跟踪、动态评估。

image.png

诊断系统主机 

针对这个问题,同济大学程茜教授带领团队研发了“多模态光声分子成像和肿瘤诊断系统”,采用超声、光声和光声谱三种生物识别技术,对肿瘤展开探寻、识别和判断。根据监测回声的延迟时间、强弱规律等,系统可以获得各个脏器的大小、距离和现状等信息,进而发现身体里的血红蛋白、胶原蛋白、脂质等大分子的可疑变化,为医生提供临床判断的依据。

无人车并不是新鲜的概念,但目前为止,不论是无人驾驶机动车还是工厂物流搬运车,多数无人车的定位导航是基于城市道路、停车库等结构化的场景,有标准的车道线、详细的道路指示信息。如果到了非结构化的场景中,比如野外的荒地、山坡等,这些无人车很难“自力更生”。

华东理工大学机动学院易建军教授团队研发的“适应于未知环境探测的智能无人系统”则能帮助无人车应对未知的环境。装备上这套系统,无人小车可以熟练流畅地克服路障到达指定的目的地。如果再搭载上外部环境测量传感器(例如土壤成分分析仪、温湿度测量仪等)、小型机械臂以及各类采样取样装置,无人小车还可以完成更加丰富而复杂的任务,包括未知环境探测、环境采样、应急救援与危险物品拆除等。

创新体制机制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高校展区的成果和产品体现各高校在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引领和服务行业企业等方面的能力不断提升,也反映了高校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指引下,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取得的成绩。经过几年探索,不少高校都在结合自身特色的发展中总结了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经验。

复旦大学始终积极推进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围绕科技力量的培育发展做工作,推动学校的创新策源能力提升,并从不同方面实现赋能产业。

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复旦大学几年前通过了《复旦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规范了学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程序,明确了科技成果转化净收益的分配比例,以政策激励科研人员创新、为产业发展的种子培育松土。

学校还根据自身特色创立双基地模式,通过发挥学校学科、人才和组织优势,整合地方研发、科技政策和产业资源,着力开展基础应用研究,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迄今,复旦已建立逾十所地方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与地方政府、产业企业形成良性互动,提升地方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并为地方产业发展引流施肥。

上海交通大学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不断探索产学研用合作新模式,拓展、深化与各省市以及大型企业集团的科技合作,打造了许多学校赋能产业发展的标杆示范项目。

学校把“与行业龙头单位全面战略合作”作为“双一流”建设的重要抓手,形成了“项目-基地-人才”三位一体协同发展产学研用创新之路,并探索“互联网+”合作新模式、建设“上海交通大学科技合作平台”,实现科技与产业结合、研发与需求结合、技术与资本结合,有力提升成果转化与服务经济的能力。

同时,学校深化校地合作,与江苏、海南等多省、市、区政府科技主管部门及企业家对接洽谈,助推学校产学研工作服务地方经济。

同济大学现有17个国家级科研基地,已建成一批重大科研实验平台。目前,学校已经形成了城市建设、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高端制造、环境保护五大板块科技成果转化优势,紧密联系工程实践的技术需求和基础研究的溢出效应,积极为国家和地方社会建设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开展知识产权运用,环同济实现了从“同济建筑设计产业带”到“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和“国家火炬计划环同济研发设计服务特色产业基地”的跨越,创造了“市场驱动、学科支撑、企业主体、政府引导”的产业发展新模式。学校以多学科建设带动产业升级多元化发展,重点发展创意与设计产业、国际工程咨询服务业、新能源新材料与环保科技、人工智能以及区块链等产业,构建环同济创新创业创造生态系统。

上海大学着力提升产业层次和技术水平,在一些重要领域,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加速自主技术成果产业化,赋能产业新发展。

首先是突破基础学科理论研究。学校高性能工模具钢项目专利技术作价评估3000万元,打破了发达国家对我国高性能工模具钢的技术封锁,有望带动我国工模具钢上下游产业链转型升级。

其次是创新区校合作模式。学校在2019年整合智能制造、机器人、无人艇等多个学科技术与上海临港、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组建上海海洋高端装备功能型平台,成为上海市“四梁八柱”研发与转化功能性平台之一。

第三是深化校企合作质量。VOCs治理是上海市“十三五”规划建设的重要课题,上海大学近年来不断深入钻研VOCs治理关键材料与工程应用技术,并与中船九院合作开展VOCs治理改造项目,有效防治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服务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

image.png


责任编辑:王蕴玮
新闻网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