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攻坚,华理在行动④】走遍田间地头,他们为乡村振兴问诊把脉

来源:上海教育新闻网

作者:金寒草 卞慧

时间:2020-06-08 13:19:38

【“扶贫攻坚,华理在行动”系列报道之四】

酣畅的歌舞、热情的观众、欢快的气氛……寻甸县塘子街道钟灵社区小海新村的活动室里,华东理工大学社工专业的3名研究生王寒温、程雪华、魏玺昊和40位苗族村民办起了联欢会。这场学生与村民们自导自演的联欢会,既有苗汉双语合唱《我和我的祖国》,也有根据苗族故事改编的话剧。村民们沉浸其中,还把联欢会的视频发布到了“快手”上。

这是华理社会学院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实施的“新村·新民”计划,也是学院社会学学科在学校定点扶贫云南寻甸行动中的一个小小剪影。

田野调查为精准扶贫知根摸底

农村研究是华理社会学的重要传统,而田野调查是农村研究的必修课。自从华东理工大学定点扶贫云南省寻甸县以来,社会学院充分发挥社会学学科的专业优势,先后多次组织专业力量前往寻甸县开展田野调查,为帮扶项目的设计和实施摸底。聚焦美丽乡村建设,师生们非常希望用专业知识帮助寻甸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乡村文化,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为乡村振兴铸魂。

2018年7月,社会学院与寻甸县委县政府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社会学院社会建设与乡村振兴研究基地揭牌。2019年7月,学校在寻甸县召开了定点帮扶寻甸县乡村振兴研讨会,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乡村振兴战略智库中心揭牌,学院10位教师成为智库的专家。

宜居农房集中安置点怎么建设?红色资源扶贫项目如何运行?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发展如何推进?产业扶贫的情况怎么样?……自2017年开始,围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种种问题,曹锦清教授、何雪松教授等多次带队到寻甸开展实地调研,为寻甸的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梳理思路与行动框架。曹锦清教授还为寻甸县的主要干部作了题为“从精准扶贫到乡村振兴”的专题讲座。

微信图片_202006081030173.jpg


河口镇的双龙村行政村、鸡街镇的大海噶自然村……师生们走进村民家中,围着火盆唠家常,走到田间地头,看着庄稼聊收成,踏上讲台,给小学生上课。通过实地调研,他们梳理出当地的需求:一是不断强化政策供给,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二是满足村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积极回应“精神贫困”的问题;三是立足当地的资源禀赋,走高原特色农业发展之路。

针对这些需求,专家们提出了专业的政策建议。部分建议被2020年寻甸县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采纳。

精准服务给美丽乡村输血造血

“作为一个苗族人,我觉得很有必要了解我们民族的文化。这样,除了苗语,我还有很多可以证明自己是苗族人的东西。”小张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六年级男生。他和村里很多孩子一样,会说苗语,但不会写苗文。在小海新村的“小海学堂”,他听了苗族故事,看了苗族文化的视频,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小海学堂 (2).jpg

精准扶贫示范点小海新村是纯苗族村。因为原来居住的山后村是地质灾害隐患点,2017年通过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迁到了新址。村里建了33套安居房,共有117名居民。

2019年,社会学院的“振兴小组”在小海新村开展了“新村·新民”乡村振兴服务计划。其中一项主要内容就是开展社工干预行动,让易地搬迁的村民们尽快适应新村的生活,实现搬得出、稳得住的目标。

家里几口人?孩子上学吗?医保能报销多少比例?和在外打工的亲人多久能聚一次?有了困难会找谁?村长怎么选的?

社会学院的本科生、研究生们租村民的房子建起工作室——小海新村华理社工小站。摸清村里基本情况后,学生们行动起来——给村里编印村史,组建村民互助小组、环保小组,举办国庆联欢会、七夕暨立秋节游园会,组织妇女们跳广场舞,为孩子们辅导功课,建起“小海学堂”,讲述苗族故事,教唱歌和广播体操,还领着他们学习苗绣。

除了小海新村,“振兴小组”还在双龙村开展了社工服务,已累计服务1900多人次。

实现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乡村,最重要的力量是村民自己,社会工作服务的目的是帮助村民们提升“造血”能力。“在扶贫的过程中,我们要看到贫困人口自身的资源和潜力。社工通过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服务,能够唤醒贫困人口的主体意识,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凝聚力,从而为美好家园建设提供内生动力。与疾风骤雨式的物质帮扶相比,专业的社会工作服务需要‘慢工出细活 ’,久久为功,但它解决的是人发展的根本性问题。”社会学院教师马流辉表示。

未来,以“国情、实证、介入”为办学宗旨的社会学院,将继续发挥社会学学科的专业优势,瞄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重点领域,主动对接国家重大需求,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智慧和力量。

记者 金寒草 通讯员 卞慧


责任编辑:金寒草
新闻网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