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文汇网
作者:张鹏
时间:2024-09-10 14:38:50
于漪老师和学生在一起畅谈
又是一年教师节。这是让全国1891万教师充满成就感、荣誉感和幸福感的节日。
今年的教师节,格外值得纪念。
40年前的9月10日,我国庆祝首个教师节。这一天的到来,让尊师重教在全社会深入人心、蔚然成风,从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热心从教、精心从教、长期从教、终身从教。
今天(9月10日),我们迎来了第40个教师节。95岁的人民教育家、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于漪激动不已。“教师”二字,对于漪而言,不只是一份职业,更是育人使命、人生理想与家族传承。
“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以及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
一年前,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首次提出并深刻阐释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号召全国广大教师以教育家为榜样,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鲐背之年的于漪,备受鼓舞。 身在一个全家10人为师的“教师家族”,于漪对教育家精神有着深刻的感悟。
“教育家精神具有中国特色,它是中国几千年优秀师道文化源泉中的根和魂,又与当今时代创新活力特征相融合,为教师队伍树立了精神世界追求的高标杆。”于漪始终认为,教育是以人育人的工作,以生命唤醒生命,以生命塑造生命。打铁还需自身硬,教师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忠于国家忠于人民的人,就要在他们的心中播撒理想信念的种子。
教师工作的质量,与国家民族命运休戚与共
罗曼·罗兰曾说:“自己心中没有阳光的人,是不可能给别人播撒阳光的。”成为一名教师,是于漪一辈子深感有价值、有意义的工作。
教师是一份怎样的工作?和普通职业有什么不同?于漪答道:“我的工作是教书育人、立德树人,我的工作质量是直接和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老百姓幸福生活的创建血肉相连、休戚与共的。”凭着这样的初心,“生命与使命同行”,成为于漪的人生信条。
由此谈及教育家精神的内涵,于漪不由挺了挺背,她的身体坐得更直了,甚至连说话的声调也不由自主地调高了。“教育家精神十分明确地界定了新时代人民教师的崇高使命,仿佛指路的明灯,高屋建瓴,意义非凡。”在基础教育领域耕耘70多年,于漪认为,广大教师“学习领悟、努力践行教育家精神,这是顶顶重要的事情。”
“心有大我、至诚报国”是教育家精神的政治灵魂所在。“看到‘大我’,我心里马上就会涌起中华民族五千年来起起伏伏、为克服一切艰难险阻而奋斗的历史。特别是一想到无数革命先烈抛家撇子,丢弃个人利益,为国家和民族献出自己的宝贵生命,我真的热血沸腾、不能自已,对‘大我’的深刻内涵将有更多的认识和体会。”
新时代的教师,要有不忘过去的使命意识。在于漪看来,不论什么学历、学校毕业,对一名刚走上讲台的新教师来说,积累总归是不够的。因此,教师要勤学、要笃行、知行合一。与此同时,在当下的幸福时代做教师,理想信念不可少,要主动传播红色种子,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于漪老师和青年教师交流
每一节课的质量,影响到孩子生命的质量
这些年,记者与于漪先生有多次交往。有一个细节,记者回忆起来,至今叹服。那就是她写的手稿字迹工整,且基本不打草稿。有好几次,文稿往往长达四五页,她一一批注、认真修改,但纸面始终整洁,不见涂抹的痕迹。
有一次,记者忍不住请教于漪,这一点是如何做到的。“可以说,我所有的文章都是一笔写下来的,几乎不用打草稿,这可能是因为高中教育给我扎的根。”于漪回忆,当年教过自己的高中语文教师,几乎都是大家。他们中,就有历史学家顾颉刚之子顾德辉、国学大师黄侃的弟子赵继武等,正因为教师有了较高的文学素养,才为学生打下了坚实的语文基础。
“教师的工作是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现在,一个肩膀挑着国家的未来。”于漪始终认为,当更多人认识到教师这一平凡工作具有的非凡意义和价值时,也会进一步认同“教育一定要高质量发展”的理念。为此,身为教师,“必须千方百计地调动生命精华,全力以赴”。
如何上好每一节课,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对此,于漪的回答很坚定:“教得好,首先是学得好”。这也呼应了教育家精神中所提及的“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
于漪一辈子上过2000多堂公开课,她深感,上一节精彩的课不难,但若让每节课都要真正提高学生的素质,却难上加难。于漪直言,“将课堂上这些知识和真理,深入浅出地传授给学生,并让他们乐于接受、有所启发,这是多么难的一件事。”
回忆起自己刚刚踏上三尺讲台时的“窘境”,于漪至今印象深刻:“我刚开始教语文,连拼音中的b、p、m、f都不认识,太难了!”于漪没有安于现状,她通过不断的钻研和自学,克服教学上的困难,最终将一节节精彩的语文课奉献给学生。“教书育人确实会碰到种种困难,但教师就是要克服困难。什么叫工作,工作就是攻坚克难,解决矛盾。”
在于漪看来,优秀教师、卓越教师的成长,最根本的动力是内驱动力,是生命的高度觉醒。上世纪80年代初,她就发现,语文课堂成了教师一个人的“练习场”。“我从头讲到尾,学生变成了我的听众、观众——这不是我想要的课堂。”为此,于漪从自己的语文课堂开始改革,引导学生自己看、自己动脑筋,成为学习的主人。为了改变课堂教学模式,于漪不停翻阅书籍,自学并不断尝试语文教学的种种方法。“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我每天进步一点,锲而不舍,时间长了,我就进步了。”她坚持,在她的课堂上,每个学生都应该成为“学习的发光体”。
人民教师的价值,是为学生打好终身基础
于漪退休后,虽然不在中小学课堂一线教课,但对教育的现状也有不少自己的思考。她的很多论断,至今发人深省。
对于中小学的应试教育,她直接批评,“表面上轰轰烈烈的素质教育,扎扎实实却在应试教育,“这让我们的教育方针在一线课堂具体落地时,越来越变了味道。”她大声疾呼:教育是“育人”,而不是“育分”。
于漪还曾说,教育工作不是百米赛跑冲刺,而更像是一场万米赛跑、像马拉松,基础教育尤其如此。在基础教育阶段,给孩子打下做人的基础、科学文化基础,将使他们获益终身,这才是人民教师的价值所在。尤其是作为语文教师,更要有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
早在1995年,于漪就曾撰文《弘扬人文,改革弊端》,她明确提出,“语文学科作为一门人文应用学科,应该是语言工具训练与人文教育的综合”,对语文教学进行反思。
在2018年上海市第34个教师节主题活动现场,于漪带领新入职教师代表庄严宣誓
“关键在于考什么。”于漪说,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人文性皆重要,不可机械割裂。抽掉人文精神,只在语言文字形式上兜圈子,语言文字就因失去灵魂、失去生命而暗淡无光;脱离语言文字的运用,架空讲人文性,就背离了语文课,步入另一个误区。她强调,在语文知识教学、语文能力训练中贯彻人文精神、培养学生,最终指向就是人格的完善,是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
“我是做基础教育工作的,从22岁做教师到如今95岁了,一直是在教育第一线,教了多个类型的学校、各个层面的学生……我是此生有幸。我深刻领悟到,做这个平凡的工作,要有理想信念,它如明灯一盏,这样,你就能够把生命当中最最精彩的能量发掘出来,为大家做贡献,这就叫‘活着’。” 回首70多年的教学生涯,于漪觉得,她很幸福。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