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小囡最缺什么劳动技能?专家:新劳动教育不仅仅是体力劳动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马丹

时间:2020-09-04 20:53:08

孩子“不知蔬菜被烹饪前是什么样子”;“家长不在身边,煮面、炒饭不知如何下手。”现在孩子最缺的劳动技能究竟是什么?开学伊始,上海市建青实验学校的“劳动大调查”显示,物质生活丰富的社会大背景下,孩子要获得劳动技能的实践机会并不多,而家长的“包办”也让孩子缺失劳动主动性,没有培养起劳动的习惯。

“时代发展、科技进步带来了生活便利,但并不意味着孩子就能‘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建青实验学校小学部主任颜洁说,新劳动教育不仅仅是体力劳动,也需要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相互结合。

年龄越小越爱劳动

开学前,上海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要求大中小学、幼儿园加强劳动教育,劳动实践情况还将纳入综合素质评价,然而,孩子究竟缺失哪块劳动技能,并没有一个参考依据。因此,建青实验学校在小学部展开了一项“小学生劳动素养调查问卷”,近200位家长接受了调查。在对“您认为现在的孩子在劳动技能方面欠缺些什么”(开放题)一题的统计分析中发现,小学阶段,年龄越小越爱劳动。调查显示,一年级的孩子受限于身心发展,劳动技能水平普遍较弱;到了二年级,有15.6%的家长认为孩子“不缺乏劳动技能”,生活自理能力不错;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劳动能力”逐渐“退化”,三年级起“会劳动爱劳动”的孩子比例下降到8%,而且普遍缺乏“独立性”“主动性”和“耐性”。

出于安全考虑而“不能放手”、因为学业压力而“没时间”,成为了阻碍孩子劳动习惯培养的“拦路虎”。颜洁说,洗碗机、洗衣机、吸尘器等生活家电让人的生活变得更方便,劳动技能的方式也发生了转变,年龄越小的孩子对这些“新型家务活”是好奇的,但不少家长考虑到涉及电和火,不太放手让孩子独立操作,久而久之孩子就失去了劳动的“兴趣”;另一方面,家庭经济条件的提升,学校和家庭中保洁员、家政员越来越普遍,许多扫除类家务甚至都不需要家长动手,孩子参与劳动的机会就更少了。

智慧赋能传统劳动

“一方面,劳动教育不是单靠一个活动,应该延续到平时的生活细节中,未来将通过家校共育,让孩子养成自理的习惯,比如,整理桌肚、书包,收拾自己的被褥等。另一方面,创新教育也应该赋能未来的劳动教育,孩子们应该在不同的体验中,开启创造未来的想象。”颜洁说,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开启了全新的劳动方式、劳动关系。“从古至今,许多小发明、小创造,其实都是源于劳动生产过程中改变生活的思考。”早在几年前,建青就联动传统的教室及实验室,构建了艺术学习空间、科创学习空间、传媒语言空间、生灵之境空间、AR/VR安全体验空间等八大空间,同时积极引入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学生成长。

“劳动教育,不仅仅是‘让学生出出汗’。”在普陀区中远实验学校,许多课程正在鼓励学生体验“智能劳动”,比如,鼓励学生通过编程来做个“智能垃圾桶”,只需要站在桶前说一句“香蕉皮,扔哪里”,相对应的湿垃圾桶盖子就会缓缓打开。“这样的创造,学生不仅需要掌握编程,还得结合家庭中的劳动经验。”


责任编辑:陆芸
新闻网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