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办学水平迈上新台阶!教育部发布会聚焦普通高中教育改革发展

来源: 微言教育

时间:2022-07-05 18:56:10

7月5日,教育部举行“教育这十年”“1+1”系列发布采访活动的第七场新闻发布会,聚焦党的十八大以来普通高中教育改革发展成效。发布会主会场设在教育部,分会场设在上海市。本场发布会采用线上+线下的方式举行。快跟教育小微一起去看看吧——

图片

图片

图片

教育部主会场

图片

上海分会场

发布会上,吕玉刚司长介绍了普通高中教育十年改革发展成效,跟教育小微一起来看——

普通高中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围绕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为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基,普通高中教育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已任,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砥砺奋进,攻坚克难,不断完善政策保障,积极扩大教育资源,持续提升育人质量,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平而有质量教育的需求,取得重要进展和显著成就。

全面深化综合改革

强化牵引支撑功能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普通高中教育,对全面深化普通高中教育综合改革作出了系统部署。十年来,国务院先后出台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意见》《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年)》《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等重要文件,国家颁布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出台了《“十四五”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普通高中育人目标,为普通高中教育持续协调健康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普通高中学校积极投入实施普及攻坚计划、新课程新教材、中高考改革等重大改革攻坚任务,有力激发了学校办学活力,推动我国普通高中教育事业发展呈现新格局,改革取得新突破,整体办学水平迈上了新台阶,有效发挥了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牵引功能,为促进高等教育培养大批优秀人才、进一步整体提高国民素质提供了有力支撑。

持续提高普及水平

普及目标如期实现

统筹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以教育基础薄弱地区为重点,着力补齐教育资源短板,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显著提升。十年来——

办学规模持续扩大,2021年全国普通高中总数达1.46万所,在校生达到2605.03万人,分别比2012年增长7.97%和5.59%,为更多适龄学生提供了接受普通高中教育的机会。

毛入学率不断提高,2020年,全国及各省(区、市)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均达到90%以上,如期实现国家确定的普及目标。2021年,全国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进一步提高到91.4%,比2012年提高6.4个百分点。

中西部普及提升幅度最大,教育部与中西部10个普及水平较低的省份签订了普及攻坚备忘录,建立了部省协同机制,强力推进普及攻坚,这10个省份毛入学率十年平均提高了17.02个百分点,有的省份提高了近30个百分点,明显缩小了区域教育发展差距。

强化政府办学责任

保障机制不断健全

普通高中教育作为重要公益事业,政府进一步加大了投入力度。十年来——

全国普通高中总体投入水平大幅提高,普通高中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由2012年的2317亿元提高到2021年的4666亿元,增幅超过1倍。

生均公用经费拨款制度全面建立,2019年,国家首次制定了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不低于1000元的拨款标准,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截至目前,全国各省(区、市)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均已达到1000元以上的要求,有效保障了学校正常运转。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日益完善,建立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资助制度,每年资助面约占全国普通高中在校生总数的20%,2015年将助学金标准由生均每年1500元提高到2000元,十年累计发放助学金907.97亿元,资助学生4813.27万人次;2016年起,国家实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除学杂费政策,进一步减轻了学生家庭经济负担,使他们能够顺利完成学业。

实施重大项目工程

办学条件显著改善

国家连续实施了普通高中改造计划和教育基础薄弱县普通高中建设项目,中央财政累计投入711.86亿元,带动地方各级政府进一步加大了学校建设投入,显著改善了学校办学条件。十年来——

校舍资源快速扩大,全国累计新建改扩建普通高中4570所,2021年全国普通高中校舍建筑面积达6.4亿平方米,比2012年增加2.2亿平方米,增长52.35%。大班额比例大幅下降,全国普通高中56人及以上大班额比例由2012年的47.76%下降到2021年的4.81%,下降了43个百分点。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施选课走班教学创造了有利条件。

教学装备条件显著改善,2021年全国普通高中生均仪器设备值达到4968元,比2012年增加了2841元,提高1.34倍;体育器械配备达标学校比例达96%,音乐和美术器械配备达标学校比例超过95%,理科实验仪器达标学校比例达95.6%,均比2012年提高了10个百分点左右。为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供了有效支撑。

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2021年全国普通高中学校联网率达到100%,多媒体教室占教室总数比例达76%,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提供丰富的普通高中优质教育资源,各地各校开发应用了多种教育教学场景;进入高考综合改革省份均建设应用了省级统一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电子平台和学校选课走班信息系统,促进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素质明显提高

国家统一了城乡普通高中教职工编制标准,持续加大普通高中教师补充力度,着力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基础作用。十年来——

普通高中专任教师总数大幅增加,由159.5万人增加到202.83万人,增长27.17%,生师比由2012年15.47:1优化到目前的12.84:1,有效缓解了高考综合改革实施选课走班面临的师资紧张问题。

教师学历结构不断优化,全国普通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由96.44%提高到98.82%,硕士及以上学历教师占比由5%提高到12.4%,增长近1.5倍,更好满足了教育教学需要。

教师育人能力明显提升,把师德师风建设贯穿普通高中教师管理全过程,努力培养“四有”好老师。2018年以来,教育部面向全国连续举办了16期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国家级示范培训班,采取线下培训和线上培训相结合,累计培训校长和教师达47万人次,同时部署各地组织开展了教师全员培训,并加强教研指导,大力推广应用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不断提高校长课程实施领导力和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大力促进内涵发展

教育质量整体提升

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十年来——

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深刻变革,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积极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有序实施选课走班教学,切实加强学生发展指导,强化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注重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

学校多样特色发展扎实推进,各地不断加强普通高中课程体系建设,通过丰富学校选修课程、培育学校优势学科,努力打造学校办学特色,推动学校由分层发展转向分类发展,更好满足学生多元化学习需求。北京、上海、辽宁、山东、江苏、浙江、福建等地以加强学校特色建设为抓手,积极探索形成科技高中、人文高中、外语高中、体育高中、艺术高中和综合高中等多样化有特色办学格局。

办学质量评价体系基本建立,深入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制定印发《普通高中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指南》,将办学方向、课程教学、教师发展、学校管理、学生发展等方面作为重要评价内容,明确了关键指标和考查要点,建立了以发展素质教育为导向的科学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质量评价对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导向作用,积极引导树立科学教育观念,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倾向,促进持续提高普通高中学校办学质量。

完善考试招生管理

促进教育公平发展

围绕实现科学选才和促进教育公平,着力改革完善普通高中考试招生制度。十年来——

中考改革有序推进,推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行毕业考试和升学考试“两考合一”,减少考试次数;规范招生录取考试科目和分值设置,基本形成了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招生录取模式,在注重考查学生学业成绩的同时,将学生思想品德、体质健康、艺术修养和劳动实践纳入综合素质评价,引导义务教育学校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命题质量得到提高,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明确取消中考考试大纲,推进中考省级统一命题,加强中考命题评估,加大中考命题人员培训,不断提高中考命题质量,确保依标命题、难度适宜、教考衔接,着力解决考试内容偏重机械记忆和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促进减负提质。

招生秩序不断规范,推动各地认真落实属地招生和公民办学校同步招生政策,并将优质普通高中学校50%以上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同时加快建立地市级统一招生录取网络平台,强化招生计划和录取过程管理,严肃招生工作纪律,基本形成了规范有序、监督有力的招生机制,有效遏制了违规跨区域掐尖招生,为维护正常招生秩序、营造良好教育生态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

这十年的改革发展,在整体提高普通高中教育办学水平的同时,有效提升了国民整体素质,有力支撑了国家人才发展战略,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了坚实基础。

回顾十年来的不平凡历程,我们深切体会到,办好普通高中教育:

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确保普通高中教育正确办学方向,充分发挥普通高中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关键作用;

必须坚持强化政府责任,加强省级统筹,落实市、县两级办学责任,不断完善普通高中教育保障机制;

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持续扩大普通高中教育资源,进一步提高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对提高受教育水平的美好期盼;

必须坚持深化改革创新,着力健全教育体制机制,大力激发办学活力,促进普通高中教育多样化有特色发展。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普通高中教育的重大决策部署,积极服务国家乡村振兴和人才发展战略,深入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大力实施县域普通高中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促进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整体提升我国普通高中办学质量,为到2035年实现教育现代化、建成教育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经验做法

聚焦内涵 提高质量

全面深化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十年来,上海不断强化高中教育资源布局和条件保障,着力探索以人为本、聚焦内涵、特色多样、系统推进的普通高中教育高质量发展之路。

一是以“新标准 新格局”引领高中学校特色多样优质办学。发布普通高中学校建设标准,从校舍建设、空间装备、信息化设施、师资队伍、课程教学改革五个方面,明确新时代普通高中学校建设的基本要求。在全市连续实施两轮“特色普通高中三年行动计划”,设立市、区两级共90多所特色涵盖15个门类的项目学校。持续开展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实验,同步推动高中学生创新素养培育实践研究。

二是以“新课程 新教材”推动高中课堂教学品质持续提升。研制发布《普通高中课程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全面推进“双新”落地,实现国家统编三科教材使用全覆盖。推动建设具有学校特色、融合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于一体的学校课程图谱。统一开发市级师训课程。落实市、区、校三级联动日常教研,配套开发教学设计工具、质量监测指标和课程管理平台,全力做好教研指导。

三是以“新高考 新评价”撬动高中学生立志激趣全面发展。出台《加强生涯教育的指导意见》,确保全体高中学校100%开设生涯课程和生涯规划指导服务,探索创新基于“全员导师制”的学生发展指导模式。常态实施分层走班教学,100%实现普通高中走班教学常态化实施。构建覆盖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设综评信息管理系统,并将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中毕业的必要条件和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明确将社会实践纳入综合素质评价和高中课程体系,规定高中学生社会实践不少于60学时,在市、区两级共设立87.4万个社会实践岗位。强化学生研究性学习经历,全市配套开发了研究性学习自适应学习平台和第三方认证平台,80%以上的学生通过平台开展课题研究,完成课题专家认证。

改革创新 攻坚补短

推动高中阶段教育高质量普及发展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统筹实施普通高中突破发展工程和现代职业教育加快发展工程,走出一条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新路子。

一是加大投入促普及,办学条件显著改善。2012年以来,新建普通高中97所、改扩建1107所(次),建设各类校舍面积1104万平方米,增加学位41.6万个。健全生均拨款制度,建立经费动态调整机制,着力化解大班额,大班额比例比2012年下降56个百分点。

二是提质增量强保障,队伍素质明显增强。推进中小学教师编制“周转池”政策,缓解编制不足问题。2020年下放招聘管理权限至市级和县级,赋予各地更大用人自主权。完善中小学教师工资福利、养老保险、基本医疗报销、工伤保险等方面待遇保障,有效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

三是深化改革激活力,内涵发展不断提升。2021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印发普通高中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新课程实施方案等配套文件,启用综合素质评价系统,实现“新高考、新课改、新教材、新系统”四个同步。新设立自治区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发展专项资金,建设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示范区、高中学科课程基地等。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示范性普通高中实现县县全覆盖。

四是精准帮扶助公平,学生资助成效突出。有序引导初中毕业生到高中阶段学校就读,中等职业学校实行自主招生、注册入学政策;举办普通高中民族班,公办自治区级示范性普通高中面向本辖区优先招收农村少数民族学生。对原建档立卡等贫困家庭学生给予重点资助,在国家免除学费的基础上,统筹本级资金进一步免除杂费(含课本费和住宿费),并给予每生每年1000元或3500元的助学金补助;对考上大学的家庭经济困难大学新生,给予500元或1000元的入学补助,保障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落实落细国家课程方案

全面提升学校育人水平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坚守国家立场、担当国家使命,努力把国家课程方案落实落细,转化为生动的教育现实。

一是坚持以科学的教育理念为引领。国家课程方案将普通高中培养目标描述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学校将其进一步具体化、形象化,将“毕业生形象”表述为“终身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

二是坚持以健全的课程体系为支撑。不断丰富选修课程,所有学生在修满国家课程方案规定的144个学分的同时,都要实现每天锻炼一小时、完成《共产党宣言》阅读、完成40小时公益服务、完成600万字经典阅读等“十项百分百行动”。

三是坚持以深化教学改革为动力。推进学科典型学习方式,学生在工业设计坊,应用技术语言创制物化作品,在项目实验室,“用实验实证假设,用数据表达结论”,像科研人员一样探索研究。建成了学生邮局、银行等模拟学习空间,学生以社会岗位角色参与校园公共事务,服务他人、自主管理。面对“3+1+2”新高考模式,探索出“行政班与教学班同在、选科组班与选课走班并行、线下选课与云上走班互补”的模式。引导学生在把握个性特长基础上,将课程选择与大学专业、立身职业联系起来,进而与建功立业、贡献国家的事业、志业贯通起来。与高校联手探索高中工程教育的实现路径,学生职业意向明显转变,临床医学从入学时的3%左右提升到毕业时的14%,工程科技类由不足15%提升到42%以上。

专家点评

普通高中教育迈向

内涵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张志勇

我与我国这十年普通高中教育的大发展有缘:一是决策的参与者,我应邀参与了这十年普通高中改革发展的许多重要决策;二是改革的组织者,我在地方直接组织实施了普通高中教育的许多重要改革;三是探索研究者,我始终关注普通高中教育、研究普通高中教育。回顾总结这十年普通高中教育的改革发展,以下三点给我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

一是确立普通高中教育的战略地位,加快普及发展步伐的十年。2011年,我国义务教育实现了全面普及,普通高中教育的战略地位开始得到进一步突显,普通高中教育进入加速发展期。2017年,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出台了《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年)》;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2021年,教育部等九部委部署实施《“十四五”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国家如此密集出台加快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文件,这是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十年来,普通高中办学条件得到大幅改善,“大班额”现象得到根本遏制;教师编制配备得到加强,教师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生均经费保障机制基本健全,成本分担机制进一步完善;薄弱高中建设得到全面加强。在如期实现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目标的基础上,不断向有质量的普及迈进。

二是以高考改革牵引普通高中发展,深化普通高中改革的十年。这十年,考试评价改革成为推动我国普通高中发展最强大的动力。2013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考试评价改革的时间表和路线图。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高考综合改革正式在上海、浙江启动。截至今年,我国除新疆、西藏外,全部进入新高考改革周期。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2021年教育部出台《普通高中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指南》。在上述一系列顶层制度指导下,我国普通高中教育进入了新高考、新课程、新教材改革和质量评价改革同步实施、协同推进的“黄金期”。课程标准取代考试大纲,全面引领高中教学;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选科制度在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选课走班”教学推动高中教学制度发生深刻变革。

三是积极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变革,探索高质量发展的十年。这十年是我国普通高中教育发展主要矛盾发生深刻变革,从加快普及走向以内涵发展、提高质量为重点的新阶段。十年来,普通高中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着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建立学生发展指导体系,构建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课程供给体系,探索综合实践育人体系,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初步建立。

下一步,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及第四次工业革命和世纪疫情的挑战,在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历史新征程中,普通高中教育的地位更加突出,担负的责任和使命更加重大。

一是进一步确立普通高中在建设教育强国中的战略地位。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在义务教育走向优质均衡的背景下,教育强国的标志在高等教育,教育强国的根基在普通高中。

二是全面推进普通高中教育现代化。深化育人方式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改革,坚决扭转片面应试教育倾向,切实提高育人水平,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是大力推进普通高中教育多样化有特色发展,让人人享有适合的普通高中教育。


责任编辑:陆芸
新闻网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