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同奔赴|他带领90名教师到南疆:没有小学校只有大教育

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韩晓蓉

时间:2022-09-09 14:04:55

【编者按】

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

——山那边是什么呢?

妈妈给我说过:海

哦,山那边是海吗?

……

一首来自中学课本的小诗,道出山区孩子对广阔天地的热烈向往。

山的那边不仅是山,还有星辰大海。亦有许多从远方而来的人,跨越千里、播种希望,为孩子的梦想“插上翅膀”。

2022年9月10日是我国第38个教师节。今年教师节恰逢中秋,澎湃新闻推出“山海同奔赴”系列报道,记录支教老师的“山海情”,也送上节日祝福——花好月圆、桃李芬芳。

肖铭做报告

“不仅每个学生,校园里的每一棵树,每一条鱼都认识肖校长!”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中学的学生曾如此评价肖铭,因为他为了给孩子们打造一个美好的校园环境,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学校的软硬件建设中。

肖铭,上海市“组团式”援疆教育人才总领队,带领着90名教师在南疆支教。目前,他在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喀什中学(喀什第六中学)担任校长。

有两个“21”跟肖铭的成长历程相关:21岁本科毕业走上讲台,从事基础教育达37年,其中走上校长岗位已21年。

他工作的学校也多次变换,但无论是在大城市的优质高中,还是乡村的薄弱初中,抑或是边疆的民族学校,他始终坚持“没有小学校,只有大教育”的信念。

今年教师节,成为2022年度上海市“四有”好老师(教书育人楷模)称号获得者,肖铭希望继续用爱去呵护教育工程,让更多的人受益。

肖铭开展德育培训

“德育不是空洞的概念”

肖铭常说:“改进学校从德育开始。珠穆朗玛峰只能矗立在青藏高原上,而学校质量和成绩也只能建立在德育高地上。”

为此,他构建了“三线”“四主题”的学校德育课程体系。“三线”即班级德育课程、学校文化主题月和学生成长导师制。“四主题”是文明修身、自主发展、人文情怀和国际理解。

在肖铭看来,“德育不是空洞的概念,德育工作需要以丰富的课程和活动为载体来开展。”

2021年,他跨越万里来到南疆喀什支教,担任喀什第六中学校长。他设计并实验《“山海同心”思政人文综合教育活动课程》。通过阅读认知、体验表达、行走考察三大教育形式对学生进行中国话、中国诗、中华史、中国路、中华志的多方位文化思想教育和“认知、情感、美感、意志、行动”多方位的浸润,并形成了包括十八门课程在内的完整体系,深受好评。

到南疆支教,肖铭作为教育人才总领队,带领90名教师前来,干练的作风被誉为“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边缘”的支教轻骑兵。

就在这支轻骑兵中,有一位在南疆热心推广“家庭教育”且已小有名气的王老师,竟然就是他的学生。师生在支教队伍中不期相遇,成为当地佳话。

当肖铭已远赴南疆的消息刚传开,他的一名学生、已在上海一所高校任教的黄教授给他打来电话,想为南疆孩子赠书,为当地学生上课、开讲座。还有更多的肖铭的学生、徒弟直接打电话来询问如何报名支边。

喀什第六中学开展行走的思政课

把科创教育带到农村和边疆

肖铭是一名物理老师,他始终心系“钱学森之问”,在他看来,“培养创新人才,事关国家未来,是教育事业的皇冠,而培育创新人格是皇冠上的明珠。”

肖铭认为,从事基础教育的工作者,只要目光远大,尊重规律,保持定力,尽力构建好创新思维和能力发展的良好成长环境,就一定会为国家提供更多更优的创造性人才。

在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中学工作期间,他开创了“新书院”形态下的科创教育模式,产生了许多突破性的成果,频频斩获省市、国家甚至国际级的科创奖项。

肖铭指导学生感受中华文化

来到乡村初中之后,他也在学校因地制宜推动科创教育。把乡镇科技节办到校园里,扩大科创教育影响力,推动乡镇政府支持学校科创教育。并鼓励年轻教师担任科创辅导员,发现鼓励青少年创新积极性,培养出了市级小研究员和区级小研员,形成了学校科创特色,提振了学校发展的信心。

来到南疆工作之后,他积极推进上海援疆资助的四个数字化实验室和一个航天科创馆以及科学安全教育馆的建设和使用,还积极联络上海援疆前后方,筹备“科创进南疆”科创普及活动。激发南疆地区民族学生创造活力。

让教育变得更温暖

“教育,应体现她的温暖。”肖铭认为,让教育变得温暖,一定要体现以人为本。教育的目的和归宿是孩子,要领会每个孩子成长需要的真正的帮助,倾听孩子内心的呼唤,孩子的生命、情感、生活、环境可能都比学业重要。

肖铭表示,要助力学生成长,首先要确保他们生活在一个幸福和谐的学校环境之中。他很早就推行了减轻学生不必要的负担,提高课堂效率,丰富学生生活,提升校园生活品质的变革。

他引导要求教师把更多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独立思考;减少作业时间留给孩子们用于阅读;他把图书馆的书转出书库书架,放在每个班级对面开放教室里,为学生建上“身边的阅览室”。

转到初中做校长时,肖铭发现学校各类困难学生有不少,但他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有个孩子有严重多动症和狂躁,影响班级其他学生,家长在家也渐渐管不住他。为了孩子和家庭的愿望,他就把孩子安排在一个专门教室里,校领导和老师轮流为他上课。

来到南疆工作,他把教育的温暖带到了更需要帮助的边疆。他自己也与学校重点困难民族学生帮扶结对,当他发现这个学生有足球技能后,就引导他发展特长,经常到训练场看他训练,找他谈心,发现有伤就亲自带着学生去治疗,还带学生去商场买足球鞋、运动服。寒假到了,帮学生列训练计划,安排假期生活。

一个学期过后,教练找到肖铭,兴奋地说,这名学生踢上主力位置了,学习成绩也提高了。班主任也说,孩子现在已不用他太操心了。


责任编辑:陆芸
新闻网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