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西部做“青椒”,华东理工大学女博士签约新疆石河子大学,投身科研+育人一线

来源:文汇网

作者:朱涵煜 储舒婷

时间:2020-06-04 11:29:34

微信图片_20200601131127_副本.jpg


“入学初识门庭,毕业非同学成。涉世或始今日,立身却在生平。”2020届博士生李萌,回顾在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的9年时光时感慨万千。毕业之际,她选择签约新疆石河子大学,成为一名高校“青椒”,满怀对科研和育人的热爱,回到西部、回到家乡。“我一直相信,最幸福的事就是把爱好变成职业,很幸运,我正在这条道路上前行。”对她来说,这不仅是“深思熟虑”后的目标坚定,也是不断思索后的“顺其自然”。

科研——初见即热爱

对李萌来说,科研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我所在的课题组是个和谐融洽、互帮互助的大家庭。”说到自己的科研团队,李萌感到很温暖。在她的课题团队中,实验的准确性和理论深度由负责模拟工作的“计算小分队”负责;实际需要优化的实验细节等由专业相近或互补的小伙伴们一起探索、讨论;而相对深奥的部分,还有经验丰富的指导老师和实验室同仁的一齐助力。

封面照_副本.jpg


读博期间的一些经历,也让李萌逐步坚定了成为一名高校教师的选择。博士一年级时,她曾协助导师尚亚卓教授指导4名本科生做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简称“大创”)。课题开展初期,她手把手地引导学弟学妹们如何查阅文献、使用仪器等。逐一了解每位组员后,“我会有针对性地给小组成员分配任务。比如,安排细心的组员负责复杂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让精通电脑的组员负责画图和图片处理。”结题时,该项目的等级被评定为“优秀”。得益于此,李萌深深体会到了做老师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而进一步让她坚定投身科研+育人信念的,正是她的导师尚亚卓教授——课题组全体学生心目中的“好导师”。

“什么是做科研?不能只是做科研中的一个环节。首先你要会从文献中提炼自己的想法,然后要培养自己设计、改进实验方案的能力,最后要学会总结,提升自己写科研论文的水平,逐渐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导师的谆谆教诲,让李萌逐渐对教书育人的工作产生敬意与兴趣,立志要以恩师为榜样,以自身力量去点燃薪火,照亮更多后辈的人生之路。

践行——脚踏实地明方向

“中国电机之父”钟兆琳先生,以花甲之年赴陕,满怀豪情带着学生在一片空地上建起电机实验室;陈学俊教授和夫人西迁前将上海价值不菲的房产捐出,扎根在西北大地,为一事、尽一生……这些西迁故事跨越时空,至今依然让人热血沸腾。

作为土生土长的新疆兵团人,李萌在求学伊始就立下了回家乡工作的志愿。对毕业渴望为家乡出一份力的她来说,石河子大学成为了不二之选。

新疆石河子大学与华东理工大学有着密切的合作和广泛的学术交流,作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其近年来也招揽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与教育资源,有着广阔的学术前景与良好的发展机遇。

“在这片沃土中,我会继续用热爱与担当,帮助更多学生实现自己的梦想!”未来的日子里,李萌希望尽己所能,继续自己热爱的事业。

值得高兴的是,当前越来越多的青年一代愿意深入乡镇基层,心怀理想,心系家国,投身于最需要他们的地方去。李萌也呼吁:“在学有所成之时,希望学弟学妹们能明确心中所爱、抓住时代机遇,将命运融入国家发展、时代进步的大潮洪流,在新征程上创造属于我们这代人的精彩。”




责任编辑:程媛媛
新闻网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