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医学科学课能否化流量为力量?

来源:新民网

作者:易蓉

时间:2020-04-27 10:10:12

“我在弹幕上看到,这门课不仅有医学生来听,还有其他专业的学生,甚至还有高一高二的学生来听,我很高兴也很欢迎。高中生说,听不懂、听懵了,听得懂才不正常!科学就是永远在不懂中研究。听不懂,但听下去,三五年后你们中还在坚持的人,一定是能够做出巨大贡献的人。”

昨天,长三角医学教育联盟线上系列课程《与你谈科学》第一季迎来收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陈国强院士在“总结词”中说道。第一季的课程由4位交大医学院的院士和科学家主讲,直播课场场线上收看人次超过10万。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医科大学校长、长三角医学教育联盟的候任主席沈洪兵教授在云端接棒,“演播室”将从上海搬到南京,但这场与大科学家们相聚的医学科学课仍将在线上“教室”继续。

结构生物学跨过盲人摸象,展现生命现象的精密过程,昨天,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精准医学研究院执行院长雷鸣教授与医学生们分享了结构生物学的研究历史、最新进展和未来方向。他告诉学生们“认识结构生物学不只是解决结构问题,而要揭示结构背后的重要生物学意义”,而“求真求知解答科学问题的同时,也要将基础研究发现为解决临床问题服务”。生命科学走向精准,越来越需要不同学科交叉合作碰擦创新,而当下的医学科学也越来越需要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多学科奠定基石,这也是陈国强院士,上海市免疫学研究所所长苏冰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附属瑞金医院院长宁光教授及雷鸣教授在直播课上不断向年轻学子强调的观点。

坚持的意义也在这门课上传递。课上导读的每一篇文献都是不同的研究,但却呈现着相似的过程——漫长的,甚至并非一帆风顺的过程,每一项突破的背后都是科研团队日复一日的坚守和努力。在“收官总结”上,陈国强院士再次分享了自己当年“逆袭”的经历。若干年前,陈国强在衡阳医学院读大二,当时二医大的王振义教授到那儿连续7天连讲7场关于止血与血栓的系列报告。陈国强几乎什么都听不懂,但是他一场不落地坚持听了一讲又一讲,王教授严密的逻辑、严谨的态度以及对未知的好奇形成了一种力量,深深吸引着他,也因此激励他暗下决心用功读书,选择科研的人生道路。陈国强希望向学生们传递坚持的信念,也期待从今天这条起跑线一同起步的学生们中间,能够看到经过若干年坚持努力,涌现出新的领跑者。

这门原本为十所长三角医学院校的医学生开设的文献导读课,不仅吸引了联盟外医学院校不同专业的大学生,也吸引来了对医学好奇的中学生。场场“10万+”是不错的流量成绩,但对医学教育者来说,更关心的是热潮褪去留下的意义。“设计这门课的初衷,是希望能够整合长三角医学院校的优质资源,整体提升联盟校医学生的科学追求,希望医学生能感受到知识以外的科学精神、科研方法和氛围。”陈国强院士说,所谓科学精神就是实事求是,寻找客观事物之间存在的关联;就是要能百折不挠,学会坚持。科技创新从娃娃抓起,科学精神的了解和领悟越早越好。

经历这场疫情,医学教育也迎来“化危为机”的机会:这场全民经历的抗“疫”挑战,这次全球命运共同体的真切体验,这些要将科学研究真正利于国力提升和国民健康的紧迫,都呈现给新时代的年轻学子。因此,除了科学精神的提升,情怀,也是今天种下的“种子”。“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只有一代超过一代,社会才能进步。”陈国强院士在直播课“带货”,将上海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队员、附属仁济医院呼吸科主治医师查琼芳刚刚出版的《查医生援鄂日记》推介给大家。


责任编辑:陆芸
新闻网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