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有了“就业随申码”!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一网通办”推进就业服务工作

来源:上海教育新闻网

作者:刘时玉

时间:2020-05-22 16:16:08


为深入贯彻落实上海市委市政府相关精神指示,积极应对疫情影响下的毕业生就业问题,5月21日举行的“毕业生就业随申码”媒体交流会上传出消息,上海市大数据中心、学生事务中心发布的“毕业生就业随申码”,将通过一网通办服务,把“就业服务”和“就业管理”进行线上线下有机结合,推进上海毕业生的就业服务工作。据了解,用人单位通过张贴码,就可以发布招聘信息;毕业生只要凭借个人随申码,“扫一扫”就可以精准提交求职简历。如此一来,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招聘与求职双向选择渠道将更加畅通。

image.png

线上线下相结合实现信用认证,切实“便企利民”

据了解,“毕业生就业随申码”是与市大数据中心充分对接、共同合作的一项信息化应用。在确保数据安全的前提下,通过“毕业生就业一件事”一网通办服务,集合线下随申码应用场景,依托上海教育“一生一档”“一企一档”数据,提供“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等内容。在一网通办的求职中,毕业信息和岗位信息的发布都是经过审核的,随申码可“化身”为毕业生的身份认证码和求职简历码,经过隐私授权后可以被用人单位获取求职信息。

值得一提的是,“毕业生就业随申码”还实现了信用认证,降低了就业成本。它以“一生(学生)一档”“一企(用人单位)一档”为数据支撑,按照一数一源原则,归集现有毕业生学籍、资助、就业等学生事务数据和用人单位历年招聘录用、社保缴金等数据,并依靠市大数据中心相关公共数据资源,通过大数据分析,形成毕业生就业领域相关的个性化一网通办“学生主页”和“单位主页”。通过一网通办提供的市级毕业生就业求职和招聘发布平台,向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数据权威认证,提供可信的第三方数据评价和信用认证,可以有效降低求职应聘过程中双方互信成本。

据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实现“便企利民”的同时,“毕业生就业随申码”呈现出了“便捷、融合、实地、随时、不见面办”等五大特点。其一是便捷,毕业生通过随申办移动端扫码单位张贴码,立即可获得单位招聘信息,通过手机就能一网通办完成从求职应聘到网上签约的全流程,使求职“像网购一样方便”;其二是融合,19.3万应届毕业生和21318家用人单位发布的岗位,都通过一网通办和随申码联系在一起,真正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其三是实地,随申码将招聘信息与真实的生产经营场所联系起来,能基于位置信息提供更精准的服务;其四是随时,单位张贴码可以“365*24”提供就业信息,更能同步用人单位在本市各高校发布的招聘岗位,达到时效性和持续性的统一;其五是不见面办,通过“就业随申码”可以实现在疫情防控期间毕业生就业“融服务、一件事、零跑动、不见面”,方便学生、学校、用人单位办事,进一步降低病毒传播风险,助力打赢疫情防控战。

求职就业“一网通办”,创新学生事务服务管理模式

记者了解到,早在今年3月,市教委便充分发挥“就业一网通办”的优势上线“毕业生就业一件事”服务,在全国率先完成就业全程网络化。此次推出的“毕业生就业随申码”服务,是基于就业一网管理的基础上对线上线下就业服务的再次融合。

通过“线上就业”推进,上海将形成五大就业“优势”格局。一是全市毕业生就业“一张网”。市教委将学生学籍、资助、就业、创业相关的12个业务平台,上云整合为“上海学生事务一网通办融服务平台”,构建市级管理平台,通过一网通办服务学生、学校、用人单位。于5月成立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联盟,将校招岗位逐步接入一网通办,整合共享就业数据;二是管理点面结合。通过毕业生就业随申码的应用,将每个用人单位张贴码化为就业监测点,可获取求职应聘过程中的行为数据和过程数据;三是掌握即时精准数据。以用户为维度,掌握全市及时动态的求职人数,岗位数量,签约数量,用户活跃度等精准数据,为大数据决策支撑;四是形成结构化数据。以数据应用促数据治理,以业务需求促数据归集,以服务管理促数据治理;五是建设数据中台。正在建设本市教育主题库,聚焦学生事务数据建设数据中台,通过AI+一网通办建设,逐步实现“服务精准、管理精细、一屏观就业”。

image.png

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主任傅欣表示,以“毕业生就业随申码”为突破点,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将不断创新服务管理模式,推动学生事务信息化从量变到质变。同时,随申码的应用需求也在促进数据共享,反向推进学生事务数据治理与数据应用,构建“用户产生数据、数据服务用户”的良性正反馈,有利于形成学生事务信息化生态体系。

据介绍,上海市教委将持续把握“一网通办”的政务互联网思维,从数据归集共享应用角度,推动信息化建设从业务维度向用户维度转变,开展革命性业务流程再造,不断推动毕业生就业服务“一网通办”从“能办”向“好办”转变。

“未来,我们将接通企业信用数据,实现通过“红黄绿”三色码向求职者提示风险;将推进张贴码融入“二维码门牌”,使就业管理接入城市管理体系;丰富毕业生的一网通办个人主页和求职简历,实现“千人千面”;将通过AI+一网通办提供更多面向用户的决策支持服务,提升就业质量,切实促进就业,进一步提升企业、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推动营商环境优化,促进学生事务管理精细化。”傅欣表示。


责任编辑:刘时玉
新闻网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