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波高校新设人工智能专业!站在同一起跑线,未来领跑者是谁,谁能弯道超车?

来源:文汇网

作者:樊丽萍 王星

时间:2020-03-04 19:40:47

大力发展人工智能专业,短短一天,多重利好落地!

记者3日从教育部获悉,包括教育部在内的三部委日前已联合发文,要求扩大人工智能相关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规模。

无独有偶。教育部当天还公布了2019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在各高校新增的备案本科专业中,“人工智能”高频出现。仅上海,就有包括复旦大学在内的8所院校新设“人工智能”专业,另有一批新增专业的关键词则是“智能”。

上海高校新设和撤销专业名单:

新增备案本科专业名单

微信图片_20200303183252.jpg

微信图片_20200303183229.jpg

微信图片_20200303183236.jpg


新增审批本科专业名单

微信图片_20200303183252.jpg

微信图片_20200303183242.jpg


微信图片_20200303183245.jpg


撤销本科专业名单

微信图片_20200303183252.jpg

微信图片_20200303183301.jpg


▲图片来源:上海发布


同一条起跑线,哪些高校能抓住机遇跑在前头,哪些高校能实现弯道超车,正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焦点。

人工智能专业火爆异常,沪上8家高校新设

从教育部最新公布的2019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看,“人工智能”、“大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专业出现频次最高,新增这些专业的学校数均在100所以上。包括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高校都新增了“人工智能”专业。 在上海,从双一流大学到民办学院,复旦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均新增了“人工智能”专业。

另外,还有一批高校新增的专业,“智能”成为关键词:东华大学的智能制造工程,上海电力大学的智能科学与技术、上海中医药大学的智能医学工程专业,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智能制造工程等。

据记者初步统计,在38个上海高校新增备案本科专业名单中,和人工智能领域相关的专业就多达22个,足见其火爆前景。

加强学科交叉,研究生培养规模将适度扩大

除了一路“高歌猛进”、加速在人才培养的布点,政策层面,人工智能专业也迎来暖风。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日前联合印发《关于“双一流”建设高校促进学科融合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生培养的若干意见》,要求瞄准“理论、算法、平台、芯片和应用”等急、断、缺的短板领域,构建基础理论人才与“人工智能+X”复合型人才并重的培养体系,研究生培养规模也将适度扩大。

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负责人表示,三部委将根据《意见》开展一系列创新举措,促进“双一流”建设高校加强学科交叉融合,提高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生培养能力。具体包括:健全以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和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的学科专业结构动态调整机制;支持高校与人工智能领域骨干企业、产业化基地和地方政府联合培养人才,建立任务驱动的跨行业跨学科导师团队;设立国家人工智能产教融合创新平台,联合科研攻关并融合育人;健全学位质量保障机制,设立跨学科评议专家组等。

根据《意见》,人工智能将被纳入“国家关键领域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招生计划”支持范围,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招生计划将实行专项增量,并且精准扩大人工智能相关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规模。

共享同一专业名,办学内涵却很不一样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开启,人工智能产业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用人需求猛增,人工智能专业火爆是必然的。新设之后,如何开好?这是高校面临的现实考题。

上海师范大学副校长李晔说,高校加速开设人工智能专业,这不仅是大势所趋,从办学的角度上,也应当顺势而为。“无论是国家发展战略还是社会需求,包括每年考生的报考意愿,人工智能专业都被赋予很高的期待。”简言之,从高校的进口(招生)、出口(就业)以及高校自身的办学定位来看,布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专业都是一种必然。

但是,不同的院校开设同一个新专业,在办学定位、特色以及人才培养规格都不尽相同。李晔说:“比如,一流名牌大学开设的人工智能专业,应该聚焦基础算法等有望给下一步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突破的基础研究领域,而一些应用型大学开设的同名专业,可能更多的是人工智能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场景应用。”在他看来,人工智能专业在不同的学校,应该开出不同的“花”。在上海师范大学,人工智能专业的办学定位则是与教育结合,未来将聚焦人工智能技术在基础教育领域的运用等,培养相关人才。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副校长张锁怀告诉记者,该校此次新开设的三个专业中,除了“人工智能”专业,“机器人工程”和“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也和“智能”相关。要把人工智能这类新兴的专业办好,高校需要打破围墙。

“过去一般认为,最新的技术、知识都在高校。但现在,很多企业掌握着行业领域的最前沿技术,他们的研究人员对高校来说也是优质的师资。”张锁怀说,以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新设的“人工智能”专业为例,学校将结合办学特色,和上汽等集团合作,在无人驾驶领域开启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集中新设同一个专业,各高校堪称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由于人工智能技术迭代很快,未来,谁能始终领跑、谁能弯道超车,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校在办学上的开放程度——除了自己的办学实力,对外找什么“盟友”,十分重要。


责任编辑:陆芸

优秀班主任的成长秘籍,请点击关注

优秀班主任的成长秘籍,请点击关注

新闻网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