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一意为学生!听交大“十佳”班主任的育人“秘笈”

来源:上海教育新闻网

作者:程媛媛 包晨静 祁洁

时间:2020-12-03 13:45:43

【人物简介】赵一新,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副院长。2002和2005年分别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获得学士硕士学位,随后赴美攻读博士并进行博士后研究。2013年入职上海交通大学, 2018年获评上海交通大学“十佳班主任。在Science, Sci Adv 等著名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引用10000余次,连续入选2018、2019、2020年的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


从交大学子到交大教师,廿载交大思源情,他始终铭记“饮水思源,爱国荣校”的校训,深耕科研热土,潜心学术工作;从教学新人到“十佳”班主任,他始终坚持“育人为本,立德树人”的原则,因材施教,追求教学相长。在上海交通大学2020年就业引导工作会上,作为教师代表发言,他分享了引领学生攀登学术高峰,树立报国之志的探索和思考。他是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赵一新教授。

严师益友、以爱育才,尽全力鼓励每一位学生

赵一新作为班主任带的第一届学生来自专项计划和生命与环境交叉平台两大方向。如何使学生快速适应大学生身份,进行大学阶段第一次重大的抉择,对于这个新晋班主任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赵一新并不主张 “管教”式的教育,他认为“交大学生不是管出来的,而是要适时引导”。教师的任务是挖掘学生对环境学科的极大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并成为学生坚定的支持者。秉承着这样的理念,他鼓励学生自主选择,积极探索多种可能性。在此基础上,他根据不同学生的特质,因材施教,进行了全方位引导。对于学生的决定和每一次尝试,他尽全力予以支持与鼓励。他的学生里,有自行车项目金牌得主,也有足球校队主力,有社会实践领路人,也有课外竞赛佼佼者。大家在自己适合的领域不断创造,为人生赋予更多维度的价值与精彩。

在指导课题组内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工作时,赵一新同样秉承着严谨和高标准的科学态度,同时给予学生选题和实验设计上充分的启发、尊重和创新的空间。跟随赵老师求学多年,如今已在高校获得教职的毕业生曾评价道,赵老师对学生是思想上关爱但不溺爱,学习上严格但不严苛,科研上放手但不撒手,沟通上语重但不言重,也正是赵老师的这种培养方式促成了课题组内一届届学生在求学生涯中脱颖而出。

春风化雨、“一新”一意,做学生的坚定支持者

面对进入高年级的学生,赵一新常对学生语重心长地说:“现在你们所谓的最优解,只是在现有认知范围内的最优解,在这种基础上做出的行动,很难以产生新的突破。”这句话包含了赵老师的两层意思,一个是步步最优,未必全局最优,时代总在发展变化,唯有为国为民的家国情怀是不变的追求,也是选择的基点;另外一层则是要鼓励学生跳出现有的思维范式,大胆创新,勇于闯荡,鼓励学生追求科研带来的成就感和责任感。正如他在学校2020年就业引导工作会上的发言:“在交大读书只是一个起点,要有一种舍我其谁的豪情,多思考、规划未来的事业,不能仅仅满足于拿一份优厚的收入,过安逸的生活,要与祖国同向同行。”他认为,老师要对每个学生的未来负责,帮助学生实现努力学业,思考事业,自驱就业,最终成长为各行各业的佼佼者。

在这样的启发下,不少学生找到了自己更大的志趣所在。此后的时间里,班级涌现了以韩宇、方思远等为代表的,扎根科研实验室、力求切实解决环境问题的环境人;也有以刘智卓等为代表的,立足西北、挥洒热血与青春的公益团队;还有以成一凡等为代表的,着眼全球、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发声的中国青年代表。本科毕业时,大量的学生选择了去国内外高校深造,也有很多学生明确了职业前景、毕业后直接就职。这些学生在新的角色里继续追寻自己的突破,也始终葆有为国家环保事业贡献力量的赤诚初心。

2015级本科生毕业晚会上,赵一新给学生们上了最后一堂班会课。他说,自己既是学生们的班主任,也是一个普通的交大学长,无论同学们在未来遇到科研或生活中的任何问题,他永远都是大家可以信赖和倾诉的对象。“做学生的坚定支持者”,这是他回到交大以来一直坚持的事。虽然科研与行政工作繁重,但他从未缺席过一次班级的重要活动。他时常说自己不愿意过多的干预学生,怕约束学生发展的可能性,但又总是陪伴在学生身旁,如春风化雨,“一新”一意守护学生的成长。


记者 程媛媛 通讯员 包晨静 祁洁


责任编辑:程媛媛
新闻网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