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一波妙趣横生的劳动成果,上海交大青年学子在五一之际玩起“劳动大接力”

来源:文汇网

时间:2020-04-30 15:46:28

五一劳动节即将到来,最近在上海交通大学海内外学生中玩起了“劳动大接力”,大家跟风晒了一波五花八门、妙趣横生的劳动成果。这波上海交大特色的“劳动教育”,号召交大学子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铭记“饮水思源,爱国荣校”的校训,践行劳动青年的光荣使命。

平凡的劳动散发不平凡的光彩

一批“老实同学”说到做到,“自己多干一点父母就能多歇一会。”为父母烧饭、帮妈妈刷碗、帮爷爷种田的他们,认为劳动的娃娃最光荣,挥洒汗水的过程最快乐。

图片4.jpg

陈至真同学为工作晚归的父母烧饭

图片5.jpg


尧启阳趁父母上班在家开展大扫除

陈至真和尧启阳都是大二本科生,分别来自上海和江西。疫情期间,他们的父母都在单位里承担联防联控的重任,早出晚归甚是辛苦。他们想着能多分担一点家务,父母回家后就能多休息一会。一天一天做下来,竟也成了小能手。小陈每天五六点钟在同学群里分享的美食让同学们羡慕不已。而启阳则说,“爸妈都说我长大了,班主任、思政老师也都给我点赞,在这个漫长的寒假里,这是我最有成就感的事情了。”

图片6.jpg

李媛将自家农产品采摘送往抗疫前线

人文学院2018级本科生李媛来自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疫情来袭,她响应家乡县委县政府号召,动员家人将自家种植的一万多斤大蒜输送至疫情防控前线及发生疫情的封闭社区,尽己所能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从大年初二起,李媛便开始了每天长达9小时的弯腰劳作,取消了一切假期安排。

接受采访时李媛说,现在只想每天多收些大蒜,提供给最需要帮助的人。她的志愿服务工作事迹在交大官方快手平台推发后,获超过50万播放量,超过1.4万人为她点赞。

图片7.jpg

王丰在疫情发生后自发为社区消毒

疫情发生初期,巴黎高科卓越工程师学院2018级硕士王丰同学与全家一起自发对小区入户门、楼梯等公共区域进行每日消毒。此举被路过的热心邻居拍下,转发至社区微信群,得到小区居民们一致好评。王丰一家用一个下午的劳动引起了全小区居民对疫情防控的重视,此后大家纷纷效仿并自发建立起了定期的社区公共区域消毒制度。该举措也受到当地电视台的报道。

脑力抗疫彰显劳动智慧

除家庭劳动、社会服务,还有很多交大学子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和技术优势,开展创造性劳动。他们或翻译外文资料第一时间向公众传达抗疫信息,或将平日所学转化为战疫的科技力量,为疫情联防联控工作贡献发挥高校学子独有的优势。

图片8.png

李祯妮同学参与远程翻译志愿工作接受采访

外国语学院李祯妮作为上海宋庆龄基金会的翻译志愿者,协助进行捐赠物资证明的翻译工作。她还参加了参与翻译了多篇疫情相关科研类文章及抗疫资讯,发布在世青创新中心组织公众号上,累计阅读量达几万次。

图片9.jpg

马姣姣把自己整理的疫情防控知识录成音频

媒体与传播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马姣姣是一名中共党员。这次疫情发生后,她积极响应共青团中央发布的“返乡大学生团员们请到社区(村)报到”号召,从正月初二开始就协助当地农村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上山下乡的入户调研工作不适合女孩子,马姣姣就想办法用脑力劳动抗疫,她把疫情防控知识和要求录制成音频,通过村里喇叭进行广播,并设计各种宣传途径让村里的老年人认识到疫情防控的重要性。

图片10.jpg

项祯桢科研战疫—钻研智能移动消毒机器人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自动化系博士研究生项祯桢是智能消毒机器人研发的项目负责人,在此次新冠病毒疫情期间,他协助相关企业紧急生产了十几台汽化过氧化氢自主移动消毒机器人,并结合实际场景对设备的使用提供了技术的优化和支持。目前,智能消毒机器人已经被部署至武汉金银潭医院、武汉协和医院、珠海中大五院、香港地铁等疫情现场,为疫区消毒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

图片11.jpg

Peter制作疫情信息网站截图

设计学院2016级博士研究生Peter Zelchenko(舒彼得)在疫情来临时选择留在中国,为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力量。他整合了各个卫生疾控机构、传统媒体、新媒体的信息,利用自己的语言优势制作网站SJTU International Student Mutual Aid Society(sjtu.wikidot.com),进一步全面贯彻防疫宣传信息,并将其通俗化、简单化从而方便广大师生,尤其是在华留学生第一时间查阅和了解所需的信息,帮助在华留学生朋友了解中国战“疫”的最新进展和科学应对疫情的方法。

校园里也有一批“活雷锋”

疫情发生期间,有400余名同学滞留在校园里。除去闭门科研之外,他们也不忘用辛勤的志愿劳动保障疫情期间各项校内活动的顺利进行。有200多名同学参加了疫情期间的校内志愿服务,协助老教师们完成远程教学,帮助毕业年级同学办理校园事务。疫情期间冷清的校园内,他们匆忙的脚步成为一道不同寻常的风景。

图片11.jpg

青志队工作人员策划校内志愿服务方案

疫情期间,校团委统筹组织远程授课网络技术支持、学生事务远程办理、抗疫工作者子女远程学业辅导、校园管理工作助力、周边社区小语种引导五类校级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发挥寒假期间留校志愿者、上海生源志愿者的能动性为校内活动做好保障。

图片12.jpg

远程授课网络技术志愿服务

在远程授课网络技术志愿服务中,学校从400名寒假期间留校学生中遴选了120名志愿者,为录课条件不佳的授课教师提供网络技术支持,配合教务处圆满完成新学期远程授课调试环节,并针对高龄教师提供跟踪服务。

图片13.jpg

学生事务远程办理志愿服务

在学生事务远程办理志愿服务中,由校团委收集、审核学生事务办理需求,组织30多名留校志愿者每周集中1至2天集中办理。志愿者们帮助毕业年级学生、海外交换打印成绩单、论文,邮寄必需物资,保障他们的毕业、就业。

图片14.jpg

西部计划志愿者在大江南北发光发热

疫情发生以来,交大26名西部计划志愿者的劳动场景和劳动内容都相当丰富。他们在疫情期间授课不辍,让班级里孩子们的学业不被疫情疫情耽误;他们参加“手拉手志愿服务项目”,为抗疫工作者子女奉献爱心;他们及时返岗扛起重担,为脱贫攻坚收官之战贡献力量。

图片15.png

研支团志愿者为抗疫工作者子女学业辅导

上海交通大学第21届研究生支教团发动了来自全国各地的80多名交大志愿者,和周边社区的抗疫工作者子女们完成一对一配对,为他们辅导不同课目的功课,以力所能及的方式为抗疫工作者们奉献爱心。

图片16.jpg

研支团云南队谭香苹在复课后重回讲台

研支团云南队的小谭同学兴高采烈地晒出了这张热乎的照片。尽管在3月中旬就已经返岗,但一再推迟的开学消息一度让她觉得自己的支教生涯就要在寝室里过完了。4月下旬,洱源县职业高级中学开学,志愿者们得以重返课堂,和这帮最可爱的孩子们久别重逢。

图片17.jpg

朱玉峰在为新入院病人进行体格检查

在上海市本年度赴西藏的支援队伍中,上海交通大学的朱玉峰是唯一一名参与一线医务工作的西部计划志愿者。他主动请缨到南木林县卫生服务中心参与一线医疗工作,后被抽调至日喀则市人民医院,安排在人员极度缺乏的消化科和血透室轮岗,也积极参与到医院全科医学新学科组建的筹备工作中。

图片18.jpg

李硕硕在为四点半中学孩子们准备艺术课教案

“艺术青年”李硕硕在贵州省遵义市余庆县子营街道办事处服务。他不光负责县城最大规模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服务青年、少年工作,还组织建立起搬迁社区的第一个“青年之家”。从小学艺术的他不忘发挥专业所学,指导四点半学校的孩子们参加“我和我的祖国”专题绘画活动,孩子们的画作最终获得团遵义市委推荐,并入围省级评选。

海外学生晒劳动照片报平安

劳动大接力的号召不知不觉就传到了祖国之外,交大留学生们也当仁不让,纷纷晒出自己的“劳动”照片。尽管海外的疫情十分严峻,这些海外求学的学子们还是能够抓紧时间科研,做好自我健康管理,并用一张张灿烂的笑脸向母校报平安。

图片21.jpg

王天怡在美国包馄饨

“在远在异国常常想念家乡的味道,心心念念准备很久终于有空包一次馄饨,包累的时候,想起以前整日勤劳干活的外婆,又充满力量!”王天怡说道。

图片19.jpg

陈清逸在家测试 “寻光”机器人

“原本的嵌入式系统课小组大作业因为疫情取消了,换成了在家能操作的“寻光”机器人作业。这个呆萌的小机器人能够实现找光源然后躲避障碍物前进的功能。居家生活仿佛也有了小伙伴。”陈清逸说。

图片20.jpg

申月洋3月参与哥斯达黎加医疗志愿者工作

“为期三天的圣何塞医疗志愿活动给我不少触动,聆听当地人们对生活的焦虑、对生命的渴望、对于当地医疗体系的担忧,去帮助病痛中的人们,呵护纯真的孩子……短暂的医疗志愿者服务令我看到世界上不同的人和生活,想起那些在交大简单的奋斗的日子是多么真实而珍贵。”申月洋说。

这场劳动大接力,也为上海交大接下来的劳动教育系列活动开了个好头。据悉,学校未来将逐步构建具有交大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


均为上海交通大学供图

责任编辑:陆芸
新闻网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