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西部的我在上海接受了最好的教育,该回馈家乡了!”接过支教的接力棒坚守乡村讲台

来源:文汇网

作者:张鹏

时间:2020-05-13 11:21:12


CFP


90后在今年备受关注,成长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期的这些年轻人们展示了自己的担当,也用自己的选择展示了他们对读懂中国的渴望。

在上海高校,有一批90后、00后的年轻人,他们或者选择到基层挂职,或者到乡村支教,或者干脆到基层就业,对于他们来说,发展的天地不仅只有大城市,要读懂中国,就需要到更广阔的天地中去。

最近正逢求职季,高校一批已在乡村就业或者挂职的90后们在云端与即将面临职业选择的学弟学妹们交流真实的中国基层经历,用他们的经历鼓励同龄人在择业时将个人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相联系——

6点起床,戴上口罩和手套;7点准时走进教室带领学生早读、为学生上课;每个晚自习都守在教室答疑,回到宿舍后继续挑灯深夜备课……这是复旦大学21届研究生支教团队员、法学院研究生卢虹宇在疫情期间的支教日常。

复旦大学最早响应团中央、教育部的号召,派出首批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迄今已坚持21年,从未间断。选拔优秀青年赴宁夏西吉、贵州息烽、新疆拜城、云南永平四地七校,以“教学、家访、资助、文化、宣传”为抓手,五位一体地开展支教扶贫……21年间,共有321名支教团志愿者去往祖国西部,服务一线,教书育人。

2019年秋季,90后卢虹宇接过支教接力棒,来到宁夏固原市西吉县三合中学,担起了九年级的英语教学任务,同时还成为六七年级的音乐课教师。

卢虹宇说:“我在上海接受了最好的教育,得到过很多帮助,现在我也希望能够回馈家乡,作为支教老师担起教师的责任,为改变中国乡村孩子的命运承担责任。”

90后大学生接过支教接力棒反哺西部

在复旦大学法学院,到西部山区支教算得上是“代代流传”了。卢虹宇的两位辅导员都曾有过支教的经历,不时把支教期间的故事讲给学生听。老师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了一件能够铭记终身的事。”这句话仿佛一颗种子,把支教的梦想种在了卢虹宇的心里。

2019年,学校号召到宁夏支教,多次参与支教社团活动的卢虹宇报名了。她还有一点“私心”:“我也是来自西部的大学生,在上海接受了最好的教育。用自己的知识回馈西部地区,是我一直想做的事。”

宁夏固原市西吉县曾被联合国认定为最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之一。这里气候干冷,卢虹宇在暖气片旁放上热水、在床头摆上加湿器,但清晨起床时仍会时常流鼻血。

气候等客观条件都可以适应,最让这批90后支教大学生感到落差的,是当地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原本信心满满的卢虹宇打算全英文授课,不料上完第一堂课就遭到学生的 “投诉”:“老师,完全听不懂你在讲什么,还是说中文吧。”卢虹宇回忆说,很多九年级学生连主谓宾语法都搞不清楚,有些学生甚至认不全音标,连拼读都很困难。

这可急坏了支教团的大学生们!他们找学生谈心、家访,与班主任和任课老师沟通,加班加点给学生补课。第一次月考成绩出来,学生们的英语成绩并没有明显提升,班级里的小宇(化名)只考了30多分。“当时心里别提多难过了,特别失落。”

让学生们爱上英语是支教的精神动力

平日的英语课上,小宇是最让人头疼的学生:上课不听讲、作业不完成,就连卢虹宇的提问,他都当作耳旁风。

细心的卢虹宇查阅了小宇所有学科的成绩,她发现,除了英语,小宇的其他学科,尤其是物理、数学等理科成绩都在全班前五名。她找到小宇谈心,询问英语成绩不好的缘由。“老师,我对英语不感兴趣。”没想到小宇这么直截了当。卢虹宇没生气,反而笑笑,对他说:“根据木桶效应,英语成绩可能会成为你考上高中的关键哦。”她把英语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以及学好英语对于未来发展的种种好处细数了一遍,小宇似懂非懂地回到了班级。

随后几天,卢虹宇感到小宇似乎有了一些变化。上课认真听还记笔记,遇到不会的问题也会来提问了。一个月后,小宇的英语成绩从30多分提高到了50多分。“这是多么大的进步啊!”卢虹宇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小宇的进步成为了我支教的精神原动力。”

为了让全班同学都能爱上英语,卢虹宇在教学上没少动脑筋。针对当地学生英语口语、听力较差的现实,她鼓励学生们三四个人组成小组进行英文主题演讲。特色美食、优秀影视剧作品、学校的篮球队……一个个鲜活的故事被学生们用英文搬上了讲台。学生们的兴趣十分浓厚,从起初羞涩不敢开口,到全班同学盯着演讲小组提问,孩子们眼睛里透出了对于英语的无限喜爱。

抗疫线上教学工作量翻倍却从未喊累

今年,包括卢虹宇在内的支教大学生团,还经历了新冠肺炎的考验。在疫情肆虐的特殊时期,学生们仍是研支团队员们最深的牵挂。除了线上辅导外,他们为学生录制居家防疫顺口溜,写倡议信鼓励学生通过制作手抄报的方式向身边人宣传防疫知识。假期结束,队员们陆续回到支教学校,隔离结束后重返讲台。

卢虹宇坦言,疫情给支教队员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许多变化——线上批改作业无法实时了解学生的状态、获得学生的反馈;而由于支教地学生家庭条件限制,孩子们上网课其实很不方便。为了弥补这些局限,队员们陪着学生看名师录播课,帮他们划重点、做笔记,准备相应的习题,更详细地解析每道习题。

延期开学还打乱了教学进度,在给已返校的九年级学生上课时,因防疫需要,卢虹宇的学生被分成两个班,由于教学进度不同,教学工作量翻了一倍,白天上课常累到嗓子沙哑。卢虹宇和队友们明白,支教并不容易,疫情时上课更是考验,但没有一个人喊苦喊累,每一名队员都坚守在岗位上:“我们一直为自己能有这样一个服务西部的机会而感到荣幸,更感受到教育扶贫事业的责任之重。”


责任编辑:陆芸
新闻网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