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季 | 江苏:让青春与祖国建设同频共振

来源:江苏教育报

作者:阿妮尔

时间:2021-05-25 13:10:21

“经过一个多月焦急等待,我拿到了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的录用通知,投身国防装备科研工作的理想终于实现。”南京理工大学应届毕业生宋艺林激动地说。

这个毕业季,江苏省应届毕业生超过60万人。在大量毕业生忙碌奔波于求职之路的同时,江苏省高校积极发挥引导作用,鼓励学生投身国家重点领域、重要行业和重大工程,将个人理想奋斗融入国家事业,为祖国建设一线源源不断输送青春力量。

引导定向:报国梦想生根发芽

2020年暑期,学习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的宋艺林通过选拔参加了南理工每年开展的“国防行”社会实践活动,走访了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十、第二十九、第三十研究所和华川工业、川南航天能源等7家单位,系统了解各军工企业的发展历史、企业文化和工作使命。“小时候,国庆大阅兵上震撼人心的国防武器装备令我心生向往,成为一名国防科研人员也成了我的理想。”宋艺林说,学校组织的国防相关社会实践活动和一系列报告会,让他走进了真正的军工企业,并与校友们建立联系。今年,他最终就职于契合自己研究项目的二十九所,“仿佛全身的血液都已沸腾,多年的梦想真的实现了!”

让宋艺林坚定儿时“国防梦”的社会实践,在南理工已连续开展了17年。其间,该校根据学科专业特色,重点选择自身优势明显的兵器、兵装集团公司,并积极拓展就业人数较少但极具战略意义军工单位作为实践目的地,在综合学生专业、生源地、就业意向等因素的基础上,积极选拔学生组建队伍,共走访了1000余家国防单位。实地实践结束后,实践成果汇报、杰出校友进课堂、国防招聘月等活动顺势跟上,让萌芽中的报国梦想落地生根。

和南理工类似,江苏省许多高校结合本校办学或专业特色,在学生进入求职期前就积极引导,鼓励学生将所学专业与国家重点行业、领域结合起来,逐渐形成“圆梦报国”的职业理想。

建设海洋强国是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发扬船舶特色、服务船舶行业和区域发展则是江苏科技大学最为鲜明的办学特色之一。近年来,江科大通过开展课程思政、邀请船舶企业进校宣讲、将“服务国家海洋强国战略”植入职业规划等形式,鼓励学生将高新技术船舶、海洋装备研发与智慧造船等作为职业生涯的第一选择。“大三时的一场宣讲让我对船企产生了兴趣,未来,我希望凭借自身的计算机专业能力为中国船舶行业出一份力。”不久前签约江南造船厂的王佳琪表示,自己已经对海洋船舶行业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并愿意为之努力奋斗。

保障有力:报国之路拨云见日

“之前一直在学校做科研,毕业后想用所学专业为国家做点事,但苦于没有第一手招聘信息,多亏学校为我排忧解难。”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博士许飞翔告诉记者,多年求学的他对各种招聘渠道不甚了解,但又由衷希望将自己的科研方向“光学工程”应用到国家相关工业工程的攻关中。“学校动员各院系的辅导员老师把求职的学生拉到微信群里,及时转发推送招聘信息,涉及国家重点领域、行业的信息不在少数,我就是这些信息的直接受益者。”许飞翔说,他在学校的求职群里看到了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洛阳电光设备研究所的招聘信息后及时投递,最终圆了自己“专业报国”的梦想。

在通过社会实践、生涯规划等方式帮助学生确定求职方向后,各高校从线上、线下多个途径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相关岗位招聘信息,并在就业季为学生、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应聘、招聘服务,是国家重点领域、重要行业和重大工程顺利获得高质量人才的重要保障。

作为国防特色鲜明的高校,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保证国防就业率和优质生源高层次就业,将每年9月定为“国防企业招聘月”,积极邀请行业重点单位优先进校,举办国防单位专场大型招聘会,并为国防单位提供院系对接、组织推荐等精细化服务。“南航大学生专业基础扎实,学校就业服务也非常贴心、周到,一直以来都是我们招聘的重点院校。”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八研究所招聘负责人沈女士说,研究所每年都会在学校协同下,录用一批优秀的南航大学子。

“虽然因考研延迟就业,但学校在简历修改、信息搜集、现场推荐等方面给予我充分的帮助,发布的各类数据报告也为我参加招聘会提供了精准指南,求职之路并不算难走。” 南航大应届毕业生王迪今年被中航工业陕西飞机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录用,在他看来,学校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让他“航天报国”的理想在遭遇了考研的坎坷后重新起航。

校企联动:报国旅途步步行稳

“研一时参与实习实践项目走进电子科技集团十四所,对工作环境、内容有所了解,就业时,这里几乎是‘自然而然’的选择。”东南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硕士赵佳说,东大和有关单位的共建是他顺利就业的一块跳板,曾经踏足过的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十四研究所成为他日后报效祖国的舞台,“能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为国出力,是我的荣幸”。

为了让像赵佳一样心怀报国志向的学生放心选择涉及国家重点领域、行业的单位,东大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建筑集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多家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重点单位及南京、苏州、合肥等全国多个地市人才中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构建起“价值引领、技能培训、社会实践、挂职实训”的工作体系,聚焦学生需求,让他们有机会走进企业参与实训,从校园平稳过渡到职场。

校企合作、共建是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一环,也是毕业生就业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引导学生就业的过程中,各高校结合自身特色与涉及国家重点领域、重要行业和重大工程的企业展开联动,或邀请企业入校宣讲,或发动学生实习实践,或与企业联合培养,为学生平稳就业搭起桥梁。

“去年11月,我就开始在徐工实习,今年通过双向选择,毕业后就继续在徐工工作。”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应届毕业生闫伟琪说,得益于学校和区域重点企业的合作,他能够在机械行业一线为校争光、为国尽力。近年来,该校与徐工集团等工程机械类企业合作,以现代学徒制为载体,推行“招工招生准同步,实习就业同推进”的就业促进模式。在招生宣传时,学校即融入就业导向宣传,并在入学初期就组织学生与相关企业见面,通过双向选择为学生“订制”班级,实行校内外联合培养,既保证人才培养全过程思政工作不断线,又全面对接企业需求提升学生技术技能,实现让学生从思想准备到技能储备上通往工程机械企业就业的“零障碍”。

图片来源:cfp


责任编辑:陆芸
新闻网微信
Top