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海教育新闻网
作者:金寒草 薛恭
时间:2020-04-13 14:02:47
考研失败又错过秋招,学校就业中心把蔡子豪从迷茫焦虑中“捞”了出来。“在就业中心的帮助下,我重整旗鼓,明确了求职目标。老师不厌其烦地帮我优化简历,鼓励我多跟已签约同学交流取经,幸运如我,在考研失利后的第10天就收到了offer。”华东理工大学信息学院的毕业生蔡子豪用“雷火速度”来形容他的求职经历。
通过创建“求职群”、开发“雇主库”、搭建“信息桥”,实现岗位需求和毕业生求职的精准对接,提供有速度又有温度的“云就业”服务……为应对疫情对毕业生就业的多重影响,华东理工大学正多措并举着力打好就业工作“精准牌”,全力确保2020届毕业生稳就业、就好业。
创建学生求职群,靶向帮扶更精准
面对浩如烟海的招聘信息,毕业生难免真假难辨、不知所措。根据学生的就业目标和需求,华东理工大学就业中心通过全面摸排、精准分类创建了毕业生求职群,进而“一对一”“点对点”地提供靶向就业资源。
疫情伊始,就业中心联合学院力量摸排了全校7408名应届毕业生的就业进展情况,分别建立了“华理2020未就业本科生信息群”“华理2020未就业研究生信息群”和“少数民族毕业生未就业信息群”等帮扶群。毕业班辅导员和就业中心团队在这些毕业生求职群中,讲形势、改简历、推岗位,实时监控就业招聘信息,及时为毕业生答疑解惑。
此外,就业中心还整合优秀校友、培训机构等多方资源创建了考研复试、公务员、事业单位、军队文职、教师资格等十余个方向的求职备考学习群。这些交流群的创建,不仅实现了“云市场”“云指导”“云学习”等就业资源的实时共享,也促进了师生、校友和求职伙伴间的互动联结。
扩建线上雇主库,拓宽渠道更全面
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最关键是拓展就业渠道。疫情发生后,华东理工大学就业中心主动对接拓宽就业渠道,确保线上就业资源供给充分。经调研,就业中心发现疫情对招聘形式、招聘节奏产生较大影响,而吸纳毕业生就业近七成的上海地区用人单位人才需求依然旺盛。
据统计,通过就业中心联系学校就业引导工程导向地区用人单位一千余家,新开拓用人单位387家,发动教师、校友送就业岗位近千个,疫情期间不断充实用人单位“线上招录需求库”,全力确保就业岗位数量稳定性。同时,就业指导老师还通过浏览知名企业公众号、各地人社部门、第三方招聘机构招聘信息,搜集各类高质量就业信息。
2月10日以来,就业中心联合各方资源开展121家用人单位“云宣讲”,举办综合性、行业性、区域性空中招聘会7场,累计举办26天,5851家企业参与线上招聘,共提供31863个岗位,岗位数量和宣讲单位数量同比分别增加3.03倍和1.12倍。
搭建就业信息桥,双向互动更便捷
打通信息传递的“最后一公里”,实现“学生群”和“雇主库”精准对接,对做好就业工作至关重要。依托“华东理工大学”“华理就业领航号”“谈百草”“爱化学”“化工青年集结地”等校园新媒体矩阵,华东理工大学就业中心发动各方力量,搭建广泛的信息服务无形之桥。
今年,华东理工大学各学院纷纷成立就业工作小组,联动辅导员、班导师、学生党员和成功就业同学等多方力量。就业指导老师全部下沉到各学院毕业生求职群,担任学院就业工作联络员,架设便捷的信息服务桥。
就业中心每天对海量招聘信息精细化整理分类,及时通过就业信息网、“华理就业领航号”及学院公众号持续推出“求职一码通”“长三角地区”“各地市人才”“军队文职”“高等教育单位”“中西部就业”“全员送岗之老师校友推荐专栏”等就业专题信息。此外,学院辅导员、学生党员根据专业特点,整理收集其他就业信息,根据毕业生求职目标分类筛选定点推送到相关同学。
迄今为止,华东理工大学就业中心就业联络员、学院辅导员等已在各类学生群“一对一”回复600余名毕业生求职择业的热点难点问题,同时向百余名毕业生“点对点”推荐就业岗位。无处不在的信息服务之桥有来有往,助力毕业生踏入求职快车道。
记者 金寒草 通讯员 薛恭
(图片由学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