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后浪”返校 这位心理教师给出“六大妙招”!

来源:上海教育新闻网

作者:程媛媛

时间:2020-05-18 15:45:23

小A是小学二年级学生,网课期间,家长为他配置了手机、台式电脑和PAD。现在,家长发现小A迷上了一款网络游戏,晚上不肯睡觉,甚至趁家长不注意,在上网课时也会偷偷用手机玩游戏。

小B是初二女生,小时候乖巧可爱,可是从初一年级开始就变得非常叛逆,不但不服父母管教,脾气还特别大。疫情期,情绪更不稳定,经常无缘无故发脾气,有时几天都不说一句话,房门也一直反锁着不让父母进,说自己会管好自己的,父母对她的学业很担心。

高三学生小C觉得很烦躁,网课期间总觉得不如在校学习状态好,返校复课前,他特别担心自己不能适应学校的高三学习节奏,担心自己听不懂老师的讲课内容,担心自己比其他同学落后。真的返校了,他才发现还有更多事情需要操心,譬如同学之间关系非常微妙,譬如需要模拟填报志愿,也不知道期盼已久的毕业典礼还能不能举行……

家长C最近很焦虑,既希望家里的“神兽”早日归笼,让自己能安心上班;又担心孩子不注意防疫安全,在上下学路上或者学校不小心感染上病毒。

……

这些似曾相识的案例,是否就发生在你或者你周围的人身上?5月17日晚,上海市浦东新区心理学科带头人、上海市建平中学正高级心理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张晓冬,做客“云开学堂”直播平台,为家长们带来主题为“助力返校,呵护成长”的在线讲座,从返校复课面面观、冲突矛盾日益显、呵护助力巧支招三方面与大家共同探讨复学期间的亲子关系处理技巧。

张晓冬所在的上海市建平中学,近期对高一学生返校复课进行了一番调研。经统计,受访学生面临“十大担忧”,分别是:担忧学习效率低、身体吃不消、害怕考试、缺乏自觉性、班级人际不适应、学业压力大、作息规律不习惯、怕跟不上别人、睡不了懒觉、怕父母不满意。

学生们各种担忧的背后,是亲子关系问题的折射。“家庭生活中,你说过这样的话吗?”张晓冬归纳出一些常常导致亲子关系“翻船”的场景:当在吃饭或者接送孩子的会问“最近考试了吗?” 看到孩子在玩时说“作业完成了吗?”如果孩子说没有完成,会说“玩什么,赶快去做作业”如果孩子完成了,会说“完成了,妈妈再给你布置一点”……此外,还有以下“导火索”:“爸爸妈妈都是名校毕业的,所以你也不能差““我们不要求你考第一,考前十总可以了吧?”“同样学习,怎么人家隔壁小王那么优秀?”“坚持下去,考进**高中就好了!……”

张晓冬建议家长们能够设身处地,看见孩子的不容易。“假如这样一份职业,你要干12年,每天早晨6点多起床到指定单位上班,晚上5点下班。上班的过程,不停地考核,不停地排名,不停地挨批评,不停地修改返工。下班以后还要带着公司的工作回家继续加班到11、12点。好不容易有一个周六周日,还要到别的公司去兼职。还总被家人嫌弃工资少,还总是被他们拿来跟别人和别人比较。”张晓冬直言,这份工作实在有点太难了。

开学千万条,健康安全第一条。张晓冬反复提醒,返校复课期间,亲子关系尤为重要,父母应注重理解孩子言行背后的心理需求,不一味的批评和指责,更多是理解、接纳和关心帮助。特别注意给孩子一段适应期,让孩子们先适应学校生活,再追求学习效率,两周以后再追求学习效率,请对自己的孩子多一点耐心。

此外,处在升学毕业期的孩子,可能会出现考前过度焦虑,此时父母更应理解和接纳孩子的情绪,要以平和的心态和他们沟通,提供相应的指导和情感支持,了解他们焦虑背后的原因,鼓励他们面对问题、寻找方法,学会处理和接纳自己的情绪,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各种挑战。

如何呵护孩子并助力他们健康成长,张晓冬还为家长们支出六个小妙招:

1.与时俱进理念新

要做个好家长,必须与时俱进,更新观念。父母应该不断学习新知识,更新教育观念,提升教育智慧,提高教育能力,营造健康、和谐、愉悦、乐观的家庭氛围,促进孩子五育并举、全面发展。

2.亲子互动同成长

家庭教育,是父母和孩子共同经历的一段美好旅程!父母应该珍惜亲子缘分,珍惜和孩子在一起的日子!尊重孩子、平等相待、言传身教、引领示范。让孩子在父母的陪伴、指导、引领下,不断建构自我认知,提升成长能级,促进父母与孩子相互学习,共同成长,增进亲子和谐、共建家庭幸福。

3.学会倾听解心语

理解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父母要学习积极倾听技巧,并善于倾听孩子的真实想法,了解孩子的成长困惑,感受孩子的情绪体验,和孩子有及时且充分的情感互动。家长要看见孩子的不容易,设身处地从孩子的角度出发,站在孩子的立场上看待问题。

4.温和理性巧沟通

父母要善于寻找合适的沟通话题和沟通时机,如彼此关心的事件、当下的困扰、对生命的理解、对未来的期待和对未来的向往等。父母在与孩子沟通时,应该耐心、细致,运用有效沟通技巧,冷静、理智表达自己的想法,提出合理的建议。

5.管理情绪有技巧

当孩子情绪不稳定时,父母应该以平和的心态倾听并了解孩子情绪背后的真正需求,引导孩子转换视角、合理宣泄、及时倾诉,还可从孩子感兴趣的事物去寻找调节情绪的“例外时刻”,如运动、音乐、画画、社交等,调动孩子的快乐因子,在困境中发现微光,使他们在生活中慢慢增强自我掌控感,从而提升自我效能感。

6.挫折教育在日常

父母要注重日常生活中的挫折教育,用成长型思维方式看待挫折,引导孩子学会在失败中总结教训并寻找转机,鼓励他们在挫折中百折不挠,最重要的是要树立正确的成败观。通过训练提升孩子的抗逆力和应对困难的能力,使孩子有本领迎接今后人生中的各种挑战。同时,指导孩子在逆境中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并能在必要时主动寻求心理支持和社会帮助。

上海家长学校在线课堂第十一讲预告:

日期:5月24日19:30

主题:复学后,家长如何引导孩子合理使用电子产品?

主讲人:陈珊,上海体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程媛媛
新闻网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