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陆梓华
时间:2025-03-05 09:19:04
在上周末举行的2024上海市学生运动会闭幕式上,上海市最佳阳光体育活力校园系列奖项揭晓。“最佳活力园丁”颁奖环节,当上海市民办立达中学教师金津津的介绍视频出现在大屏幕上时,引来了现场不少关注——不仅因为她有个响亮又特别的名字,更因为她不教体育,是一名数学老师。
数学老师,为何在体育“赛道”上闯出了名堂,记者走近了从教14年的金老师和她的学生们。
用数学解体育难题
中考体育选项,初三(2)班女生陈莹嘉在力量类项目中选择了实心球。初三伊始,小姑娘有点着急,无论怎么练,自己的成绩就是在6.8米和6.9米之间徘徊,和满分7米总是差一点点。她怎么也不会想到,帮自己突破瓶颈的竟然是数学。
去年9月,金津津发现,有些同学认真练习投掷实心球却进步缓慢,有些同学虽然个子不高力气不大却能投掷得很远。实心球在空中划出的一道道抛物线引起了她的思索。一项名为《体育中的数学——影响实心球投掷距离的探究》的跨学科课题研究开始了。她请来信息技术老师合作,指导同学们拍摄体育课上投掷实心球的视频,并实地测量本次实心球的投掷距离,再利用专业软件,近似拟合实心球出手后的运动轨迹,将动态的运动轨迹静态化形成图片,并绘制函数图像。她也教会同学们使用TI图形计算器,利用拟合函数的功能,结合每名同学的身高、体重、出手高度、出手速度、出手角度数值进行分析,为每名同学制订针对性的周期训练方案。
身高1米62的陈莹嘉很快发现,如果自己的投掷角度控制在42至45度之间,获得满分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在体育老师帮助下,她努力朝这个角度靠近,又调整了发力方法,加快了出手速度,心愿达成!她也第一次真切感受到,自己平时有些害怕的数学,在生活中是“有用”的。
金津津笑言,自己并不是运动爱好者,但是,这并不妨碍她成为运动场边热情的啦啦队员,在每年校园冬季长跑时还会鼓励自己和同学们一起跑起来。踏上工作岗位不久,她就开始当班主任。每一届班级都拥有同样的名字,“向日葵”中队以及专属的“向日葵”班徽。孩子们在运动场上一起流汗,一起笑,也一起哭,自然而然产生了班级的凝聚力,青春也被注入了蓬勃的“心能量”。
虽然没“赢”也是收获
在立达中学,跳长绳是每年红领巾运动会的保留节目。2023届毕业生、大同中学高二女生严雨泰至今记得金老师每天放学后,组织全班同学一起训练的场景。从全班只能跳10个到最终夺冠,那次比赛经历是她心目中初中生活的“高光时刻”。当得知其他班级已经能跳到300多个时,队伍里弥漫着焦虑的气息,金老师却一边安慰大家不要着急,按自己节奏来,并从包里掏出能量棒鼓励大家。“金老师不仅教会了我们跳长绳,更教会了我们坚持的意义。”小严感叹。
校园足球联赛“达超杯”是学校的又一年度盛事。在备战比赛的日子里,金津津每周日上午组织参赛的十几名队员到学校训练。在她的感召下,喜爱足球的家长们也自发加入,担任教练。在2∶1领先的情况下被对方连进3球逆转后,同学们哭成一片,队长更是自责无比。金老师把垂头丧气的队员们挨个叫出来,逐一复盘,找到可以进步的地方,并肯定他们的付出。渐渐地,一朵朵小“向日葵”在金老师的温柔言语和她请喝的奶茶中,重新绽放。初三(2)班男生胡皓轩时常还会想起那次复盘,会告诉自己,“不是每一次困难都不能超越,迎难而上的过程同样珍贵。”
有人觉得,金津津“胆子蛮大的”——双休日在校园里组织学生训练,万一有人磕了碰了,会“惹麻烦”。金津津坦言,起初自己多少也有这样的担忧,但很幸运地遇到了一群齐心的家长。事实上,在一同为孩子加油助威的过程中,家校之间、家长之间的关系也更亲近了,也更宽容和彼此理解。有一次,一个男生踢球时眉骨附近被球砸中受伤流血,家长闻讯后,对当天负责训练的志愿者家长大手一挥,“没事的,男孩子嘛,耐‘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