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革重塑·二〇二一中国教育观察(三)

来源:中国教育报

时间:2021-12-31 10:26:51

“双减”落地

撬动基础教育整体变革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所所长、教授 薛海平

关键事件

2021年,基础教育领域改革政策密集出台。1月至4月,教育部先后印发五个专门通知,对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管理作出规定,简称“五项管理”;7月,《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出台,引发基础教育的整体变革;此后,围绕“双减”的落实,教育部加强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并联合多部门出台治理校外培训的多项举措。

几十年来,国家和地方层面已颁布多道“减负令”,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负担过重问题,教育体系内短视化、功利性问题未能得到根本解决。再加上教育体系外的校外培训机构受功利驱使和资本裹挟,侵蚀了义务教育的公益属性,加剧了家长教育焦虑,引起社会强烈反响。“双减”政策的出台是党和政府回应社会关切,破解基础教育发展难题的重要举措。

目前,“双减”政策已经落地近半年,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校内减负成效初显,校外培训机构压减超八成。可以说,“双减”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从长远看,“双减”的持续推进还需要解决好一些突出的挑战。一是学校资源配置存在短板,部分学校课后服务师资和硬件设施配置不足。二是教师工作积极性有待提高。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师发展研究中心调查显示,我国中小学教师工作时间普遍较长,部分地区教师课后服务报酬未能得到保障。三是校外培训机构转型过程中存在失范行为。四是家长焦虑尚未完全纾解。共青团中央宣传部和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调查显示,73.2%的受访家长表示仍为自己的能力很难辅导好孩子而焦虑。

为应对“双减”政策落地过程中的挑战,各方应达成政策共识,共同助力“双减”政策实施的长期性和有效性。第一,均衡配置学校课后服务资源,促进课后服务提质增效。第二,加大对课后服务教师和人员的激励,聚焦教育教学提质增效。政府财政部门应保证教师课后服务课酬,教育部门应给教师“减负”,让教师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作业管理、教学技能改进和教学水平提升上。第三,持续引导校外培训机构转型,使其成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第四,引导家长转变教育观念,帮助家长承担好自身角色,摒弃过度焦虑心态,注重孩子健康成长和长远发展。

我们必须认识到,“双减”政策是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双减”政策绝不是一个孤立的政策,它是我国教育发展改革棋局上的重要一步。从这一步着手,要撬动的是基础教育的整体变革,重构以育人为中心的教育生态,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这也意味着,“双减”政策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学生身心健康与全面发展是基础教育改革和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双减”政策的根本目的就是促进学生健康和全面发展。基础教育改革和高质量发展需秉持“以学生发展为第一要务”的理念,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坚守教育公益属性是基础教育改革和高质量发展的价值追求。基础教育改革和高质量发展要坚持教育公益性价值追求,坚守“不能让教育这一良心行业变成逐利产业”的底线。

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是基础教育改革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的关键是扭转“唯分数”的教育观念,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多元主体的协同育人功能。

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基础教育改革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目标。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推进全域优质教育发展战略,办好家门口的每所学校,让优质教育资源分配更加均衡。

引导家校社协同育人是基础教育改革和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在厘清家校社各方主体的责任和边界基础上,应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引导家长和校外教育机构积极发挥对学校教育的补充和支持作用,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协同育人。


师资为本

加快构建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

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 宋萑

关键事件

2021年1月,教育部等六部门发布《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指导意见》,聚焦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关键领域和重点方面,提出高校教师发展支持系列举措;8月,教育部等九部门出台“优师计划”,加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教师定向培养;11月,教育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正式向公众征求意见,明确教师权利义务、待遇保障,提高教师准入门槛、突出师德师风评价标准。此外,北京、上海、广东深圳、江苏常州等地先后探索新的大面积教师轮岗交流政策。

回顾2021年教师队伍建设最大的亮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的发布。与现行教师法相比,《征求意见稿》在教师权利与义务、资格和准入、聘任和考核、培养和培训、保障和待遇等方面均有调整,以法律条款的形式对应时代而生的新问题进行回应,是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立法表达。

《征求意见稿》首先就教师法律地位进行清晰界定,确立公办中小学教师作为国家公职人员的法律身份,凸显教师职业的公共属性。这不仅强化了教师承担的国家使命和公共教育服务职责,对教师工作提出更高、更严格要求,亦有助于普遍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和职业地位,保障教师的待遇与权利,强调教师权利与义务的整体平衡。

与此同时,《征求意见稿》强调教师队伍质量提升,其中包括提升教师资格的学历水平要求,并关注教师在职发展的重要价值。事实上,在上世纪80年代,我国就通过推进教师学历提升来支撑起整个基础教育的恢复重建和发展。而随着我国基础教育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教师队伍学历进一步提升自然要摆上日程。

高质量教师队伍既需要职后持续发展和学历提升,更需要在培养的供给侧方面进行结构性改革。因此,《征求意见稿》中基于构建灵活开放的现代化教师教育体系思路,以法律形式确认了“国家建立以师范院校为主体、高水平非师范院校参与的中国特色教师培养体系”和“国家支持高水平综合大学举办教师教育”的体系框架,教师教育体系的开放化格局被写入法律。这意味着一方面要强化师范院校的主体地位,引导师范院校把办好师范教育、培养优秀教师作为核心任务来抓;另一方面要引领综合性大学依托其学科齐全、办学水平高等综合优势,提升教师培养层次、拓宽多元培养模式,共同指向培养适应新时代教育改革与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

除了《征求意见稿》,2021年国家在教师队伍建设上还有侧重地解决优质教育资源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矛盾。毕竟,目前我国优质教育资源在不同地区及城乡间仍存在较大差距。《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已明确指出实现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在此背景下,各地实施更大力度、更大面积的教师轮岗交流政策与教育部开展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优秀教师定向培养(简称“优师计划”),具有一致的内在价值取向,即追求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现代化教育,满足人民群众的期盼。教师轮岗交流政策的初衷,是希望通过均衡学校的教师资源,辐射乡村学校与弱势学校,实现义务教育相对公平;“优师计划”则从源头上改善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中小学教师队伍质量,通过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与地方师范院校定向培养优秀教师,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教师队伍注入源头活水,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前者是从在职教师的流动分配入手,后者则是着力于优质师资的定向输送。

展望未来,随着教师队伍整体学历结构进一步改善、开放灵活的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逐步健全、兼具公平与质量的教师队伍管理体制臻于完善,实现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的目标指日可待,中国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必能实现。


生态重塑

多措并举还教育生态清风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储朝晖

关键事件

2021年,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重塑教育生态,涉及义务教育质量评价、幼小衔接、学区房治理、民办义务教育学校规范办学、艺考体考改革和县中振兴等多个老百姓“急难愁盼”的教育问题,为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打下必要的生态基础。

建立良性教育生态是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创设必要的环境,也是完善教育治理体系、提升教育治理能力的前提。良性教育生态通常表现出人本性、有序性、多样性、均衡性、开放性、可持续性。

教育生态中长时间存在的“唯分数、唯升学”的错误价值取向,以及学校招生失序、发展不均衡、评价标准与形式单一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为解决这些问题,《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关于规范公办学校举办或者参与举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的通知》《“十四五”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等多项文件先后发布。这些政策从不同角度对改善教育生态发挥出显见效果。

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的《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通过深化评价改革,着力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教学活动对考试的过度依赖,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这使学校教学活动更加充分体现育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也使政府从过去仅仅办好重点、示范学校转向办好每所学校,促进区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促进形成良好教育生态。

受过度重视知识准备的影响,幼儿园“小学化”长期存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要求,实施幼儿园和小学双向衔接,将入学准备与入学适应纳入幼儿园和义务教育质量评估的重要内容,淡化单一知识标准的学段衔接,有利于遵循儿童身心发展和教育规律,促进儿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成长。

学区房是多年积累的社会问题。在教育资源尚未实现完全均衡的情况下,住房作为就读学校的主要依据,成了催高房价和就学秩序不断发生变化的诱因。根据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北京等地对热点地区、热点学校进行重点督导,查清并调整可能对房地产市场产生不良影响的教育政策,有效回应了百姓关切。再配套加大教育投入,实行校长、优质教师轮岗交流等措施,既遏制一些名校大搞教育产业化、商业化的冲动,让优质义务教育资源顺畅地流动起来;又抑制住高房价扭曲教育,绑架家长,促进义务教育资源相对公平地分配,回归有序流动。

“公参民”办学体制不顺的问题,客观上加重了家庭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负担。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规范公办学校举办或者参与举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的通知》,以公益性、公平性、人民性为原则全面规范“公参民”学校,以理顺体制机制为切入点,推动公办学校回归公办、社会力量举办民办,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人民群众教育负担。完善、规范、严格艺考体考,有利于维护公平、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科学选拔人才。振兴县中则有助于确保乡村生源享受优质高中教育。

以上教育生态变化使教育进一步回归育人本原和公益特性;教育实质公平程度得到提升,家庭经济条件对就读学校的影响减小;更加全面、综合的评价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治理后的就学秩序增强了促进教育优质均衡的社会基础,整体上家长的焦虑有所下降。

良性教育生态形成仍需持之以恒地努力,需要各教育主体的共创和适应新的教育生态。政府、学校、教师、家长都真正为学生健康成长考虑和担责,放宽视野、理性思考、审慎选择、有效参与,教育生态中的各种问题的解决就不困难,万难皆可克服。


奔赴 更美好的未来

本报评论员

2021年,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是特殊的一年。这一年,恰逢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我们回望历史,汲取建党精神的无限力量,看清教育的来路与去路。

2021年,在每个孩子的成长轨迹上,亦是特别的一年。这一年,以“双减”为代表的重磅教育政策密集出台。我们见证改革,奔赴更加美好的未来,以教育之力赓续百年初心。

“到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推动我国成为学习大国、人力资源强国和人才强国。”这是党中央对教育未来发展的总体部署,也是教育工作者前赴后继的一场奔赴。

回望2021年的系列改革举措,指向于构建一个更高的教育起点、一个良好的教育生态、一支过硬的育人队伍……每一分努力皆为了教育美好蓝图的实现,每一位身处其中的学生、家长、校长、教师都会感受到教育的巨大变化。在课上课下、在校园内外、在成长路上……教育正成为每个孩子实现美好未来的通道,而非一场筋疲力尽的竞争比拼。

我们所奔赴的是公平且优质的教育,在尊重育人规律的前提下,确保每个孩子接受优质教育的权利。2021年,“五项管理”“双减”等基础教育领域重磅政策的出台,为实现这个目标筑起更高更新的起点。一组数据会让我们清晰地感受变化:中小学体质健康优良率由2016年的26.5%上升至目前的33%;76.2%的中小学生睡眠时长达到或接近要求,比去年提升近四成;九成以上中小学生“双减”后可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书面作业,85.4%的家长对学校课后服务表示满意;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已压减八成以上……这证明了2021年的教育改革已取得学生学习负担减轻、教育质量提升的显著成效。

良性的教育生态是实现教育强国的外部环境和必要前提。不可否认,教育生态中长时间存在着“唯分数、唯升学”的错误价值取向,以及学校招生失序、发展不均衡,家长育儿焦虑、教育消费过高等问题。这些问题的积累一定程度使教育偏离了党和政府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初衷。

可喜的是,2021年,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重塑教育生态,治理教育痼疾。推进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改革,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出台幼小衔接指导意见,落实对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尊重;理顺“公参民”的办学体制问题,采取雷霆行动整治“以学区房等名义炒作房价”,减轻人民负担;完善规范艺考体考,促进人才选拔更加理性、公平;实施县中振兴计划,确保乡村生源享受优质高中教育……这些政策有一条清晰的脉络:以各个学段百姓最关切的教育难题为切入点,在不同领域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生态,为实现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打下必要而坚实的基础。

校内是教育的主阵地,教师是攻坚克难的主力军,教育美好愿景的实现必须依赖我国近1800万人民教师的辛勤付出。优秀的教师队伍是根基、是关键所在。

回顾2021年,我们必须对教师说一声感谢!感谢他们扛起教育改革的重任,不计付出地投身于课堂教学提质、作业管理升级、课后管理服务。而国家也以更加坚定的决心和举措保障教师权益,完善教师管理制度,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乐于从教。特别是教师法启动修订,进一步明确了教师权利义务、提高教师准入门槛、突出师德师风评价标准,并在教师待遇和保障方面作出规定,体现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立法表达。

2021年已经进入尾声,2022年的钟声即将敲响。告别过去是为了更好地奔赴,一步步脚踏实地接近梦想。当世界教育的赛道不断升级,透视教育改革的未来,还有诸多现实的挑战,比如“双减”后新生的教育问题、新一轮义务教育课程改革、高中阶段职普分流的推进、大学创新拔尖人才培养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紧迫并富有挑战。唯有中国教育人勠力同心、风雨兼程,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中汲取前行力量,始终将人民群众所急所想的教育大事放在心上、落于行中,方能早日实现中国教育的壮丽未来!

执笔人:刘钰


责任编辑:陆芸
新闻网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