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博物馆走出“深闺”,才能让文化育人更生动

来源:文汇网

作者:张思思

时间:2024-03-22 11:41:25

       全国备案博物馆6565家,一年接待观众5.78亿人次,网络浏览量近10亿人次,新媒体浏览量超百亿人次。这是2022年公布的中国博物馆的相关数据。

博物馆正成为公众生活重要组成部分,也正承担起更多教育与研究工作。不少高校目前也设立了博物馆,全国备案高校博物馆共有400余家。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如何让集教育、科研和收藏等功能为一体的高校博物馆更好为公众服务?更好地承担文化育人的功能?这些是学界越来越关注的话题。

文物活化赋予文化育人新内涵

数媒时代,技术正不断丰富博物馆的展陈形式,再塑博物馆文化育人的内涵和外延,不少博物馆还通过打造智慧展馆,利用技术让文化藏品“活”起来;通过虚拟仿真场景营造沉浸式观展体验;通过算法推荐,量身打造精准展陈内容等,助力增强文化育人的吸引力与感召力。

2023年4月18日,全球首个超时空参与式博物馆,敦煌研究院的“数字藏经洞”上线,公众可以通过登录小程序或官网,云游“数字藏经洞”,在数字世界游览藏经洞并观看百年前室藏的6万余卷珍贵文物。在高清数字照扫、游戏引擎的物理渲染和全局动态光照等科技手段加持下,观众观展可以比现场观展更清晰,对历史变迁有更深刻的感受。

同时,不少博物馆通过建设“复合型”博物馆,赋予文化育人新的内涵。比如,运用新技术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通过丰富的文创产品和博物馆周边,让文物的内在价值得以延伸,让观众从看“藏品”向看“展览”直至感受“文化”。

延长馆藏文化在馆舍外的影响力

国外博物馆的发展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7世纪以前的博物馆研究,主要是皇室贵族或富商巨贾专用的社交场所;第二阶段为17世纪至18世纪,博物馆成为大众文化机构;第三阶段是19世纪及之后,随着博物馆功能的多元拓展,博物馆开始被视为能够促进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机构。

近年来,不少知名博物馆借助馆藏文物优势,展示不同门类的多元历史文化,同时提供教育课程、举办文化活动、开展公益事业等。比如,中国国家博物馆联合“一带一路”沿线的柬埔寨、日本、哈萨克斯坦、蒙古、波兰等12个国家的博物馆共同举办“殊方共享——丝绸之路国家博物馆文物精品展”,观众可以观赏到俄罗斯国家历史博物馆藏的叶形矛头、柬埔寨国家博物馆藏铜鼓、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藏唐三彩三足罐等二百余件(套)历史文物,“见证”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丰富多样的文化交流。

不少知名博物馆还通过市场化运营模式,推动博物馆跨界融合。比如,卢浮宫、大英博物馆等常年积累打造出知名品牌形象,并通过海外授权将馆藏文物、文创产品与各地特色餐饮、百货商店结合等,延长馆藏文物在馆舍之外的文化影响力;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入驻社交软件并发布视频展示博物馆及相关活动,与用户互动、邀请用户免费前往纽约参观大型时装特展的视频不到48小时播放量就超1.7亿次。

同时,一些知名博物馆通过志愿者项目、社区展览和教育活动等方式,鼓励观众参与博物馆文化活动,增强博物馆与社区的联系。比如,在不少博物馆因年轻观众拍照打卡进行网络分享而走红时,法国毕加索博物馆就开辟“无拍照”观展的固定时段,以满足那些认为拍照妨碍观展体验的观众的需求;美国底特律美术馆推出“老年星期四”项目,专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开设专场;再比如,比利时安特卫普河畔博物馆回应社区的需求,与社区建立更多对话关系……这些都使得博物馆发挥着越来越积极的作用。

不断提升高校博物馆的公共服务能力

我国高校博物馆建设的历史并不长,1993年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被看作是全国高校第一座现代化博物馆。虽然近年来高校博物馆吸引的观众越来越多,但总体而言,高校博物馆的公共服务能力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不少高校博物馆仍然存在对博物馆定位不准确、认知不到位等问题,导致社会教育功能难以落实。部分高校博物馆在文物藏品征集、展品展陈编排及宣传推广等方面趋同,同质化现象相对严重。同时,高校博物馆在馆际交流和资源共享上受限于传统发展思路,更注重将藏品保存于校园内部,数字资源版权无法公开。相比于综合性博物馆,高校博物馆建设缓慢。如何更好地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对外文化交流,不少高校博物馆仍然在探索之中。

2012年,全国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在上海交通大学成立,至今已有百余家高校加入,并设立了上海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等多个区域联盟。通过全国联盟、区域联盟等力量的介入,让藏品属性类似、主题相似的高校博物馆集体发声,发挥联动效应。

同时,高校博物馆也在想方设法吸收各级综合性博物馆在展陈宣教、技术手段等方面的丰富的经验并与综合性博物馆携手提升文化育人能力。近年来,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与故宫博物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多元化文创开发方面建立合作机制;北京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兰州大学等与敦煌研究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藏品数字化等领域展开交流。

高校博物馆也是全球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上海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于2018、2019年分别赴英国、新加坡开展“东方明珠——上海高校博物馆珍品故事海外展”,讲述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东华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戏剧学院5所知名高校博物馆的文化故事。围绕古代航运、海派文艺、纺织服饰、中医药及国粹戏曲等内容,在海外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进一步推动这类活动的开展,依旧值得探讨。

责任编辑:陆芸
新闻网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