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赋能让青年科学家轻装远行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张筠

时间:2022-12-23 09:39:14

近日,南方科技大学、腾讯公司共同主办了“青年科学家502论坛”。在论坛的“校长圆桌”环节,多所大学的书记校长围绕如何“引导、支持从事基础研究的青年教师,甘坐冷板凳、探索长周期重大科学问题”等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青年科学家是科技创新的生力军,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重要的人力资源,也是实现科技强国的动力源泉。近年来,我国一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嫦娥”奔月、“蛟龙”入海、“北斗”导航、C919大型客机……其背后都有平均年龄不到40岁的核心青年科学家研究团队。《中国科技人力资源发展研究报告(2020)》显示,截至2020年底,我国科技人力资源已超1.1亿人,其中39岁及以下人群超过七成,未来其年轻化特点和趋势将更加明显。

可以说,青年科学家是科技创新人才队伍中最具创新活力的群体,他们不但是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而且是科技自主创新的“未来之星”,具有实现科学事业快速发展和科技创新的天然优势。因此,减轻青年科学家的负担,为他们成才提供丰富“营养”和良好的创新创造环境,让他们心无旁骛地潜心研究,有“敢于坐冷板凳”的勇气和毅力,努力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是提升国家科技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关键之举。

然而,我们也要看到,青年科学家正处于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的初期阶段,他们仍然面临着学习、工作和生活等各方面的压力,不少青年科学家存在崭露头角机会少、成长通道狭窄、评价考核频繁、事务性负担较重等现实困难。现实中,不少青年科学家都背负着过多的学术和行政任务,创新动力不足,也难以静心安心进行创新创造、产生重大研究成果。

要改变这一状况,就要为青年科学家厚植创新创造的土壤,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引导他们克服急功近利心态和浮躁心理,涵养“十年磨一剑”的研究定力和决心,激发他们沉潜下来,敢于、安于、乐于“坐冷板凳”,专心做学问、搞研究,让他们轻装远行。

只有减轻青年科学家过重的负担,才能激发他们创新创造的潜能。近年来,我国持续深化拓展科研领域“放管服”改革,为青年科学家辈出营造了良好的成长环境。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强调,要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2018年以来,科技部、教育部、中科院先后印发“减负行动1.0”和“减负行动2.0”,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展开行动,在减少填表、检查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了进一步减轻青年科研人员的负担,实施落地减负行动,今年8月,科技部等五部门下发“减负行动3.0”,这为推动青年科学家开拓创新、激发青年科学家研究热情和创造潜力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只有将青年科学家过重的负担真正减下来,释放减负政策红利和善意,畅通成长通道,才能赋能青年科学家健康成长,激发他们迸发无限创新创造热情,增强他们创新创造的实力,促使他们在科学研究的征途上行稳致远。

一方面,要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青年科学家成长搭台子。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因此,要优化配置创新资源,优化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定位和布局。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时,要让更多的青年科学家担纲领衔,确定并落实青年科学家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专项中的任职比例。将青年科学家的学术成长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结合起来,为他们科学研究和展示拓展广阔空间,让他们在实践锻炼中获得成长、取得重大研究成果、赢得人生出彩的机会。

另一方面,要改革科研申报和考评制度,为青年科学家成才减负担。科研管理等职能部门要提高青年科研人员的资助覆盖面和资助规模,特别要加大对于刚开始从事科研工作的年轻人的支持,在课题、项目上应适当减少学历、职称、学术经历等条件限制,有针对性地给青年科学家提供相对优渥的经费支持和更多的科研项目。要完善青年科学家的考核评价方式,尊重科学研究规律和取得成果的时间周期,建立长短结合的评价机制,改变“速成”思维。适当扩大科研自主权、适当减少考核频次、精简过程检查评估、设置分类评价指标、承认岗位工作贡献等,构建以创新价值、创新能力和实际贡献为导向的现代评价体系。

最后,要牢固树立人本思维,为青年科学家身心健康开方子。针对青年科学家成长成才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多元化特征,聚焦他们密切关注的工作和现实生活,关注普遍性集体需求和特殊困难群体的个性化需要,以需求为导向优化他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同时,要定期开展心理健康咨询和心理疏导,激发青年科学家的内生动力,让他们以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态度深耕主业,创造力得到充分迸发,在创新研究的道路上越走越好。

(作者系四川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四川省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特约研究员)


责任编辑:陆芸
新闻网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