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附中校长吴坚:践行博雅教育,成就人的发展

来源: 第一教育

作者:王厥轩 系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原主任、研究员

时间:2021-04-12 15:58:14

复旦附中诞生于1950年。70年的历史进程中,出了一批声名卓著的校长:远的如姜拱绅、张蔼珠、过传忠、曹天仁;近的如谢应平、郑方贤等,都是上海鼎鼎大名的校长。吴坚自2015年起担任校长,是复旦附中的第13任校长。

本文透过与吴坚的访谈,展现上海新生代校长的修为、视野和境界,他们对学校改革所持的态度,以及怎样把自己所看重的理念贯彻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

吴坚的简历,真的简单:他1966年生,江苏太仓人。1988年华东师大中文系毕业后就来到了复旦,做过语文教师、班主任、教研组长,十年之后又当过教导主任、校长助理、副校长、常务副校长、党委书记。2015年9月被复旦大学任命为复旦附中校长。迄今为止,他在一所学校已待了32年,学校的各个岗位他大多轮过了。大家都说他是“土生土长”、地地道道的复旦附中人。

32年的辛勤耕耘,他获得许多奖项:上海市模范教师,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状”获得者,2018年度获复旦大学的最高荣誉奖“钟扬式教学团队”,2019年又获“全国科教先进校长”。他科研上成果颇丰:一次获上海市教学成果特等奖,一次获上海市教育科研一等奖,2014年还荣获教育部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在他的带领下,学校先后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单位、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吴坚给人的印象:中等个头,长方脸,五官端正,面带祥和。最显著的特征:五十多岁已显见满头白发细密点缀。与之深谈后,发现他沉稳、大气、善表达、有主见,且富有逻辑性。他是那种一旦确定目标定会执著追求的人,具备典型的教师职业特征,富有梦想又有精神目标,始终走在自己选定的路上。

博雅教育的时代解读

“我希望,博雅教育在当代中国高中教育的有益发展过程中,能打上复旦附中的探索印记。”

复旦附中在上海东北角,到了学校,已经九点半。吴校长在五楼接待室等待,稍作寒暄,就直奔主题。

我问:“你1988年华东师大毕业,在30多年间,轮了许多岗位。最初当教师、班主任的那些年间,给你留下最深印象的有哪些事?”

他稍加思索,便娓娓道来:“在我脑间留下最深印象的,也许有这样几条——其一,初为人师,什么都不懂,我却拥有上海第一等的好师傅。我是学中文的,过传忠老师是我的带教师傅。我跟了他整整一年。他学识功底很深,决不亚于大学教授。他每天面对十七八岁富有上进心和激情的中学生,高声朗诵优美的文学作品,字正腔圆,如舞台中央的艺术家,若论表现力,也许比作家本人更加强烈。卢元老师的古文功底深厚。他只要一开口,会马上吸引住学生。他是浙江人,普通话语音是过不了关的。但他在黑板上一写拼音,一定绝对正确。你可以想见,他备课时是下了怎样工夫的。他教的古文,自己背诵如流,学生会深受感染,牢牢铭记。现在的中学生读古文时,教师会要求用白话文在书本上‘翻译’,把古文学成了外文,丧失了语感,在卢老师的课堂上是无论如何不会出现这种情况的。”

“其二,附中的学生真的可爱。学校是寄宿制学校,学生来自不同地区、家庭背景各不相同,但都聪慧好学、淳朴热情,喜欢与青年教师交流,古今中外,科技人文,上下五千年,无所不谈。他们身上有许多优点,最突出的是好辩论。那种争论时面红耳赤、认真执着的模样,声调持续上升的神情,令人感动。此时此刻,观点已不重要,而争论过程中的思想碰撞、金句迭出,才令人拍案叫绝。”

“其三,我做过一届理科班的班主任。说老实话,我不太认同‘天才论’,更认可勤奋努力的过程对成长的重要性,但不得不承认,这些孩子真的有天赋。他们的兴趣广泛,并且兴趣经常转换,一旦形成对某个问题的真兴趣、真感情,他们钻研探究的劲头会持续很长时间。心智成熟度的不足与学科发展上的超常规,是这些学生身上共同的特点。一般而言,他们在理科上是强项,但令我惊奇的是,稍加引导下,他们对人文学科的学习热情也毫不逊色。有一位学生,在高中时竟已几乎把《史记》通读一遍;还有一位学生,他工作之后送我的礼物竟然是一套《资治通鉴》。这些学生,高中阶段的理想志趣已逐渐成熟,人生底色也打得足够丰富。反观当今的许多中学生,生命价值支撑点太单薄,一旦唯一一根‘保险带’脱节了,便会有人生崩溃的感觉。看来,在高中教育中给予学生更多的生活体验和人生经历,真的十分重要。”

“其四,作为教师肯定会对学生产生影响,而学生也一定能给予老师许多,使老师的生命更丰富、更有意义了。我体会到:如老师给予学生真诚付出和指导,由此获得的满足感、成就感肯定是难以计算的。教学相长,确实是至理名言。有这样优秀的学生,对我做教师、对我后续的办学,都有非常强烈的影响。要对得起学生,这是我发自心底的最真诚的一句话。有一位前辈校长说过:老师好不好,就看你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有多高。倘若学生处处模仿你,模仿你写的字、模仿你的习惯姿势,甚至模仿你的生活态度和做人行事的风格,那么,做教师的幸福感,全蕴藏其中了。”

“做老师这么多年,我悟到了:你不能辜负每一届学生的三年时光。学生与你朝夕相处,他会时时刻刻在各种活动中展现自己,他们对未来人生会有许多期待与展望,他们会在你面前把内心世界完整吐露……所有一切,都表达了他们愿意把自己的这部分生命与你分享。在这样的学生面前,倘若你仅仅把教师作为一种谋生职业,那你真是辜负了学生。”

“今天,我做了校长,始终以教师的视角思考教育问题,成就与发展学生,成为我矢志不渝的教育情怀。”

“言归正传。你做了校长后,把博雅教育的理念作为一条主线贯彻于学校的方方面面。读了你的材料,我发现你对博雅教育有很深的研究。能谈谈吗?再有,博雅教育与复旦附中70年的历史,是否有一个承继关系?”他笑了,说:“好,真有必要讲讲。”

“对博雅教育,我做过一点研究。倘若追根寻源,可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博雅教育最原始的概念,指的是‘自由人的教育,与特定职业无关的教育’。还有一种提法,它与通识教育接近。到了18世纪,英国的博雅教育强调‘雅’,即男要绅士,女应淑女。到了19世纪,又强调‘博’,几乎与通识教育成了同义词。到了20世纪,美国对博雅教育有了新认识,强调从‘贵族主义’到‘民主主义’的转型。之后,博雅教育逐步演变为针对所有公民的通识教育。这一过程表明,博雅教育概念的每一次转换,都是时代发展的需要,都与教育环境的变化、教育对象的变化,以及我们对教育问题认识的变化,紧密相关。”

“我们今天提的博雅教育,其实大量的是匡正工作。它是对教育本质的再认识,即坚持以人为本,强调‘自主发展,开放包容’,不但关注学生的三年成长,更关注他们今后50年的人生发展。今天的任何一种经典的教育思想,都会不断地与时代相结合,与地域相匹配,与文化相结合,不断汲取对教育规律、学习规律的深刻认识。”

“我们今天为什么要追求博雅教育?因为它与学校文化相匹配,而且它追求全人的发展。把这两个要素联系在一起,在成就学生的发展过程中,也成就了学校。我们有这样几条认识:

(1)博雅教育是一种深层次的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它绝不会以短暂的功利为目标。它强调素养品质、理解包容,强调价值引领、可持续性,是一种学生的生成性教育。

(2)复旦附中的‘博雅教育’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也不忽略学生的个性发展。我们一定尊重学生发展上的需求,对个性的包容、对特长的尊重、对学生未来理想的树立,我们都给予高度重视。既然是认可教育的生成性,过程理当大于结果。

(3)进入网络时代,知识和技术一跃而成为与自然资源同等重要的资源。当整个社会把机器看得很重之时,我们始终认为,人与机器是不一样的。复旦附中的学生,要有灵魂、有信仰、有正确价值观。因为复旦附中的博雅教育,一头连着国家社会发展、人才供给、智力支持;一头连着每一个孩子的命运、每一个家庭的希望。”

“我希望,博雅教育在当代中国高中教育的有益发展过程中,能打上复旦附中的探索印记。至于我们今天提博雅教育与学校70年历史沿革的关系,梳理一下,尽管留有时代的印记,但从‘立德树人’的根本培养方向上看,依然是条理清晰、一脉相承的。”

“我们学校1950年创立。最初的名字是华东人民革命大学附设工农速成中学,简称华东革大附中。顾名思义,它为华东地区培养新中国的建设人才与管理干部。吕型伟、黄世晔(于漪老师的爱人,后担任复旦大学历史系主任)这样的教育大家,都担任过华东革大的教员。

1953年,学校改名复旦大学附设工农速成中学,其办学目标是:脚踏实地,艰苦奋斗,五育并举,为国争光。培养的任务与时代的要求紧密结合,清楚明了。

1958年,学校又更名为复旦大学工农预科,完全纳入复旦大学教育序列。其师资,几乎清一色是复旦大学委派;其教材,多为自创、自编。形成的办学特色:刻苦、严谨、求实、创新。校风民主,学风踏实,传承宽厚、自主发展、追求卓越。

1962年,学校正式定名复旦大学附属中学,属上海市教育局和复旦大学双重领导。学校办学中创造性开设时政课,强调实验操作(实验纳入考试评价)、强调劳动(高中三年,每学期都设劳动周,已成为传统)。一句话,学校的一切工作,围绕着‘打好学生人生底色,成就学生全面发展与特长发展’。

到了20世纪90年代,学校提出了‘四个主人’作为学生成长目标。即培养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学校的主人、国家的主人、时代的主人。

从20世纪60年代至21世纪初,姜拱绅、张蔼珠、过传忠、曹天任等历任复旦附中校长。

就所谓上海名校而言,复旦附中的最大特色,就是学生比较活跃、很阳光。学生的包容力、自主性一直保持得比较好。我听前辈校长告诉我,姜校长治校有两大特点:一是他强调‘自主、坚守’,任何情况下维护学校的育人环境,坚持办学目标不动摇,发挥大家潜力,其背后是自信、勇气和魄力;二是他会带队伍,卢元、曾容、陈锡麟,乃至黄玉峰、步根海等一批名师,都是他带出来的。他对教师,特别是有才气的教师,非常宽容,鼓励他们独立思考、独立创造,探索个性化教学风格。他当校长时,附中的教师队伍是十分强大而优秀的。上述表明,复旦附中是一所高规格、讲学术、有厚度、有底气、敢为人先的学校。

70年间,形成了‘教风民主严谨,学风踏实自主,培养厚实卓越’的风格,在复旦大学的学术文化氛围熏陶滋养下,不断探索培养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相结合的未来优秀人才的教育规律。”

听着吴校长话语精当、一气呵成的对学校历史的评价,我内心敬佩,又问:“你接班之后,对博雅教育又清晰地提出了‘博而通、雅而正’的新理念,能否通俗地解释一下?”他又笑了,说:“我和我的团队思考博雅教育,有个大背景,就是复旦大学原校长杨福家提的几条非常好的建议:

(1)要搞通识教育,就要给学生打下宽基础。这点,综合性大学非常强调。课程教学,要搞宽口径;人生基础,也要打下宽口径。

(2)寄宿制学校可以搞书院制、学院制。学生培养的方向,既要有广阔的‘博而通’的文化基础,又要有‘雅而正’的思想。倘若没有正确的人生引导,这样的学生培养出来干什么?

(3)可以设立导师制。班主任兼具导师的功能,既要有学科的引领,又要有人生价值意义的引导。

基于杨校长的这些思想,我们对‘博而通、雅而正’就能想得深一些、透一些,大概有这样几层意思:

第一,就学生而言,‘博而通’是有渊博的知识以通晓世事。此处的‘博’,强调知识体系和结构相对完整、文理兼修、科学与人文并重;强调能把知识转化为能力、视野、素养和境界;强调能用知识分析解剖问题,回应真实世界的挑战。‘雅而正’,意味着持端正的品行以行走天下。这儿的‘雅’,能承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君子气度;重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落实;能进行理性的价值判断与正确的行为选择,成为有信仰、有尊严、有追求的人。这儿的‘博’和‘雅’,是一种人生境界,也是一种人生态度。”

“第二,‘博而通、雅而正’恰如其分地解释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对核心知识、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以及相互关系的备注。要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之间的辩证统一,‘博而通’是‘雅而正’的基础,‘雅而正’是对‘博而通’的升华。这也是‘教是为了不教’原则的实践诠释。”

“第三,‘博而通、雅而正’回应了信息化、智能化时代的到来。它强调:机器人确实可能给未来世界带来巨大变化,但机器没有灵魂、没有信仰,而人有灵魂、有信仰,有独特的创造。机器不可能取代人,而人却有变成机器的危险。我们必须立足于育人责任的基本定位。”

“第四,‘博而通、雅而正’也是附中优秀高中生应呈现的精神风貌。比如,面对变化了的社会有开阔的思路,对各种问题都会有针对性的办法;能把握转型社会的历史大趋势;能和老师一起,不断探索教育规律发挥作用的条件和范围。在学校教育中,我们要持续创设自由的环境,构建严谨的规划,形成深刻的体验。”

吴校长的一番话,使我对许多教育问题有了深一层的理解。我发现,吴坚属于真正拥有“自我”的人。什么才算真正拥有“自我”?我想,应该有两个标志:一是看他有没有真兴趣,即有自己安身立命的事业,全身心投入其中,并由此感到内心的愉悦与充实;二是看他有没有自己的真信念,即有自己处世做人的原则,那是他精神上的坐标轴,坚守初心而不随波逐流。吴坚是兼具真兴趣和真信念的人。

博雅教育的校本构建

“现在问学生,什么是‘菁英’?他们会平心静气地回答:了解自己身上肩负的时代责任、历史使命和社会担当,做一个为人民服务、努力奉献、有家国情怀的人。”

休息了一会儿,与吴校长又聊了起来。“当学校选择博雅教育作为基本理念后,在进行顶层设计时,做了哪些思考与改革?能展开谈谈吗?”吴校长细眯着眼睛看着我,说:“好,我们来讲讲这个话题。”

“我们确立了‘博而通,雅而正’的目标,接下来便是教育路径的选择。其背后,本质上是对各种学习关系进行有意义的调整与塑造。

在方向上,我们整个地围绕怎样让学生健康地成长,鼓励他们的潜能得以发展;怎样让他们成为学校整体改革的核心因素……在顶层设计上,我们做了五个方面的改革。”

“第一方面,课程建构的发展性追求。今天学校提供给学生的是‘八大板块’‘四层台阶’的递进式课程体系。我们架构了人文与经典、语言与文化、社会与发展、教学与逻辑、科学与实验、技术与设计、体育与健康、艺术与欣赏等八个板块。这个设计围绕附中学生的实际与需求,也与高考新政的招生大类基本匹配。比如社会与发展板块,包含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以及心理学、法学等,让学生对高等教育所需要的学术规范、学科前沿及探索兴趣等,有大致的了解,可以主动选择与规划。又比如体育与健康、艺术与欣赏板块,我们主要思考让学生在艺体两个方面更自主,做出更体现个性需求的选择。以体育为例,我们开了74门次的专项选择性必修课程。”

“‘四层台阶’是我们为每个学生设计的阶梯式课程门类。

(1)A层,基础型课程。它是所有学生的必修课程,属于保障性的学历教育,着眼于学生基础学力和基本素养的高水平发展。

(2)B层,拓展型课程。其定位是,学生可主修,亦可辅修。以‘社会发展’和‘人的成长’双层要求架构,其宗旨是满足学生不同方向与不同层次的个性化需求。

(3)C层,研究型课程。主要是让每一位学生有科研经历。学校创造条件、搭建平台,配合专业指导,激励学生能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和实践体验。

(4)D层,特选课程。它是针对少数学生的高阶课程,采用主题活动的形式,以帮助学生实现潜能开发。”

“我主持的‘中国人’课程系列,2014年获教育部首届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这个课题是学校语文组以黄玉峰老师为代表的几代教师,为实现大语文、大视野的理念以及自己的教育价值而自觉发起实践的。核心人物是语文特级教师黄荣华。从2002年起已开始探索,到了2006年,推广到全校层面。到今天,已形成一个十分完整的课程系列,包括《穿行在汉字中》、《中国人》专题学习群、《中华古诗文阅读》(六册)、《中国根文化中的学生》(十五册)等。

这个课程系列对学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它优化了语文课程结构,培植了学生的思想与价值体系,改变了语文课缺失生命教育的内容,点亮了学生的心灵智慧之灯。

(2)让学生认同‘中国人’及‘中国文化’,从而产生了情感内驱力。在当下,让中学生产生激情,是件不容易的事。

(3)提升了学生作为中国人的文化选择能力和生命的价值追求。

这个课程系列又对学校语文组建设有了很大的推动:

(1)它厘清了学科组建设的方向。一个学科组,到底是‘散养’好还是‘放养’好,或是‘圈养’好?附中教师选择了‘精养’。

(2)明确了像语文这样的人文学科,一定要给学生时空视野,让他们独立思考、主动学习。教育本质上是具有引导性的,让学生在确定一个基本方向的前提下,由着他们放手去做,其效果一定好。

(3)领导与教师之间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我悟到,我的职责是参与,并全力支持与保障。附中教师有一点感到很舒服,就是领导对教师做的许多事,一定给予满足、理解、支持、保障。对教师所做出的成果,一定放在突出的位置上。”

此时,我插话:“复旦附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上海很有影响。武亦姝已成了上海教育的一张名片,能介绍一下吗?”“好,给你讲这个案例。”吴校长的声调高了一点。

案例1:武亦姝与复旦附中

2017年第二届中国诗词大会的总冠军,为复旦附中高一年级的武亦姝夺得,瞬间引起上海及全国各界人士瞩目。

武亦姝是谁?她在学校是怎样一个人?

依据“博而通,雅而正”的育人方向,附中开设了“中国人”课程系列。武亦姝对古诗文有浓厚兴趣,日常的课外阅读也偏重于此。她的语文老师经常专门指导她,为她讲解诸子思想、古典诗歌鉴赏等。学校还依托大学资源,提供丰富的专题讲座、选修课程、科研见习平台。校内还有文学社、辩论队等社团。像武亦姝这样学有专长的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如鱼得水。

附中还给学生提供自由生长的土壤。这种自由又有一个务实的基座:它拒绝功利性的学习选择,特别鼓励学生质疑。武亦姝好学善问:平时,在问老师问题的学生中,她的身影经常出现;她对于极细微的知识点,一定“打破砂锅问到底”;她对课本上的一些注释,也喜欢质疑。为此,她或自己查资料,或与老师进一步探讨。更难得的是,武亦姝得奖后不骄不躁:不接受采访,不参加没有必要的社会活动。学校领导和各科教师也保护她,让她保持常态的学习、生活,不受任何干扰。武亦姝依然保持平常心,继续博学、审问、明辨、笃行。2019年夏,她以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大学。

吴校长接着说:“我们还开设了一门‘大学微课’,有30多位复旦大学的教师给学生开选修课,很受学生欢迎。你会问,为什么一定要请大学教师开课?原因有二:

(1)本校教师开这些课,在术业专攻及精力专注上,确有欠缺。

(2)会造成引领角色的不够一致。大学微课,顾名思义,就应当要大学教授上,要有专业背景的人来做。”

我饶有兴趣地向他提了个问题:“如何突破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藩篱,构建优秀人才培养的贯通性和可持续性,确实是上海许多优质高中学校所面临的一个大课题。能谈谈附中的思考吗?”

“面对这个课题的挑战,我们确实酝酿已久。其一,高考所规定的范围与条件,比较多的是从选拔人才的角度思考的。而大学微课,则从一个学生的成长发展及潜力开发角度探索。两者在人的培养规格上不一样。后者不会过多考虑高考考什么?其二,我们具有这方面条件。附中背靠复旦大学这所一流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大学可以推动中学,用更开阔的视野去进行综合培养改革。”

讲到这儿,他笑了起来,说:“你一定很想听大学教授给中学生上课会带来怎样的变化,给你讲几条:

(1)大学教授把人文科学的学术前沿带进中学课堂,学生听了课,眼界不一样了。眼界又决定境界。

(2)大学教授功底深厚、扎实,他们的思维方式带有学术性,让中学生听课后有了学术标准。这种学术规范意识越早建立,越对优秀人才的成长有帮助。

(3)大学教师的人生引导,会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使他们较早地形成人生目标,带来的一个‘副产品’是:学生在高考填报志愿时,会显得有主见、很轻松。

(4)近年的大学微课,我们把同济大学等也纳入进来,弥补了我们最初课程设计上的短缺与不足。”

“第二方面,学校班级建制的问题导向。随着高考新政的实施,‘分层走班教学’已成为全市高中教育的新课题。做法上,或依据学习成绩分成‘快慢班’,或依据学习者特长设立加试学科‘专项班’。

虽形式上不一,本质上依然是不同名称的‘行政班’。这种分法,‘分’的主体依然是学校,学生还是处在被动、被分配位置。复旦附中怎么思考?倘若从效率上讲,‘行政班’的模式效率更高,成本也低。但从深层次思考,追求效率是一时的,而发展学生个性、塑造学生品格才是根本的。现今时代,精准培养、尊重多元选择、追求人的主动发展,应当是复旦附中博雅教育的必然选择。

为此,我们选择了分层走班的模式,先进行试点:在文理学院实行走班教学;浦东分校全员走班;复旦附中本部则采用分年级推进走班形式。这样安排,打破了行政班的概念,文理交融,避免了培养的单一性、同质化。这个‘走’的主体是学生,学生一人一课表地走班,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他接着说:“复旦附中的‘分层走班模式’有三个特点:

(1)原有的学科教学的封闭性被打破,所有的知识信息在‘走班’的传播过程中,进行了一定的丰富与整合。

(2)这种‘分层走班’,教学实施中的个性化增强,可以实施跨越式学习,更关注每一个学习者的类型和需求。

(3)它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首先必须保持学生个性,并承认学生需求差异。实施‘分层走班’的模式,学生的个性化生涯规划和升学指导就成了学校必须做的一件事。

我们建立了学业导师制,其职能有二:

(1)每位导师成为学生生涯发展的引领者、学生学习生活的陪伴者和指导者。

(2)这位导师也兼任学科教师,在引领学生的学科发展上,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当‘分层走班模式’有了实质性的推动之后,开展‘学院制’的探索也就水到渠成。学校每一位高一学生入学伊始就分属四所学院——家桢学院:课程偏向理化、科技、工程,以实验室为主;望道学院:课程偏向人文、社科类(包括文学、历史、哲学等);步青学院:课程偏向数学、理论物理、化学;希德学院:课程偏向英语、第二外语、信息技术。

我们是2018年开始进行‘学院制’的探索,在设计上有三种思考:

(1)四所学院都是培养综合性的、全面而又有个性的人,尤其关怀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给予全面、全员、全方位的关心与关注。

(2)在培养特色和机制上,更关注学生的个性化、特色化发展,可以让学生有一个大的方向上的架构。这样,每个学生就多了一重组织身份、有一种角色感,奠定了每个学生未来发展的相对独立的平台。

(3)在操作策略上,既考虑了每位学生的理想目标和每个人的立场,又让每个学生各得其所、各展其长,能做到分配上不伤害任何一位学生。这样处理,应该是睿智的,符合教育的科学性。”

我发现,吴校长的话有诗的节奏,富有哲学的严谨与思虑。与他对话,感觉舒服。“我想听听复旦附中在德育上有哪些创新的思考与做法。”“好的。”也许这方面的内容是吴校长熟悉和极为关注的,他回答得很干脆。

“也就是第三方面,生成性学习设计中的时空维度。怎样做到以德育为核心,促进学生的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让学生在校内外感受到自己是一个有作为的人,内心充满着精神的力量?学校有四个方面的思考。

(1)体育锻炼时间。

最初的设计是长跑,规定每个学生在校期间每年跑一次马拉松。一次马拉松全程是42公里,而操场一圈是400米,换句话说,一次马拉松是绕操场105圈。倘若学生每天坚持跑两圈半,差不多两个月内可完成。这个设计传递的是马拉松精神。近几年,我们有新的思考:每个学生每天都要重视体育运动,培养对体育的兴趣,至少要学会一个体育专项。什么才算掌握了体育专项?以足球为例:你要会踢球,懂得足球的游戏规则,要慢慢爱上足球,享受快乐足球的情趣。

(2)服务时间。

博雅教育培养的人,应当服务社会,有时代担当,养成爱劳动的习惯。我们在校内和校外,为学生创设了志愿服务和公益劳动的机会。在校内,主要是公益劳动。学校规定:从高一开始,住宿生包干食堂、宿舍的清洁卫生;走读生负责公共空间的清洁卫生,如图书馆、实验室。在校外,主要参加志愿者服务。学校与全市100多个志愿者服务基地签订了合作协议,规定高中三年每个学生至少要完成60个课时的指标。实际上,绝大多数学生都超额完成了指标。通过志愿者服务,学生发现自我、完善自我,同时也向社会传递了爱心和温暖。

(3)社团时间。

学校目前有59个社团。一个学生在校三年,既可加入戏剧社、心理社、棋社等,也可参加3D打印社、模拟飞行社、动漫社、模拟联合国等。社团,成为附中学生学习经历中最丰富多元的活动之一,也在学生间建立起特殊的纽带关系。社团生活,让每一位附中学生,既是分享者,也是创造者。

(4)科研时间。

学校重视让每个学生都有科研经历。从高一开始,就培养学生做两件事:一是帮助每位学生在校三年都能参加课题研究;二是让学生学会开展问题导向的自主探究型学习。在附中学生看来,搞科研是最有意义的学习。当然,我们的学生条件也比较好,他们可以到复旦大学实验室去做研究。学生做课题的过程,与科学家做实验项目是同一种模式,也有课题立项、中期评估以及课题结束时的论文答辩。这样,附中学生的学习经历体现了完整性、有效性。所谓德育,一定是德、智、体、美、劳五育的统整,是一种丰富的人生经历。这对学生的人生成长非常重要。”

“我们都知道教育是人影响人、人塑造人的过程,所以就要讲讲第四方面,教师专业进步的方向性引领。学校的教师总体很年轻,平均年龄38岁。近几年师资来源:一半是从复旦毕业的,一半是从上海交大、同济、华东师大等高校招聘来的。现有正高级8人、特级教师14人、高级职称62人,这批人占了全校教师的三分之一以上。

这支队伍的长处:一是高水平。他们敬业爱生、专业博学、教有特色。二是专业性强。他们有责任心,学科知识面广,掌握一定的方法论,善于启发学生。三是有追求。教师在各类报刊上发表的文章数千篇,主编或参编的专著、教学用书数百册,获市级科研奖十多项。

当然也有不足:一是依然没有完全摆脱‘升学教育’的思维框框;二是科研弱于教研,课程执行力尚跟不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三是对学生全面成长的研究,特别是个性化研究,尚显得不够。”

“对于这样一支基础非常好、发展潜力也很大的队伍,怎样带好?我们实施了‘双线并举’策略:

一是在学科与学术的背景上进一步强化,尤其是教师职业认同、体验教师的职业乐趣和自身发展的愉悦。

二是在师德和价值观上,特别强调铸师魂、锻师能、养师风,能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做人师。”

“具体而言,我们在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引领上,有这样一些措施:

(1)强化校内的培训机制。特别是在教师的价值观培养、学为人师上,花了很大力气,比如,教师行为规范的养成,立德树人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有效性,针对学生心理与生理成长规律及培养办法的专题培训。

(2)鼓励教师到大学课堂中专业进修。学校规定:40岁以下的教师,在两年中必须有半年时间到复旦大学或专业对口院校旁听一门跟本专业相关的课程。这些教师和大学生一样,也要完成课时数、完成作业、接受考核、取得学分,最后学校给予课时认定。目前,这项政策在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中已实现全覆盖。常会出现这样有趣的情况:附中的教师和毕业学生,共同以学习者的身份,出现在复旦大学的同一间教室里。

(3)推动教师到第一线去承担工作任务和工作要求。我们观察到,学校40岁以上的教师,已经出现了与‘00后’学生缺乏共同语言与理解的代沟问题。为此,我们把附中教师推到学生生活中去,要求他们重视学情、理解学情,真正走进学生生活。把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期待,纳入到备课、上课、课后辅导、综合评价的各个环节中。还要求教师通过晚辅导及社团活动,与学生在课堂之外有更多的接触与交流。在教学楼的每一个楼层,学校都开辟了小小的‘谈话室’。

(4)多年的教师管理经历告诉我,一定要让教师获得成就感,没有成就感就形成不了教师‘爱’的职业。为什么?因为教师的职业特点是周而复始,比较单一,讲求安稳。而一个太安稳的职业状态,非常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因此,校领导一定要想尽办法,在教师的学历提升、科研、各类教学比赛、出专著、外出参观考察等方面,搭建更加丰富、更为多样化的平台,让教师尽可能展现他们的风采,以促进每一位普通教师实现自己的价值。”

讲到这儿,吴校长停顿了一下,两眼紧紧盯着我,又讲:“王老师,给你讲句老实话,学校队伍建设的一大困难,是每一次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的评审,不是我们学校的教师不优秀,而往往是受职称名额的限制,许多优秀青年教师被限制或延迟了成长期。”

对他的苦恼,我无法表态,只能把话拉开“:刚才你的叙述中,讲到学校的每个楼层都设有一个小小的‘谈话室’,我很感兴趣。能讲讲吗?”“好,给你讲讲。”他又兴奋起来。

“这个‘谈话室’的设计,也是为了让教师走进学生的生活。我们有两个思考:

(1)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有时应有私密性。比如,教师对学生的批评,就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学生有些心里话,不愿与家长讲,出于信任只肯与老师讲。

(2)在这个‘谈话室’里,是教师与学生的个别交流,彼此亲切平和。学生把自己的心里话,向自己信任的老师倾吐;老师也把自己的情感和期望,向学生坦露。这种真心换真心的教育,特别有效。这种师生身份平等的交流,是一种教育智慧。”

“由此我又要讲讲评价的问题了。第五方面,学生发展性评价的价值取向。我们的学生应该都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怎样通过评价,帮助他们厘清内在的价值选择,明确外在的榜样目标,又通过及时反馈,发挥评价在调整人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中的积极作用?

我们在做法上主要有三条:

第一条,注重常规性评价。学校制订了《学生综合素质报告单》,对学生的学科评价,只看学期总评,不看期中。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只看平时表现。主要记录学生在社会实践、社团活动、志愿服务、各类主题活动中的表现。其背后的基本思想是,期待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与个人的潜能开发,也是‘博而通,雅而正’的目标落实。

第二条,设立更多元的评价标准。学校设立了许多‘星’,比如,‘奉献之星’,表彰在志愿服务上做出贡献的学生;‘附中之星’,说明是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大家广泛认可的人;还有‘科技之星’‘艺体之星’‘红星新闻写作之星’等。如此多的学生被推选出来,组成一个有规模的多元共生的学生榜样群体,意味着每个人的发展有多种可能性。当然,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都愿意主动关心并奉献自己。”

看到我盯着他的眼神,他突然悟到了,笑了起来,说:“好,给你讲个案例。”

案例2:孙邵在复旦附中的成长经历

孙邵从小喜爱钢琴和声乐,有着这方面的天赋。他性格开朗、活泼、热情。复旦附中这样一所人文气息浓厚的校园无疑给他提供了长足发展的机会。

孙邵的成绩在高手如林的附中不算出挑,但班主任依然请他当班长。为什么?因为他责任心强、正气大方、愿意为大家服务,最主要的,孙邵在艺术上有着突出的才华:他是学校升旗仪式的常驻主持人,是学校电视台的主播,还是学生合唱团的领唱,也是戏剧社的核心成员,在校园歌唱的比赛中又勇夺冠军。孙邵是全校师生最为熟悉也最喜爱的一张名片。

班主任对孙邵的判断是正确的,在复旦附中三年,孙邵在老师及校园文化的熏陶支持下,艺术才华得到充分发挥;而他又用自己的特长和能力,团结同学、凝聚班级,使这个班获得许许多多的荣誉。如今,孙邵已从复旦附中毕业,成为上海音乐学院艺术管理专业的大一学生。他对班主任说,自己非常喜爱自己选择的专业,适合的就是最好的。班主任和全班同学也给予孙邵最美好的祝福。因为他是一位阳光、健康的大男孩,他的前程一定光明璀璨。

“第三条,开展菁英学生培养计划。这个计划的立意是:目前中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太单一,参加社会实践和了解国情,特别是农村发展状况的机会太少。他们也许到过海外许多国家和地区,但对中国的历史与现实的认识理解远远不够。让学生经历课堂所无法呈现的生活体验,提升他们的思想品质,更多地熟悉和了解自己的祖国,就变得十分迫切。

这个计划的定位是:

(1)学生自主报名、自由组合,教师带队。

(2)选择的地点尽可能偏远一点,经济上欠发达一些,红色基因文化丰富一些。我们选择了甘肃的张掖、贵州的乌江和松桃、重庆的西沱、山东的临沂、安徽的金寨等。几年下来,附中的学生百分之百参与其中。

历经这一番锤炼,学生的感悟是非常丰富和深切的:

(1)在这些地区的短期生活,是他们从未经历、闻所未闻的,是一辈子的财富。光从上海乘火车到甘肃、贵州,舟车辗转就需20多个小时。

(2)他们了解了贫困地区的经济状况和不同生活背景的民众,对什么是中国社会、为什么要扶贫支教、全面实现小康有了真切的认知。

(3)现在问学生,什么是‘菁英’?他们会平心静气地回答:了解自己身上肩负的时代责任、历史使命和社会担当,做一个为人民服务、努力奉献、有家国情怀的人。”

时间快到12点了。我问了最后一个问题:“你在一篇最新的论文中说,未来学校教育的核心文化有三个构成要素:自由的环境、严谨的规划、深刻的体验。这之间是什么样的逻辑关系?”

他依然兴致勃勃地说:“我喜欢思考。这个时代发展太快,过去把20年称为一代,现在也许两年变化已经很大,一代的概念完全被颠覆。还有,这个社会不确定性太多。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未来学校教育的核心文化中,‘三个要素’可能会凸显出来。”

“一是严谨的规划。

一所学校要改革与发展,有目标、有规划,显得特别重要。有了规划,学校的各个部门、各种教育行为,就可能出方案。学校最本质的活动是什么?就是创造机会,让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有目的的学习活动。所谓规划,就是将这个目标适时合理地转化为课程与教学;教师按照这个目标,在教学中发挥自己的智慧与技能。还要搭建一个系统平台来支撑学习活动,包括学校设施设备建设、发展组织机构、优化资源配置、建立新的理念与科学的评价机制。当然,这儿的‘严谨的规划’,特别强调有专业背景的人来做。”

“二是深刻的体验。

有规划、有目标,对教育改革固然重要,但目标不会自动执行,也不一定能完全达成,必须要有过程性的深刻体验意识。比如,课程设计与教学实施,如何增加学习者的深刻体验?塑造教育文化和学校成长实践,它是一个思考与规划的过程,也是一个探索与试验的过程,这个过程必须有深刻的体验。未来的学校管理,学校领导不光需要先进理论,还需要有崭新的管理机制和动态过程,更重要的是让具有内在动力的学生和教师参与到创新和实践中。唯有深刻体验过的人,才能创造一套强劲而连贯的办学质量标准。”

“三是自由的环境。

‘严谨的规划’和‘深刻的体验’,可能会带来一定的强制性和压迫感。为了防止这种可能性,就一定要营造自由的环境。什么是自由的环境?它包括学校的教室、校园、社团,都要有足够的开放空间。学校的一切,从专业性、发言权到创造力,都需要在自由的环境中生长,从中营造微妙的生态平衡与舒适度。

这个自由的环境需要两种新理念:一要有选择性,包括课程、师资、各种活动都增加选择性;二是能包容,包容不确定性,包容个性化与差异性。复旦附中的教师团队是一个非常有想法的群体,真的要有大的发展,一定要珍惜附中自由、自主、宽松、包容的环境。当然,自由走向极端,那一切又不自由了。因此,宽松的环境、高远的目标以及对社会价值追求的深刻体验,这三者须取得相对平衡与协调,要把握好一个‘度’。未来一些年,我们要把‘三要素’思考得再清楚一些,并把它贯彻下来。”

听了他的一番话,感到很新鲜,也有道理。我对我面前的这位校长肃然起敬。他的形象,在我的心底,也更加高大起来。是的,他对未来学校教育文化的追求,也许尚可再推敲,但至少,他对复旦附中的未来,一直在殚精竭虑地构思,一直在锲而不舍地追求。这是一位富于智慧的人。

什么是智慧?智慧有点儿像是谦虚,不过它是站在很高的高度才具备的一种谦虚。智慧与聪明也不一样。聪明是一种能力,而智慧也许不是一种才能,而是一种人生觉悟,一种开阔的胸怀和眼光。

原文刊载于《上海教育》杂志2021年4A刊(略有删减)

(原标题:《践行博雅教育,成就人的发展——记复旦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吴坚》)

责任编辑:陆芸
新闻网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