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位上海交大70后校友,8年发35000条微博做“抗战直播”:“我们不是在运营一个帐号,而是在致敬先辈”

来源:文汇网

作者:姜澎

时间:2020-09-04 14:24:09

20200903.jpeg


过去8年,三位上海交通大学的70后,坚持每天发微博,为网友们做“抗战直播”。

昨天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纪念日,微博“抗战直播”发出“抗战胜利后”的一条微博:“八年以前,我们选择以‘直播’的方式致敬伟大抗战中的先辈,今天,我们兑现了自己的承诺。然而我们的骄傲仅止于此,因为先辈的崇高无需我们致敬,他们已化为巍巍神明。每次念及他们的名字,眼中的泪水和喉头的哽咽都可以证明这种神圣的感觉,也在提醒我们,人何以为人,中国人何以为中国人……”时光回拨8年,从2012年7月7日开始,这三位博主在微博“抗战直播”上,每天对照历史,播报当天的“战况”及当时国内其他大事。从2012年7月7日至今,持续八年的“抗战直播”画下句号,总计发出微博35000条。“八年的‘抗战直播’宣告结束。一切荣耀归于75年前抗击外敌日寇入侵,为了维护中华民族独立而进行不屈抗争的民族英雄和先烈们。”最后一条微博这样写道。

姜涛,微博“抗战直播”三位博主之一。昨晚,当记者连线这位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管学院毕业的理工男时,他的语气很平静:“我们不是在运营一个帐号,八年播报改变了我们对这段历史的看法,让我们重新认识我们中华民族。”

微信图片_20200904073857.jpg


       8年里的每一天,都经历着“时空交错的感觉”

半个多月前,8月15日,微博“抗战直播”在清晨5点30分发出了当天的第一条微博,只有四个字:日本投降!配图是一张1945年8月15日的《大公报》头版照片,上面的大标题“日本投降矣!”几个字特别醒目。当天,这条微博一度冲上热搜,迄今超过11万人点赞。

20200904.jpeg


“直到这一天前,我都没有想到有那么多人关注这个日子。”姜涛说,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也是这三个直播者最激动的时刻之一。

回忆过去8年,让人激动的时刻太多。同样担任博主的席康说,强烈的代入感让他们每一天都有时空交错的感觉。

原来,微博上播报的不仅仅是战事,还有当时每天民众的生活,甚至连报纸上的天气、物价也都会进行播报。比如,今年8月30日播报的,就是1945年8月30日报纸上刊登的川西暴雨成灾,“田禾没顶”“东门城墙倒塌”……“仿佛穿越时空,亲身经历自己同胞和前辈曾经的日子。”席康说。

不过,强烈的代入感,也一度让最初有五六位成员的微博团队经历了成员的退出。其中一位成员就是在做到南京大屠杀时,因为无法承受心理上的冲击,选择了退出。

微信图片_20200904073909.jpg


用姜涛的说法,最后留下来的三个人,可能是因为“够理性”。

三位博主,各有分工。姜涛和另一位博主钱寅浩负责这八年来每一天报纸等史实的更新、播报,而席康是军事爱好者,所以负责所有的武器装备播报,每一次战役中各方用的武器,播报时都细致到型号。

不过,即便理性如姜涛,在做到1943年开罗会议时,也一度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因为“实在太激动”。

“中国对租界恢复主权,从当时的报纸上可以看到,老百姓都上街游行了,庆祝自己摆脱屈辱。”姜涛当时的心情是感同身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绝对不忘记那些有租界的耻辱日子。”

       在与历史对话的过程中,感受坚韧不屈的精神

“之所以坚持做这件事,是因为在直播的进程中,我清晰感受到了支撑我们这个民族持续前行的精神力量。我想将感染我的这种精神力量,传递给更多的人。”昨天,姜涛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说。

坚持8年做“抗战直播”,几位微博博主对这段历史的看法,也多多少少有所改变。

姜涛本是一名古代史的爱好者,过去并不太关注近现代史,因为“近现代史里太多屈辱,有什么能够超越屈辱呢?”但是,让姜涛没有想到的是,自己在做完了这场为期8年的播报后,会对近现代史的看法有巨大的改变。

微信图片_20200904073914.jpg


在昨天发出的微博里,他写下六个字:坚韧、思考、宽容。因为,这8年的播报让他重新思考这段历史,重新思考一些重要的问题。比如,中华民族的使命究竟是什么?是什么支撑着中华民族在与日本开战后能坚持到底,并浴火重生?

他说:“答案可能就是这六个字。”

在这为期8年的播报中,他无数次感受到了,“中华民族天生有一种‘天下国家’的胸怀与使命,骨子里有一种坚韧不屈的精神。”

席康因为研究武器,所以了解到当时的飞行员中有三分之二是归国华侨,其中有一些华侨是在海外侨居的二代甚至三代,他们此前从来没有到过中国,但却在中国有难时毅然选择了回国、加入飞行员队伍。此外,当时的大量机械师也是华侨。

“有一位华侨回来当飞行员,几次死里逃生,后来回到美国重新当上邮递员,过完平凡的一生,死后才为人所知。”席康说,身在和平年代,也许我们很难想象这些,但历史告诉我们,“中华儿女不管在世界上的哪个地方,只要祖国有难,一定会第一时间赶回。”

真相可以让人更接近真理、唤起记忆

在网上,不少网友盛赞微博“抗战直播”是在做“真历史研究”。对此,钱寅浩坦言,在这8年时间中,有时为了验证一条史实是否准确,团队经常需要参考多种文献,进行交叉印证。“真相可以让人更接近真理,真相也会适度唤起记忆,让那段国家伤痛所蕴含的意义不被遗忘。”

连续八年的播报,也让微博“抗战直播”攒下了一个朋友圈。每一条微博下面,网友都有评论。姜涛直言,“以前不知道,原来有那么多历史爱好者。”

2013年7月7日,“直播抗战”发布一周年时,姜涛曾在微博上解释直播的缘由:“直播抗战并非为了鼓动仇恨等负面的情绪,而是想适度唤起遗忘。当我们时刻牢记祖辈们承受的苦难、恐惧和屈辱时,当我们体味祖辈们是如何浴血奋战、视死如归时,相信我们对于现实将有更加成熟和理性的思考。”

在他看来,过去8年发出的35000条微博,每一条单独看其实都很普通,但是35000条微博串联起了一个时代,“可以说,每个人的命运都在其中”。

随着八年播报的结束,姜涛坦言,自己曾经一度想把微博捐出去。在姜涛眼中,历史学者沉淀了大量史料,也掌握科学研究方法,但是严肃的历史研究和普通人之间有着高高的藩篱。“我的工作需要和学者打交道。但在很多时候,历史学者和大多数学者一样,写论文更在乎同行的看法,而不太考虑普通人是否看得懂,不太关注现实中的传播。”

目前,姜涛仍在思考微博的未来。


责任编辑:陆芸
新闻网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