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求职视频改了四次,自荐新视角让远在甘肃灵台县的上海海洋小伙成功求职

来源:文汇网

作者:吴金娇

时间:2020-05-18 12:59:35

考研初试成绩公布后,尽管并不理想,但上海海洋大学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本科毕业生李斌并未丧气,而是迅速投入了求职大军。从最初两周海投60多份简历,到认识自己精准投放,李斌接连斩获6个用人单位录取通知。一路虽有跌宕,但他始终葆有积极的心态。最终他选择了某国企的工程师岗位作为职场道路的起点。

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874万人,增量、增幅均为近年之最。疫情突发正值春季招聘期,毕业生求职就业受到一定影响。回顾近2个月的春招经历,李斌用“危中有机”总结。何为”危”?在他看来,疫情的影响固然是一方面,但“危“绝不等同于机会少或待遇差,“我更觉得是很多同学不愿意看招聘信息,或者没有及时关注这类信息,错失了宝贵的机会。”

不唉声叹气,不怨天尤人,李斌一直在“危”中寻“机”。“今年许多企、事业单位进行扩招,把岗位向高校毕业生倾斜,这样一来机会也多了!”他告诉记者,在求职过程中,自己没有放弃任何一个面试机会。尽管现在的李斌成为了他人口中的“面霸”,但他同样经历了从迷茫到坚定的过程。

从漫天撒网到精准投放,也是认识自己的过程

3月初,毕业季的压力如潮水般袭来,由于疫情只能待在甘肃老家的李斌有点慌。他开始在各大求职网站上投递简历。“那时候就想着能快点找到工作,两周的时间我投了60多份简历。”回忆那段时间,李斌说最大的感受就是“时间格外漫长。”干等不是办法!在广撒网仅得到寥寥回应后,他开始认真审视自己到底适合什么类型的企业,可以胜任哪些工作。

复盘自己的大学经历,李斌发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优异的成绩以及科创经验。在校期间凭借优异的成绩,他连续三年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作为负责人,他组织团队申报了市级课题,曾在市级比赛中荣获三等奖。细细梳理后,他愈发坚定自己适合在专业领域工作,他的理想职位,是工程师。而疫情期间为复工复产做出领头羊作用的国企、央企更是让他心潮澎湃。“我是一名共产党员,看着新闻里报道大型国企、央企在疫情期间做出的奉献,我很想参与其中。如果能加入其中奉献一份力量,我觉得非常有荣誉感。”

明确了自己的目标,接下来的事情也并非一帆风顺。等待回复漫长有时,面试被拒有时,但李斌从不气馁,他总是适时开导自己,不要走入情绪的死胡同。“它反而能够提供一个角度来考量自身优缺点,为下一次机会做铺垫。只要真实、真诚地展示了自己,对方能够感受到你的自信。不能因为失败就不投了,多投才会有更多的机会。”

相信自己,也相信老师的推荐

备战春招,李斌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李斌告诉记者,自己之所以能得到现在这个心仪的岗位,与上海海洋大学工程学院老师姚佳有分不开的联系。

4月初的一天,姚佳联系李斌,向他推荐了“国聘行动”一岗位。李斌觉得机会来了。但对方公司要求第二天之前必须提交一份30秒的自我介绍视频。“这对我来说是很大的挑战,时间紧,任务重。”李斌说道。一条30秒的视频,他拍了3个小时才有了满意的第一版。

“原来一条视频里面有这么多学问。老师指出了拍摄的角度、拍摄的环境、语速以及神情、眼神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非常细心。”令他感慨万千的是,当晚11点多,正在酣睡的李斌还接到了老师的电话。原来,经老师仔细检查,发现李斌的头顶卡在了屏幕顶端,视觉感受不佳。“想到老师为我的求职而熬夜,怀着歉意,我赶紧重录了一版。”

当记者问起为什么最终选择了该岗位时,李斌说道:“我相信老师的推荐。大学四年来老师对我的了解有时比我自己的看法更客观。老师的推荐、我对公司的了解,公司对我的信任三个方面让我做出了最终决定。” 畅想未来,他表示:“脚踏实地学技能,希望有一天能够为企业乃至国家的发展做出一点贡献。”

责任编辑:陆芸
新闻网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