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环境卫生治理向师生健康管理转变,来看上海都有哪些创新举措

来源:上海市教委政务微信“上海教育”

时间:2020-06-24 10:16:36

“用过的水彩笔和水笔芯是干垃圾还是有害垃圾?”“擦嘴的纸巾是可回收物吗?”……6月23日,上海市黄浦区第一中心小学同学们在爱卫主题教育课“垃圾分一分 环境美十分”上你一言我一语,讨论热烈。这也是全国“新时代校园爱国卫生运动”启动仪式上海站活动现场的生动一幕。

校园里唱响健康儿歌

2分钟预备铃时间,走廊里响起同学们读健康儿歌的声音:“体育课,热烘烘。脱口罩,不拥挤。静静心,喝口水。勤锻炼,身体棒。”据介绍,这是黄浦区第一中心小学同学们在老师的组织下,一同编写的健康儿歌。复学后防疫要求很多,编成儿歌就有趣了,同学们也都记得住了。

上海市黄浦区第一中心小学的同学们学唱健康儿歌

当前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同时也是夏季传染病的易发期和“四害”繁殖的高峰期,上海市教委积极动员各学校、各有关单位开展形式多样的爱国卫生运动,充分认识到当前工作的开展对于巩固新冠肺炎防控成果、加强夏秋季重点传染病防控的重要性。以爱国卫生运动为载体,以战“疫”故事为素材,以健康理念为先导,各级各类学校开展了丰富有效的主题活动,将健康教育融入育人全过程。

上海市黄浦区第一中心小学的爱卫主题教育课聚焦垃圾分类,弘扬健康理念和环保风尚

上海市黄浦区第一中小学的爱卫主题教育课专门设置游戏环节,同学们把写有垃圾名字的卡片放入DIY制作的迷你垃圾桶中

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上海市黄浦区第一中心小学近期一直在开展“我是爱卫小卫士——防疫有我爱卫同行”主题活动。学校重视进校防疫措施、班级防疫措施、午餐防疫措施的落实情况。学生每天都在进行已成为常态的防疫流程,如入校前先消毒和测温,进教室前复测体温和晨检,交作业时有无接触作业投放区,午餐时要消毒手和桌面,部分同学前往分餐教室就餐。学校强化预防优先,打造健康环境,除了四处可见的防疫宣传海报,校园还设置了随处可见的一米线等地贴标志,提示同学们保持距离不拥挤,各班教室安装了空气净化器,学校赠送给每位同学一个“爱心防疫包”。为提升师生对爱国卫生运动的认识,积极开展爱卫行动,学校专门制作了宣传卡通形象。 

上海市黄浦区第一中心小学的教室里设置了无接触作业投放区

在上海市黄浦区第一中心小学,班级卫生宣传角中张贴了许多同学们创作的战“疫”作品

上海市黄浦区第一中心小学为每个学生配备“爱心防疫包”,如何正确使用,也成为学生健康教育的重要一环

创新方式方法,大力开展健康知识普及,向青少年积极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上海教育部门一直为此不遗余力。除了加强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研训机制以外,上海连续多年举办健康教育主题活动,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为纲领,以“健康生活 幸福成长”为主题,每年吸引数十万青少年踊跃参与。

筑起爱卫运动的“青春长城”

近年来,上海在开展校园爱国卫生运动过程中,始终致力于从环境卫生治理向师生健康管理转变。譬如,上海充分挖掘“午餐”里的育人元素,积极推进“食育”工作。如今,“垃圾分类”“光盘行动”等已经成为上海校园的新时尚。

上海积极推进“食育”工作(资料图)

黄浦区第一中心小学校长张烨介绍说,学校定期开设健康教育课,开展爱卫活动,例如去年上海开始实行生活垃圾分类时,学校联系街道开设讲座指导垃圾分类技能,组织学生们开展垃圾分类绘画、儿歌编创等活动,并形成了《睛睛在行动——环保时尚行》汇编册,学生们还在志愿服务中将册子送往街道、社区,宣传垃圾分类。今年的主题活动中,学生们编创了系列健康儿歌,抗疫作品通过学校官微发布宣传。

上海市黄浦区第一中心小学的师生协作编写健康儿歌

上海市黄浦区第一中心小学组织学生创作“垃圾分类”童谣,倡导环保和健康文明新时尚

张烨认为,要推动校园爱国卫生运动从环境卫生治理向师生健康管理转变,必须加强师生爱卫意识,培养健康良好的习惯,提高公共卫生素养。学校今后会进一步加强疫情常态管理,做好卫生方面心理疏导,并继续探索将爱卫运动与防疫结合、与学生行为养成结合、与课程讲授结合。

新时代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必须坚持预防为主,创新方式方法。根据上海市委、市政府对常态化疫情防控整体部署,上海市教委坚持育人为本,认真落实每月“爱国卫生集中行动周”制度,加强监管管理,提高卫生管理水平,督促和部署各级、各类学校落实单位卫生清洁制度,以卫生防病为核心,把夏秋季卫生防病知识列为中小学校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学生参与爱国卫生运动的主动性和实效性,提升自我保护意识,筑起爱国卫生运动的“青春长城”。


责任编辑:陆芸
新闻网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