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星陨落!共和国一天痛失两位院士 他们的故事 同学们应该知道

来源:上海中考发布

时间:2021-05-24 10:05:10

5月22日13时02分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逝世
享年99岁
5月22日13时07分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逝世
享年91岁

国士无双

愿世间如你们所愿,医食无忧

沉痛送别两位院士!


  同学们,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袁隆平和吴孟超的故事——

  

  1930年9月7日,一个婴儿在北平协和医院出生了。他是袁隆平,刚刚去世的、无与伦比的、值得我们永远纪念的人物。

  袁隆平出生的那个夏末秋初,长江流域发生了特大水灾,湘、鄂、赣、皖、苏各省大部成为泽国,无数百姓流离失所,溺毙、饿死者不计其数。生于灾难之年的袁隆平,穷其一生都在为解决中国人乃至世界人民的饥饿殚精竭虑。

  如果在当今中国科学界拿出几张名片的话,那么袁隆平毫无疑问是其中耀眼的一张;如果让中国人说出一位知名科学家名字的话,那么脱口而出的就是袁隆平。

  袁隆平是少有的不用介绍专业领域、名誉、头衔和职务的科学家。那是一张再普通不过的“农民脸”,那是一张认真时全神贯注、放松时调皮逗笑的脸,那是一张几乎每个中国人都熟识的脸。

  在网络上,一直流行着一句话:袁隆平让你吃得太饱了。这是网友们的调侃,但也从侧面映衬出,袁隆平的贡献、影响力,以及在民众心目中的地位,是何等之高。能够超越袁隆平的,只有袁隆平自己。

  袁老离开了,不仅给我们留下了技术财富,也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精神财富,甚至还有那份面对事业和生活的态度。

  作为“长在”试验田里的人,他说,“一粒粮食能够救一个国家,也可以绊倒一个国家。”而在专业之外,他还是一位段子手、梗王,“我的米可以喂胖你们,但我自己不能胖”“人怕出名猪怕壮,我可是有偶像包袱的人”……

  今天,在一个伟人走完其生命历程之际,我们悼念他,不妨看看他出发的地方、出发的时刻。袁隆平的童年,可以用颠沛流离来形容。那是战火纷飞的年代,他随父母先后居住在北平、天津、江西九江和赣州、湖北汉口等地。

  今天的我们,单是看着袁隆平的求学史,都不禁潸然泪下。

  他的小学是在湖北汉口、湖南常德、重庆龙门浩三个地方读完的;他的中学是在重庆复兴初级中学、重庆赣江中学、重庆博学中学读完的。然而就是在这样的艰苦环境下,年少的袁隆平,打下了日后长成参天巨树的坚实基础。

  今天,微博刷屏了,朋友圈刷屏了,平日里分属不同领域、行业,讨论着不同话题的微信群,也出奇一致地刷屏了。大家放下手头的工作、活动、谈话,纷纷送别袁老,这便是一种无形的致敬在传递。

  而当我们怀念袁隆平,我们到底在怀念什么?我想,杂交水稻的专业技术,仅仅是最基础性的。他的身上,有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有几十年如一日的坚韧定力,有笑对艰难险阻的乐观豁达,有卷起裤管的朴实无华。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4月29日表决通过《反食品浪费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弘扬传统美德、保障粮食安全,防止食品浪费从此有法可依!诱导误导消费者超量点餐最高罚1万。

  事实上,袁隆平早在多年前就呼吁将浪费当成犯罪行为限制。

  2013年,袁隆平接受央视采访时曾表示:我们国家人口这么多,耕地又这么少,人均耕地这么少,好不容易国家投入很大,每年都增加科技投入,我们辛辛苦苦地钻研来提高(产量),我们的水稻产量,每亩提高10斤、5斤都是很难的,提高了单产之后呢,又浪费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吴孟超是中国著名肝胆外科专家,中国肝脏外科的开拓者和主要创始人之一,有“中国肝胆外科之父”之称。他从医70多年,拥有自主创新重大医学成果30多项,创建中国肝脏外科论基础,主刀完成包括中国第一台中肝叶切除术在内的16000多台重大肝脏手术,使中国肝脏疾病的诊断准确率、手术成功率和术后存活率均达世界领先水平,肝癌患者术后最长存活已达45年。如今全国肝胆外科的专家和医生中,八成以上都是他的学生。

  1927年,年仅5岁的吴孟超漂洋过海,随母亲到马来西亚投奔做工的父亲。抗战爆发后,正读中学的他和同学们一起,主动把毕业聚餐费捐给国内抗日的将士们,不久后,竟收到以毛泽东、朱德名义发来的感谢电,那封电报成为他最初的红色记忆。  
  “回国找共产党,上前线去抗日。”抱着这个愿望,1940年春,吴孟超踏上回国路。由于战争封锁到不了延安,回国后他只能先求学,考取当时的同济医学院。

  1956年,吴孟超如愿入党。中国是肝癌高发国家,上世纪50年代初,国内肝癌防治领域尚一片空白。身为外科医生的吴孟超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开始向肝脏外科领域进军。

  1950年代,经过成千上万次解剖实验,吴孟超的“三人小组”首次提出肝脏结构“五叶四段”解剖理论,从此,中国医生找到了打开肝脏禁区的钥匙。
  1960年,吴孟超主刀完成中国第一例肝脏肿瘤切除手术,实现了中国外科这一领域零突破。此后,他首创常温下间歇肝门阻断切肝法,成功完成世界上第一台人体中肝叶切除术。仅用7年时间,就将中国的肝脏外科提升至世界水平。
  1988年,上海市甲肝大流行,他夜以继日奋战在临床一线;2003年抗击“非典”,他坐镇发热门诊,日夜收治患者。

  从风华正茂到耄耋之年,吴孟超始终不知疲倦地工作。97岁时,只要身体允许他仍坚守在临床一线,经常每周亲自上两三台手术,按时查房开会。医院怕太劳累建议他取消门诊,他拒不同意。

  2019年1月,吴孟超主动响应国家院士制度改革号召,带头光荣退休。但他舍不得放下手术刀,一如既往地下临床进病房,一有空就研阅最新学术文献资料。他说:“中国肝癌大国的帽子还没有扔进太平洋,我还要继续同肝癌斗争。” 
  吴孟超常说:“一个人找到和建立正确的信仰不容易,用行动去捍卫自己的信仰更是一辈子的事。”这句简单的话,他践行了一辈子。

来源:澎湃新闻(记者 岳怀让 李佳蔚)、人民日报微博

责任编辑:陆芸
新闻网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