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教育家”于漪:党员在任何岗位上都应是一面旗帜

来源:文汇网

作者:樊丽萍 吴金娇

时间:2021-05-19 10:22:15

  人物小传:

  于漪,1929年2月7日生,江苏镇江人,1951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196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长期躬耕于中学语文教学事业,坚持教文育人,推动“人文性”写入全国《语文课程标准》。主张教育思想和教学实践同步创新,为推动全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作出突出贡献。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先进工作者”“改革先锋”“最美奋斗者”等称号。2019年9月获“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

  躬耕基础教育事业70载,93岁高龄的“人民教育家”于漪每每谈起孩子,谈起和教育有关的一切,眼中总会绽放不一样的光彩。

  这份光彩,源自责任。“如果将人生比作一张单程票,孩子人生的每一站,都有权接受良好的教育。作为教师,任何一环都不能有丝毫懈怠。”于漪总觉得,自己的身上挑着千钧重担,“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现在,一个肩膀挑着国家的未来”。

  这份光彩,也是信仰的力量。1965年8月13日,于漪光荣地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入党审批通过那天,单位组织部门的一位前辈与她谈话:“组织上入党,当然要经过很多年的考验,但思想上入党更重要,因为思想上入党是一辈子的事情!”

  就是这句话,被于漪种在心里,记了一辈子。春秋几十载,她从未停止过对自己的叩问:你在这个岗位上工作,思想上入党了没有?你做事的出发点是什么,最终目的又是什么?

  理想就在岗位上,信仰就在行动中——于漪始终如此要求自己。“一名共产党员在任何岗位上,都应该是一面旗帜,要尽心尽力把工作做好,永远向上、永远进取!”

  语文课要让“躺在纸上的文字站起来”,触动学生的精神成长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上海,大中小学正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最近一次登门造访于漪,记者和她攀谈时“求教”:于老师,若您今天还在给孩子们上课,您会给大家讲什么呢?

  一串爽朗的笑声中,于漪把话头引到了她最亲切、最擅长也最投入的语文教学领域。

  “我自己是教语文的,读了很多红色文学经典。在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中,无数先烈舍生忘死,付出了珍贵的生命。我自己读得热血沸腾,作为一名教师,我更有责任把他们身上所凝聚的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传递给下一代,为他们点亮生命灯火,照亮他们人生的前程。”于漪说。

  教育界人人皆知,于漪上语文课是一绝。据不完全统计,于漪曾上过2000余节公开课,用一句流行语来形容或许很贴切:“始终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曾有年过花甲的学生表示,只要一看到《文天祥传》,思绪便会猛地拉回到课堂上:于漪老师饱含深情地讲述文天祥带着一颗赤诚的爱国心英勇就义的事迹,字字泣血,历历在目。“回想高中三年,我觉得于老师教得最好的不仅是语文,还有做人。”

  为什么于漪的语文课会让很多学生一辈子难忘?因为,她总能让“躺在纸上的文字站起来”。

  有一堂课,于漪记忆犹新。那还是多年前,她给学生们讲解课文《七根火柴》。这篇课文讲的是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生命垂危的红军战士把党证和夹在党证里的七根焦干的火柴交给战友,请他转交给党组织的故事。课文中有这样一段描写:“他的眼睛模糊了。远处的树、近处的草,那湿漉漉的衣服、那双紧闭的眼睛……一切都像整个草地一样,雾蒙蒙的,只有那只手是清晰的,它高高地擎着,像一只路标,笔直地指向长征部队前进的方向……”

  于漪让孩子们带着问题阅读经典,激发了大家的深度思考。有一位学生在课堂上“突然”求教:“老师,同一个人看事物,怎么可能既清晰又模糊呢?是不是写错了?”于漪灵机一动,以话剧舞台为例分享她的见解:这就像在舞台上,周围都熄灯了,只留下中央的一束光,这个特写镜头就此定格,聚焦在这位无名战士舍生忘死的精神之上……上完这节课,这名学生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回家后情不自禁找出火柴细细端详,还洋洋洒洒地写了一篇情真意切的作文。

  “《七根火柴》那节课,不仅是教学生语文,也在传递爱国主义精神。”在于漪看来,语文课是一门直指人心的课程,所蕴含的“人文性”使它区别于其它学科。“语文课与人的学术素养、思想品格、气度胸怀紧密联系在一起。语言是文化的深层代码,折射出民族的精神和气节。”

  一堂课让学生终身难忘,背后究竟有什么“魔法”?于漪坦率地说,一名教师不可能奢求每一节课都让学生永生难忘,但“必须要让一些课能够触动学生的精神成长。”

  于漪的课堂,追求“三动”境界:动听、动情、动心。在她看来,授课技巧是其次,授课内容要打动学生,教师首先要打动自己,不能以局外人的态度冷眼旁观,要全身心投入其中,用生命歌唱。“顶顶重要的是,教师要学会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成为课堂的‘发光体’。”

  基础教育阶段的培养,要做到有教无类的悉心浇灌

  把国家的需要和个人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对于漪而言,是发自内心的行为,是一种信仰。

  这是于漪的一段自述:“我生于长于一个风雨如磐的年代。‘七七’卢沟桥事变后,日本侵略者铁蹄长驱直入,家乡危在旦夕,我就读的薛家巷小学即将解散。”

  经历过抗战烽火,目睹积贫积弱的旧中国,于漪在镇江中学读高中,校训“一切为民族”深埋进她的心里。1951年,于漪从复旦大学教育学专业毕业,成为一名教师,最初教历史。一年半后,党支部书记找她,说学校语文组缺少教师,希望她“转行”。于漪一口答应,“党要我们做啥,我们就做啥。边学边干,边干边学。”

  “半路出家”教语文,于漪攒着一股子劲扎进其中,靠自学啃完大学中文系课程,对照德国、美国的语言学书籍不断丰富知识图谱,日复一日打磨出属于自己的教学风格。上世纪60年代,凭借出色的课堂教学改革,她成为上海语文教育界的一面旗帜。

  “我一辈子从事基础教育,这份事业看起来平凡,实际上非常不平凡。”用于漪的话说,当一名中小学老师,一定要做好一个思想准备,“要甘于成为一名地下工作者”。因为基础教育尤其是低年级学段,老师的工作成效并非立竿见影的,也无法简单地用升学率衡量。

  也正因此,这些年,于漪每每和年轻老师交心,都会讲到老师这份职业的特殊性:基础教育是塑造灵魂的工作。很多时候“它是看不见的”,但作为教师,绝不能有丝毫懈怠,“一个老师教得好不好,对学生影响几何,将来就会体现在学生身上,学生心中也自有一杆秤。”

  于漪的这番感言,实则蕴藏着她对基础教育的深刻理解。我国基础教育体量庞大,涉及一亿多名学生,关乎每一名孩子的素质,具有非同一般的战略意义。“对一个老师来说,教出几个好学生不是难事,难就难在,要把每个孩子都教好。”

  身为党员教师,于漪始终认为,基础教育阶段的培养,要做到有教无类的悉心浇灌,“不仅要文明其精神、提升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还要野蛮其体魄,让学生健康成长。特别要教会学生做人,做一个内心富足、有是非观,且对国家社会有贡献的人。”

  “孩子交到我手里,这是对我极大的信赖。我要对得起国家,对得起老百姓,对得起孩子,也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于漪说。

  万紫千红才是春,哪怕是一棵小草也能装点江山

  时代在变化,教育也面临着新的课题和挑战。这些年,有不少教师、学生以及学生家长在造访于漪时,也会带去自己的困惑,向这位睿智的教育家求教。

  “焦虑”,是于漪听到比较多的词。在学业竞争压力下,孩子焦虑、家长焦虑,老师也焦虑。而在于漪眼里,泛滥的教育焦虑,其实来自于认知偏差。“我们很多家长,包括老师对教育的认识不足,存在误区。”

  究竟什么是好的教育?于漪说:“好的教育不是给孩子打分,而是打好做人的基础,在学到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保持健康的身心,孩子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如今很多家长因为孩子的分数焦虑,可于漪想说:“没有一张考卷可以考出人的综合素质。”

  在她眼中,每一个孩子都是宝贝——不仅是家庭的宝贝,也是国家的宝贝。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松树就是松树,柏树就是柏树,香樟就是香樟。我们现在的教育之所以让人焦虑,就是因为总是拿一把尺子量人、用一刀切的评价。但是松树不可能发出香樟的味道,香樟也不可能像柏树那样挺拔、像杨柳那样婀娜飘逸。”

  都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于漪说:“走进一座大花园,万紫千红才是春啊!哪怕我是一棵小草,也完全不必自卑,一棵小草也能够装点江山!”

  “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与两个因素息息相关,一是经济的发展程度,另一个就是国民的文明素质。今天的基础教育实际上是为我们的国民素质提升奠基。”多少年来,不管在哪个岗位,于漪的师者初心从未改变:教育是一项塑造灵魂的事业。看似平凡和琐碎的工作,与国家的盛衰、人民的幸福血肉相连,休戚与共。“我干的是一项伟大的事业,她值得我全身心投入,用生命歌唱!”


责任编辑:陆芸
新闻网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