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徐瑞哲
时间:2020-04-27 15:52:12
今天4月27日,上海毕业年级的学子们终于结束了史上超长的寒假,纷纷返校复学了。从线上转到线下,线上线下相衔接,毕业班的家长不免有点又生焦虑:中考仅剩两月了,距离高考也只有70天左右,被疫情耽误的时间和功课能否补回来?与此同时,其他年级段家长的焦虑又有不同:继续在家上网课怎么固化学习成果,最终返校如何测验和考试?
城里的人想出来,城外的人想进来,被开学“围城”包围的家长们该如何化解“开学焦虑”呢?上海家长学校在线课堂第一次请来主办方的本校师资开课,超5万名家长也一度刷新了同时听讲人次纪录。上海开放大学人文学院李爱铭老师设问“孩子开学了,家长还焦虑吗”,探讨家长如何自我成长,化焦虑为动力。课堂现场送出4个实用锦囊,引领家长终身学习、整体升级,跟孩子一起“打败怪兽”。
不拔苗助长、不越俎代疱、不过度控制
不可否认,“神兽”归笼的看法,设定了校园是“笼”,相比家庭管教更严。从教育心理学切入,李爱铭博士分析认为,疫情期间,亲子矛盾冲突的根源之一在于:知识传授由纵向转向横向,师长的知识权威地位受到挑战,孩子的知识与技能反超父母,而父母依然用老眼光、旧方式对孩子进行“高控制”,导致孩子不服气,通过逆反的方式反抗父母的管制。
从目标计划表,到日程安排表,从学习效能曲线,再到“多重趋避动机冲突下的抉择”场景,李爱铭通过4幅图表,向家长们给出4个锦囊妙计。同时,从四个方面——“理念升级、策略升级、能力升级、专业学习”为家长们支招。
她表示,缓解家长的焦虑,其实是克服未来教育决策的无力感。她建议,首先要从长远考虑,最好的教育选择是帮助孩子扬长避短。孩子成才之路因人而异,不能照搬照抄,而要尊重孩子成长的主体地位,家长不能包办代替,应着眼于他或她的身心健康、幸福快乐,人尽其才地让每个孩子实现自己的终身发展。
因此,家长需要改变“重智轻德”“重分数轻能力”的固有观念,激发孩子的学习内生动力,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增强其学习价值感。“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应有所为、有所不为,不拔苗助长、不越俎代疱、不过度控制。”
家长只有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
“尤其这段时间孩子在家上网课,关系还是比较紧张,其实不只是家长焦虑,孩子同样也焦虑,但是孩子毕竟还是孩子,不管是自律性,还是时间安排的合理性,都需要家长的提醒与协助,”华东师范大学松江实验中学六(3)班孙左宸家长听完课后认为,孩子每天的状态要多关注,但不能过多干涉,应该以平等的对话指出孩子的缺失,和平的对话才能缓解彼此的焦虑。
“家长只有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松江四中高二八班蒋雯瑛家长在网上呼吁,每个家长学会不强行干涉孩子,给孩子一个自由健康发展天地。“时常显示出自己的弱点,更能让孩子体验上升空间。”
课上,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附属松江实验学校三(5)班施璎柏一家三口在空中课堂聆听,“老师提出要从对孩子学习能力的关注,转变到对孩子学习兴趣、学习动力的关注。我们需要学习和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了解到,自3月2日开办以来,上海家长学校的“学员”越来越多。当天第七期在线课堂,松江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和松江区社区学院、松江区妇联等单位,还在全区范围组织家长上线听课。
老师们也加入课程,参与评课讨论。“这次疫情宅在家停课不停学,也暴露了很多家庭教育的问题。”松江区新桥镇社区学校专职教师张静表示,网络时代人人平等,在海量信息面前,父母权威性丧失,这意味着“亲子关系从‘高控制’到平等时代的转变,需要家长在多方面提升自己。父母作为一个‘职业’,唯有不断在岗学习、终身学习……”
【新闻链接】
返校复学期间,上海家长学校面向全市家长和学生给出建议:
1.做好安全防护:
上下学途中,请选择安全的交通方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需全程佩戴口罩,避免近距离交谈;尽量做到家校“两点一线”,不进入人群密集场所,不走亲访友。
2.调整作息时间:
家长和孩子要调整家庭生活节奏,逐步从居家学习向在校学习过度。参照学校作息时间和课程表,合理安排孩子起床、运动、学习、就餐、休闲和睡眠等时间,做到劳逸结合、松弛有度。
3.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勤洗手,勤消毒,在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掩口鼻,不随地吐痰,适当运动,合理饮食,增强抵抗力。有发热、乏力、干咳、呼吸困难等症状,及时报告家长和学校老师,尽快到医院发热门诊就诊。
4.严格遵守学校纪律:
顾全大局,服从学校管理,入校、入班、就餐严格遵守学校要求,统一指挥,积极配合学校防疫管理制度,做好防护安全工作。
5.提高复课后的学习效率:
尽快适应线下学习,反思和梳理居家学习期间的学习情况,课堂上要全神贯注,聚精会神;课后认真复习,高质量完成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