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三所知名大学副校长是中学同学,如今他们同回母校探讨如何培养学生

来源:文汇网

作者:姜澎

时间:2020-06-28 09:52:51

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同济大学的副校长曾经是同一所中学的同学,其中两位还是同班同学。26日,他们都回到了中学母校复旦大学附属中学,参加《创新·融合·强基——新时代教育的使命》论坛,讨论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

他们是复旦大学副校长徐雷、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徐学敏和同济大学副校长雷星晖。徐雷和雷星晖都分管本科生教学和招生,徐学敏一度也是分管本科生教学和招生的副校长。

三位学者笑言,要共同把优秀学生的基数做大,如果三所高校因为争夺优秀学生而相持不下的话,那么就请母校校长吴坚当调解员。

三所高校在招生时学生几乎是千里挑一,而在中考时,复旦附中同样也是热门报考的高中,如何实现中学和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的一贯性,共同面向未来30年培养人才,这是包括三位大学校长在内的所有参会嘉宾当天在现场最关注的问题。

追捧在线教育热潮的同时,我们该回顾教育的初心

今年的疫情,让大学和中学都同时开启了在线教育。统计数据显示,全国1454所高校共103万名教师参与了疫情期的在线教育,而中小学也一下子就进入了在线教育。

在论坛上,这些校长们都是教育改革的积极推动者,他们一致认为,在线教育过后的学校课堂都会与疫情前的课堂大不相同。但是,好的教育应该是面对未来30年培养人才,是要培养30年后站在世界文明高地,并且能够为人类社会做贡献的人。那么,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教育?

徐雷认为,中学和大学更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坚守教育的初心。在线教育开启了教育的更多种可能,我们将可以预计到,恢复线下教学后,学生也将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学生从课堂听讲为主变成小组研讨为主,教师从传统知识传授变成了引导学生学习。并且教师开始重新思考课程与教学设计。

传统课堂,学生只能听老师讲,而学生学到的知识两周后就只剩下5%了,而经历过在线教育洗礼后的课堂将完全不同。

“技术不可能取代教师的教学活动,但是可以帮助教师进行高阶的教学活动。”徐雷称,因为教育中最重要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因为“教育是师生共同寻求真理,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可以互相帮助,互相促进。教育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一次包括人与人的互动在内的活动。”

复旦附中校长吴坚称,面向未来培养人才需要高水平的学校和高水平教师,而且教师不是要在课堂上更多地呈现知识,而是更多地关注呈现知识的方法,让学生体验知识、情感、价值观。提升老师专业技能的深度和广度,就能够体现学生培养的厚度和宽度。

每一位参加论坛校友都回忆起了中学时代对自己的影响。如今他们每天也都在与学生打交道,徐学敏给学生最中肯的建议就是——“在中学期间,一定要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因为要做一辈子的事情,必须是自己有兴趣的,这样才会愿意付出,学生对自己未来的规划不能是为了父母高兴,为了在亲戚中的面子,或者为了自己的虚荣,这样不可能走得远。”

她说:“高考时,我们是1000个挑一个,比美国藤校的竞争还要强,我们有这么好的资源,一定要培养出能够改变世界的人,你们就是我们的希望。”

面向未来的技术学院,培养的应该是具备扎实基础和知识迁移能力的创新人才

最近教育部发出征集令,鼓励高校建设未来技术学院。沪上高校也都纷纷开启了相关的讨论。面向30年后的未来技术学院究竟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该研究什么样的技术?校长们也各有看法。

徐学敏前两天参加了学校的讨论,学校所有校领导以及院士、学者在激烈讨论后达成的一致是“难以想象未来30年的技术,但可以确定的是我们面向未来30年培养的人才是具备终生学习能力的人”。

徐雷补上了一条,如果为未来30年做准备,能做的只有培养学生的可迁移能力,即便是现在,学生也并非学了什么就一辈子做同样的事。他回忆起20年前,自己还是青年教师时,在加州伯克利深造,当时的计算机系的教授教学生更多是数学,几乎不教语言,有学生去问为什么。教授的回答是“因为我们不培养只会用计算机语言编程的人,我们要培养的是创造编程语言的人”。

而在这些60后教授们的眼中,过去的可迁移能力就是所谓的“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创新不仅仅是技术创新,而是由基础科学的创新带来技术的创新,再带来产业市场、管理制度等各方面的创新。而人才培养的创新要跟上。雷星晖就透露,同济大学目前很多专业在做的是加强复合交叉,这也要求所有的学生和教师都要转变思维,但是,无论如何发展,基础扎实最重要。

但是现在,徐雷认为,除了学生扎实的基础、强大语言能力和沟通能力以外,最重要的还有问问题的能力,“这是需要从小培养的能力,因为会问问题就说明既有足够的知识,也有思考能力。”徐雷称:“希望我们的孩子过了几十年仍然是能够掌握自己命运的人,而要让他们具备这样的本领,最关键就是我们要培养学生问问题的能力”。

在论坛上,包括程天权、徐雷、徐学敏、雷星晖以及香港大学校长高级顾问何亦武、同济大学蒋凤瑛、新加坡管理大学张巍、香港大学上海办事处崔吉佳、复旦大学陈坚、徐琛等受聘为复旦附中校友会高等教育分会的校友导师。


责任编辑:陆芸
新闻网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