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碎片化学习构建教师培训新样态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李鑫

时间:2021-03-26 13:33:22

随着数字阅读成为逐渐流行的阅读方式,基于手机等移动终端的碎片化学习时代已悄然而至。教师培训如何打破固有模式,构建适应碎片化学习时代的教师培训新样态,提高培训实效,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当下的教师培训,大多采用集中课堂学习的方式,即把教师集中起来,聘请一些专家、名师集中授课。这种内容统一、形式确定、地点固定、交往单一的教师培训,有利于把专家、名师的理论和经验较为系统全面地传授给受训教师,但因忽视了教师的学习特点,往往效率不高。

与集中学习方式相比,基于手机等移动终端的碎片化学习,对于教师培训来说具有许多明显优势。一是教师可以根据个性需求和价值偏好,选择不同的自媒体平台,自由、灵活、便捷地获取能满足自己学习需求的知识,有助于快速解决问题;二是教师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实现随时随地学习,让教师的生活、学习与工作有机融为一体;三是教师可以基于技术算法,围绕某一主题持续深入学习,促进个性化发展;四是教师可以在不同平台学习,找到兴趣相同、境遇相似的学习者,组成非正式的学习共同体,相互激励、共同成长。

对于教师培训,重要的不是为教师提供了什么,而是教师通过培训改变了什么。因此,我们要围绕教师专业成长,积极思考、主动作为,改进现有教师培训模式,不断增强培训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建立起适合碎片化学习时代的教师培训新样态。在培训方式上,要充分利用手机等移动终端,构建适合教师随时随地学习的碎片化在线学习平台,并利用技术算法实现个性化推荐。在线学习平台建设不是将线下资源全部搬到线上,也不是对课堂学习方式的完全模仿,而是结合碎片化学习的特点,方便教师随时获取学习资源,自主控制学习时间和学习进程。平台建设要致力于提高用户黏性和教师的学习专注力。利用大数据分析和深度算法,及时分析教师的个性化学习习惯,对教师原有的个体知识与经验进行推演,向教师推送与其个性学习需求高度关联的知识与信息,使其与教师已有的知识体系对接,帮助教师围绕目标和任务,对获取的碎片化知识进行创造性重构,从而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培训内容上,要充分利用碎片化学习的优势,把系统性、整体性知识“切割”成碎片化知识,满足教师随时随地学习的需要。教师学习不同于学生学习,会自觉不自觉地坚持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对许多教师来说,并不在意能否系统掌握教育理论和名师经验,“有用”才是他们愿意主动学习的最直接价值判断。通过将培训学习内容合理分解,形成适合碎片化阅读、可供在碎片化时间内完成的任务片段,如微课、微视频、短音频、漫画、图像、动画、图表等,供教师自主选择接受,从而适应教师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学习价值取向。

此外,还要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优势,打造社群化学习共同体,让兴趣相同、境遇相似的学习者聚在一起。借助手机等移动终端,可以根据教师自身学习兴趣和问题关注偏好,让有共同兴趣、任务的教师组成社群,成员之间相互支持、相互合作,通过互动、分享、生成完成学习任务,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建立基于社群化学习共同体的培训评价机制,专家、名师入群即时点评,群体教师之间点赞、交流,形成良好的情感互动,将极大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和实效性。教师也可以依据不同的学习任务,同时与不同群体的教师建立联系,通过凝聚不同群体智慧以解决自身的实际问题。

(作者系甘肃省岷县教育局副局长)

图片来源:cfp


责任编辑:陆芸
新闻网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