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心灵之窗 追逐梦想之光——写在第二十七个全国“爱眼日”之际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张欣

时间:2022-06-06 13:44:42

6月6日是第27个全国“爱眼日”。

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我国学生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严重影响孩子们的身心健康,这是一个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问题,必须高度重视,不能任其发展。”

“小眼镜”牵动大情怀。作为中央关心、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光明工程”,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刻不容缓。

近4年来,教育部等十五部门矢志不渝,交出了一份答卷: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下降,综合防控能力提升,科普宣教规模扩大,“健康第一”理念加深,监测干预技术优化,示范引领作用凸显,监查考评力度加大,近视防控总体见效的基本局面初步展现。

加强顶层设计,织出“一张网”

“过去3年,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基本实现了《实施方案》中近视率每年下降0.5个百分点的防控目标。充分考虑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取得这个成绩是相当不容易的。”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办公室主任、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说。

经国务院同意,2018年,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了《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2021年5月,教育部等十五部门印发《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光明行动工作方案(2021—2025年)》(以下简称《光明行动》),将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上升为国家战略。各部门根据每年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重点工作计划,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同年8月,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把“健康第一”放在教育教学、家庭和社会活动更加重要的位置,有效促进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管理。

纲举目张,加强顶层设计,各地层层夯实。

《实施方案》印发后,各地建立起政府主导的工作机制、教育部门牵头的联席会议机制,相继出台实施方案,逐级签订责任书,明确部门责任、确定防控目标、统筹协同推进。 

河北、浙江、四川、湖北、陕西、黑龙江等省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纳入地方发展战略和民生工程。天津市教委将“实现儿童青少年近视率下降目标”列为厅长“挂号项目”。四川省教育厅将近视防控纳入“厅长鼎新工程”和“处长奋进项目”。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联合妇联,把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作为家庭文明创建和家庭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健全考核机制,用好“指挥棒”引领方向。

《实施方案》提出,到2023年,力争实现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每年降低0.5个百分点以上,近视高发省份每年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到2030年,小学生近视率下降到38%以下。《实施方案》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总体近视率和体质健康状况纳入政府绩效考核指标。

从2019年开始,每年由教育部、国家卫健委、体育总局、市场监管总局四部门对各省(区、市)开展评议考核,考核情况反馈各省级人民政府。山东、湖北、北京、安徽、宁夏等地方和学校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降低学生视力不良率纳入对地方党政主要领导、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班级和班主任考核内容,对考核排名靠前的进行表彰奖励,对近视发生率未降低的进行通报和问责。

提升区域防控水平,试点掀起全国防控浪潮。

教育部积极推进改革试验试点,共遴选建设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试点县(市、区)142个、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改革试验区和示范区46个。

广西、海南、河南、四川、贵州等地建立了视力健康管理系统,运用大数据平台开展学生视力健康管理工作。内蒙古自治区在试点地区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制定个性化的解决方案。湖北武汉以学生视力健康智慧化管理示范学校及校长工作室成功案例,推进全市中小学校及幼儿园建设学生视力健康智慧化管理学校。

以点带面,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不断走深走实,在全国各地生根开花。

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合成一股力

2020年4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老县镇中心小学考察时指出:“现在孩子普遍眼镜化,这是我的隐忧。还有身体的健康程度,由于体育锻炼少,有所下降。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我说的‘野蛮其体魄’就是强身健体。”

“双减”政策的公布,有效促进了儿童青少年的近视防控,引导了孩子多运动、多护眼。教育部出台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睡眠、读物、作业、体质等“五项管理”规定,成效逐渐显现。

如何从学校层面开展近视防控工作?各地中小学校纷纷探索各具特色的“小眼镜”防控办法,各显神通。

落实“双减”政策、加强“五项管理”,为近视防控“添柴加火”。

北京市在“双减”行动中,以“治乱、减负、防风险”“改革、转型、促提升”为主线,着力把教育教学质量提上去。辽宁省将音乐、美术、劳动教育以等级方式纳入中考评价范围,科学设置试题难中易程度比例,部分学科实行开卷考试,充分发挥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在素质教育工作中的“指挥棒”作用。

强健民族体魄,学校强化体育锻炼,当仁不让。

“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积极开展校内大课间活动,丰富体育社团和课余体育训练活动,着力保障学生校内每天1小时体育锻炼和活动时间。”广东省湛江市二中海东中学负责人说,学校将近视防控纳入了班级管理,增加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积极防控学生近视发生。

辽宁省结合地方特色,加强“全国青少年校园‘三大球’”特色学校和冰雪运动特色学校建设。上海市把握体育课堂主渠道,继续推进“小学兴趣化、初中多样化、高中专项化”课程改革。黑龙江省结合冬季体育运动项目和民族民间体育资源丰富的实际,连续开展“百万青少年上冰雪”活动,把冰雪体育作为校本课程开发设置。

加强专业支撑,学校定期开展视力监测,责无旁贷。

浙江、江西、江苏、湖北等地建立学生视觉环境、视觉行为和视力健康状况监测体系,每年定期开展学生体检、视力筛查和体质健康监测,建立学生健康信息数据库和健康档案,及时更新筛查结果。

发挥主阵地作用,学校优化视觉环境,义不容辞。

各地加大财政投入,实施教室和黑板照明标准化改造,确保各学校教室照明条件符合国家标准要求,配备可调节课桌椅,优化学校教学视觉环境。

青海、天津、河北、内蒙古、黑龙江、辽宁等地已圆满完成了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基本消除大班额、全部消除超大班额”工作目标。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连续3年累计投入1.4亿余元实施兵团中小学照明环境改造工程,为14个师市所有学校的教室、图书室、实验室更新了照明设备并配备必要的视力检测设备器材,改善了学生视觉环境。

各地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的视力问题,在推动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的路上,不断创新,不断前行。

全社会多方携手,拧成一条绳

“你希望世界给你创造怎样的未来,你就要给这个世界提供怎样的孩子。”

“涉及国家安全的军事、航空航天、消防安全等领域更需要充沛的人才来保障。”   

不久前,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宣讲团成员、宁波市眼科医院院长陈蔚走进了华东师范大学宁波艺术实验学校,发出了近视防控的呼吁。

教育部近视防控专家宣讲团团长瞿佳来到了温州市南浦实验中学“博士讲坛”,为学校300多名师生、家长代表进行了题为《爱眼护眼,尽享“睛”彩》的科普讲座。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60多名师生成立志愿宣讲队,将走进温州市百所中小学校,举行百场近视防控宣讲,普及眼健康科学知识,营造“人人爱眼护眼、全民防控近视”的浓厚氛围。

在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期间,各地积极开展视力健康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丰富视力健康教育课程设置形式和活动载体,张贴眼保健操挂图,通过绘画展、知识竞赛等活动,让眼睛健康“动起来”。

近4年来,各地在教育部指导成立的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宣讲团的带动下,成立各地方近视防控宣讲团,视力健康宣传教育的声音遍布全国。

凝神聚气,全社会都在行动。

湖北武汉创建了政府主导、多学科专家指导、教育部门牵头、公益专业机构负责技术指导与服务的市、区、校学生视力健康管理公益服务体系。上海市开展“市级视觉健康规范诊治中心”招募遴选,进一步完善三级规范诊治网络,形成覆盖“市—区—社区”三级的视觉健康预防干预网络和规范诊治网络。

科研后备力量也在不断壮大。

河南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等7所高校开设眼视光医学、眼视光学等8个相关专业,加强眼视光人才培养,建立近视工作专家库。四川省依托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眼科重点实验室实施“四川省眼健康工程”计划,持续加强对疾控机构、眼科医疗机构、学校卫生保健机构以及综合医院眼科的临床诊疗指导及学科建设支持。

家校联动,共同打好“组合拳”。

黑龙江省教育部门制定了《中小学百万家庭赋能工程实施方案》,在全省建成10个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实验区,20个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创新实践校。天津市教育部门组织专家制定《天津市中小学生居家护眼指南》,指导家长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用眼习惯,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居家视觉环境。

“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是关系到民族未来的大事。

近4年来,经过不断实践,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初步形成了“中央推动、政府主导,教育牵头、医技支撑,学校主体、学生中心,部门协作、综合防控”的“中国模式”。

摘掉“小眼镜”行动已初见成效,相信未来将有更多的儿童青少年轻装上阵,追逐梦想,拥抱光明未来。


责任编辑:陆芸
新闻网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